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53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箱,且废料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第一支架,且四个第一支架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废料管,所述废料管靠近反应釜本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废料管的另一侧贯穿底座的顶部外壁至凹槽顶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便于收集废液,提高了清理反应釜的效率,便于收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提高了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和均匀性,使反应釜内的反应更快更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
本技术涉及搅拌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
技术介绍
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传统的反应釜搅拌不够均匀,反应效率不高,且废液处理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箱,且废料箱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所述底座的顶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第一支架,且四个第一支架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废料管,所述废料管靠近反应釜本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废料管的另一侧贯穿底座的顶部外壁至凹槽顶部,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外壁均开有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管,两个所述进料管的相对一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反应釜本体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架,且两个第二支架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搅拌扇叶,且搅拌扇叶的数量为四至六个。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两侧内壁底部均焊接有固定杆,且两个固定杆的一侧外壁相对一端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轮,转轮的一侧外壁圆心处均焊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啮合有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转轴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壁通过螺纹螺接有螺杆,螺杆的两侧外壁底部均与两个第二齿轮的相对一侧外壁形成啮合。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一侧内壁顶部开有出气口,且出气口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侧内壁填充有活性炭,反应釜本体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气体收集箱,气体收集箱位于排气管的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反应釜本体靠近排气管的一侧外壁底部开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出料管,出料管靠近反应釜本体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电磁阀。优选的,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电机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第一电磁阀和废料箱,有便于收集废液的好处,提高了清理反应釜的效率。2.通过设置的排气管、活性炭以及气体收集箱,便于收集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避免反应釜内部压力过高,活性炭有利于净化气体,有去除异味的作用。3.通过设置的搅拌扇叶和转轮,可以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转动,有效提高了反应釜的搅拌效率和均匀性,使反应釜内的反应更快更彻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第一电磁阀、4反应釜本体、5搅拌扇叶、6进料管、7第二电磁阀、8第二支架、9电机、10气体收集箱、11活性炭、12排气管、13转轴、14出料管、15第三电磁阀、16废料管、17把手、18废料箱、19螺杆、20固定杆、21转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箱18,且废料箱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17,底座1的顶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第一支架2,且四个第一支架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反应釜本体4,反应釜本体4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废料管16,废料管16靠近反应釜本体4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磁阀3,废料管16的另一侧贯穿底座1的顶部外壁至凹槽顶部,反应釜本体4的两侧外壁均开有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管6,两个进料管6的相对一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磁阀7,反应釜本体4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架8,且两个第二支架8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电机9,电机9的输出轴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13。本技术中,转轴13的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搅拌扇叶5,且搅拌扇叶5的数量为四至六个,反应釜本体4的两侧内壁底部均焊接有固定杆20,且两个固定杆20的一侧外壁相对一端均开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内壁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轮21,转轮21的一侧外壁圆心处均焊接有第一齿轮,两个第一齿轮的相对一侧外壁均啮合有第二齿轮,转轴13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三凹槽,且第三凹槽内壁通过螺纹螺接有螺杆19,螺杆19的两侧外壁底部均与两个第二齿轮的相对一侧外壁形成啮合,反应釜本体4的一侧内壁顶部开有出气口,且出气口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排气管12,排气管12的一侧内壁填充有活性炭11,反应釜本体4靠近排气管12的一侧外壁焊接有气体收集箱10,气体收集箱10位于排气管12的正上方,反应釜本体4靠近排气管12的一侧外壁底部开有第三通孔,且第三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出料管14,出料管14靠近反应釜本体4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三电磁阀15,第一电磁阀3、第二电磁阀7、第三电磁阀15、电机9均连接有开关,且开关通过导线连接有处理器,处理器的型号为ARM9TDMI。工作原理:通过加料管6向反应釜4内部加入原料,加料完成后关闭第二电磁阀7,启动电机9通过转轴13带动搅拌扇叶5进行横向转动,转轴13转动同时带动螺杆19转动,螺杆19通过与外壁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一齿轮转动,最终带动转轮21进行纵向转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由气体收集箱10收集,反应完成后开启第三电磁阀15,将反应完成后的化工产品由出料管14排出,残留的废液通过打开第一电磁阀3经废料管16排向废料箱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箱(18),且废料箱(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17),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第一支架(2),且四个第一支架(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反应釜本体(4),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废料管(16),所述废料管(16)靠近反应釜本体(4)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磁阀(3),所述废料管(16)的另一侧贯穿底座(1)的顶部外壁至凹槽顶部,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两侧外壁均开有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管(6),两个所述进料管(6)的相对一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磁阀(7),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架(8),且两个第二支架(8)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外壁开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废料箱(18),且废料箱(18)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把手(17),所述底座(1)的顶部外壁四角均焊接有第一支架(2),且四个第一支架(2)的顶部外壁焊接有同一个反应釜本体(4),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底部外壁开有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的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废料管(16),所述废料管(16)靠近反应釜本体(4)的一侧内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一电磁阀(3),所述废料管(16)的另一侧贯穿底座(1)的顶部外壁至凹槽顶部,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两侧外壁均开有第二通孔,且两个第二通孔的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管(6),两个所述进料管(6)的相对一侧内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第二电磁阀(7),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顶部外壁两侧均焊接有第二支架(8),且两个第二支架(8)的顶部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同一个电机(9),所述电机(9)的输出轴一端外壁通过螺钉连接有转轴(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13)的外壁均通过螺钉固定有搅拌扇叶(5),且搅拌扇叶(5)的数量为四至六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反应釜搅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釜本体(4)的两侧内壁底部均焊接有固定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传忠唐鹏举鲁怿研刘颖洁吴优赵诗铭梁笑越
申请(专利权)人:大中湖北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