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9702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1 0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设有竖板,竖板将箱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二腔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贯穿竖板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腔体内,第一腔体内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皮带轮,两个皮带轮均与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皮带轮共同套设有皮带,竖板的侧壁还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位于转轴的上方设置,方孔内设有横杆,横杆靠近第一腔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横杆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便捷地将软排线进行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
本技术涉及软排线
,尤其涉及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
技术介绍
软排线也称可以任意选择导线数目及间距,使联线更方便,大大减少电子产品的体积,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最适合于移动部件与主板之间、PCB板对PCB板之间、小型化电器设备中作数据传输线缆之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各种打印机打印头与主板之间的连接,绘图仪、扫描仪、复印机、音响、液晶电器、传真机、各种影碟机等产品的信号传输及板板连接。软排线在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褶皱弯曲,不便于下道工序的安装,需要整平,人工整平的话效率比较低,质量也没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整平效率低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竖板,所述竖板将箱体分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电机,两个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竖板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腔体内,所述第一腔体内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均与转轴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皮带轮共同套设有皮带,所述竖板的侧壁还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位于转轴的上方设置,所述方孔内设有横杆,所述横杆靠近第一腔体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所述横杆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腔体内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固定套接有蜗轮,所述竖杆靠近蜗轮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呈竖直设置,且蜗轮与卡槽相配合,所述第二腔体内还设有蜗杆,且蜗杆与蜗轮相配合,所述蜗杆远离蜗轮的一端贯穿第二腔体的侧壁并延伸至箱体外,所述蜗杆上设有自锁机构,所述第一腔体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优选的,所述自锁机构包括蜗杆,所述蜗杆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蜗杆接触的摩擦角。优选的,所述蜗杆延伸至箱体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皮带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阻尼片,且阻尼片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软排线整平装置,将软排线置于皮带上,通过电机输出端的转动带动转轴旋转,转轴旋转带动皮带轮旋转,再通过两个皮带轮共同套设有皮带,皮带轮转动带动皮带滑动,带动软排线向前滑动,通过皮带上方设置的辊子,将通过的软排线进行压平,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2、该软排线整平装置,通过旋转蜗杆,蜗杆转动带动蜗轮旋转,再通过蜗轮与卡槽相配合,蜗轮转动带动带动竖杆上升,竖杆上升带动横杆上升,再通过横杆转动连接的辊子,横杆上升带动辊子上升,从而改变辊子与皮带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软排线使用,节省了成本。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便捷地将软排线进行整平,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_A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一腔体、3第二腔体、4电机、5转轴、6皮带轮、7皮带、8横杆、9辊子、10竖杆、11限位块、12竖板、13蜗轮、14蜗杆、15转柄、16地脚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3,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设有竖板12,竖板12将箱体1分为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第二腔体3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电机4,两个电机4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5,转轴5贯穿竖板12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腔体2内,第一腔体2内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皮带轮6,两个皮带轮6均与转轴5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皮带轮6共同套设有皮带7,竖板12的侧壁还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位于转轴5的上方设置,方孔内设有横杆8,横杆8靠近第一腔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9,横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10,横杆8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块11相匹配的限位槽,第二腔体3内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3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转杆固定套接有蜗轮13,竖杆10靠近蜗轮13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卡槽呈竖直设置,且蜗轮13与卡槽相配合,第二腔体3内还设有蜗杆14,且蜗杆14与蜗轮13相配合,蜗杆14远离蜗轮13的一端贯穿第二腔体3的侧壁并延伸至箱体1外,蜗杆14上设有自锁机构,第一腔体2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自锁机构包括蜗杆14,蜗杆14的展开螺旋角小于蜗轮13蜗杆14接触的摩擦角,防止辊子9的重力带动竖杆10滑动带动蜗轮13旋转,蜗杆14延伸至箱体1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柄15,便于蜗杆14转动,箱体1的底部四角处均通过地脚螺栓16与地面紧固连接,提高装置整体的稳定性,皮带7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阻尼片,且阻尼片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本文中阻尼块为现有技术,能够增大摩擦力,防止软排线与皮7带之间打滑。本技术中,使用时,将软排线置于皮带7上,通过电机4输出端的转动带动转轴5旋转,转轴5旋转带动皮带轮6旋转,再通过两个皮带轮6共同套设有皮带7,皮带轮6转动带动皮带7滑动,带动软排线向前滑动,通过皮带7上方设置的辊子9,将通过的软排线进行压平,操作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劳动力,通过旋转蜗杆14,蜗杆14转动带动蜗轮13旋转,再通过蜗轮13与卡槽相配合,蜗轮13转动带动带动竖杆10上升,竖杆10上升带动横杆8上升,再通过横杆8转动连接的辊子9,横杆8上升带动辊子9上升,从而改变辊子9与皮带7之间的间距,适应不同厚度的软排线使用,节省了成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将箱体(1)分为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二腔体(3)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电机(4),两个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贯穿竖板(12)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腔体(2)内,所述第一腔体(2)内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皮带轮(6),两个所述皮带轮(6)均与转轴(5)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皮带轮(6)共同套设有皮带(7),所述竖板(12)的侧壁还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位于转轴(5)的上方设置,所述方孔内设有横杆(8),所述横杆(8)靠近第一腔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9),所述横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10),所述横杆(8)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块(11)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腔体(3)内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3)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固定套接有蜗轮(13),所述竖杆(10)靠近蜗轮(13)一侧的侧壁开设有多个卡槽,多个所述卡槽呈竖直设置,且蜗轮(13)与卡槽相配合,所述第二腔体(3)内还设有蜗杆(14),且蜗杆(14)与蜗轮(13)相配合,所述蜗杆(14)远离蜗轮(13)的一端贯穿第二腔体(3)的侧壁并延伸至箱体(1)外,所述蜗杆(14)上设有自锁机构,所述第一腔体(2)的前后侧壁分别开设有进线口和出线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排线整平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设有竖板(12),所述竖板(12)将箱体(1)分为第一腔体(2)和第二腔体(3),所述第二腔体(3)的底部对称设有两个电机(4),两个所述电机(4)的输出端均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贯穿竖板(12)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一腔体(2)内,所述第一腔体(2)内对称设有两个固定皮带轮(6),两个所述皮带轮(6)均与转轴(5)的侧壁固定连接,且两个皮带轮(6)共同套设有皮带(7),所述竖板(12)的侧壁还开设有方孔,且方孔位于转轴(5)的上方设置,所述方孔内设有横杆(8),所述横杆(8)靠近第一腔体(2)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辊子(9),所述横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竖杆(10),所述横杆(8)的两侧壁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1),所述方孔的两侧壁均开设有限位块(11)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第二腔体(3)内设有转杆,且转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腔体(3)的前后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杆固定套接有蜗轮(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小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泓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