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761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剃齿夹具,解决了随着磨损量的增加,间隙逐渐增大,造成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影响加工齿轮定位精度的缺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芯轴包括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一体设置于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之间的定位盘,第二定位柱穿设于齿轮上,定位盘和第二定位柱远离第一定位柱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分割槽,顶套设置于齿轮远离芯轴的一侧且与齿轮抵触配合,顶套上设置有与第二机床顶尖配合的滑移孔,且滑移孔的直径与第二定位柱的直径的比值为8: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安装方便,减小了齿轮内孔与芯轴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齿轮定位的精度,提高了齿轮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剃齿夹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装夹齿轮的工装夹具,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剃齿夹具。
技术介绍
在现代机械工业中,齿轮是一种重要的机械零部件,其作用是传递运动状态和动力。齿轮加工时有剃齿工序,一般采用夹具将齿轮夹紧固定后进行剃齿。通常的齿轮剃齿夹具包括芯轴和夹紧装置,将齿轮套在芯轴上,芯轴的两端设有中心定位孔,使用时用机床的两机床顶尖顶紧芯轴两端的中心孔定位,开启机床,进行剃齿。这种齿轮剃齿夹具通过芯轴的外圆与齿轮内孔配合的方式来实现定心。现有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104907642A的中国专利,一种齿轮剃齿夹具,包括芯轴和顶套,所述芯轴为设有大径轴段和小径轴段的台阶芯轴,所述小径轴段上套设有圆筒形的所述顶套,所述顶套与小径轴段之间采用基孔制间隙配合。但是,为了保证装配,工件内孔与剃齿芯轴之间必须有1-2mm的间隙;使用时,随着磨损量的增加,间隙逐渐增大,导致加工过程中加工齿轮的中心线相对芯轴的中心线发生了偏移,造成设计基准与加工基准不重合,影响加工齿轮定位的精度,导致加工齿轮剃齿后误差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安装方便,减小了齿轮内孔与芯轴之间的间隙,提高了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包括供齿轮(17)套设固定的芯轴(3)和用于压紧固定齿轮(17)的顶套(7),其特征是:所述芯轴(3)包括与第一机床顶尖(1)抵触配合的第一定位柱(4)、与第二机床顶尖(2)抵触配合的第二定位柱(6)和一体设置于第一定位柱(4)与第二定位柱(6)之间的定位盘(5),所述第二定位柱(6)穿设于齿轮(17)上,所述定位盘(5)和第二定位柱(6)远离第一定位柱(4)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分割槽(11);所述顶套(7)设置于齿轮(17)远离芯轴(3)的一侧且与齿轮(17)抵触配合,所述顶套(7)上设置有与第二机床顶尖(2)配合的滑移孔(21),且所述滑移孔(21)的直径与第二定位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包括供齿轮(17)套设固定的芯轴(3)和用于压紧固定齿轮(17)的顶套(7),其特征是:所述芯轴(3)包括与第一机床顶尖(1)抵触配合的第一定位柱(4)、与第二机床顶尖(2)抵触配合的第二定位柱(6)和一体设置于第一定位柱(4)与第二定位柱(6)之间的定位盘(5),所述第二定位柱(6)穿设于齿轮(17)上,所述定位盘(5)和第二定位柱(6)远离第一定位柱(4)的一侧均设置有若干分割槽(11);所述顶套(7)设置于齿轮(17)远离芯轴(3)的一侧且与齿轮(17)抵触配合,所述顶套(7)上设置有与第二机床顶尖(2)配合的滑移孔(21),且所述滑移孔(21)的直径与第二定位柱(6)的直径的比值为8: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定位柱(4)远离定位盘(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机床顶尖(1)配合的第一锥孔(13),所述第二定位柱(6)远离定位盘(5)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机床顶尖(1)配合的第二锥孔(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盘(5)靠近第一定位柱(4)的一侧一体设置有锥台(20),且所述锥台(20)由第一定位柱(4)向第二定位柱(6)呈递增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剃齿夹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盘(5)远离第一定位柱(4)的一侧向第一定位柱(4)方向凹陷以形成锥形槽(1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誉之陈超宇王显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慧荣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