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9597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Fe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比计,该Fe基烧结合金基本上由Mn:0.5‑2.0、Mo:0.3‑1.6、Cu:0.4‑1.5、C:0.4‑0.7和余量的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具有由相对于除气孔外的基体材料占5‑70%的马氏体相和相对于除气孔外的基体材料占25‑90%的贝氏体相构成的金属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e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4年3月25日、申请号为201410165335.9、专利技术名称为“Fe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2013年3月25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3-061996的优先权益;其全部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Fe基烧结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烧结合金通过烧结将含有铁作为主成分的原料粉末在模具中压制和压实而获得的压坯来制得。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烧结后的烧结体状态下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韧性的Fe基烧结体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粉末冶金工艺中,在模具中将原料粉末压制和压实,将由此获得的压坯烧结,由于可将目标部件成形为接近最终形状的状态,因此粉末冶金工艺的特征在于由于后机械加工中加工余量少使材料损失少,一旦形成所述的模具可生产大量相同形状的部件,以及可生产通过常规熔炼和铸造方法不能获得的特殊合金,因此在目标部件的形成中显现了性价比。以这种观点,粉末冶金工艺被广泛用于车辆部件。例如,用于车辆变速器的同步器齿毂需要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韧性,这是因为由于与输入轴、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Fe基烧结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基本上由Mn:0.5‑2.0、Mo:0.3‑1.6、Cu:0.4‑1.5、C:0.4‑0.7和余量的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具有由相对于除气孔外的基体材料占5‑70%的马氏体相和相对于除气孔外的基体材料占25‑90%的贝氏体相形成的金属结构,其中相对于基体材料马氏体相和贝氏体相之和占90%或更多。

【技术特征摘要】
2013.03.25 JP 2013-0619961.Fe基烧结合金,按质量百分比,基本上由Mn:0.5-2.0、Mo:0.3-1.6、Cu:0.4-1.5、C:0.4-0.7和余量的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具有由相对于除气孔外的基体材料占5-70%的马氏体相和相对于除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守洋山西祐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