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9368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提供了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包括可伸入鼻腔的导向杆,还包括可膨胀的第一气囊,膨胀后可与鼻腔以及膨胀后的第一气囊围合成封堵空间的第二气囊,抽取封堵空间内气体的抽气管机构,与第一气囊以及第二气囊均连通的导气管机构;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安装在导向杆上,且沿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利用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膨胀变大,分别堵住前鼻孔和后鼻孔,然后再利用抽气管机构将两个气囊之间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使副鼻窦由于气压的变化自然开放,从而可以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无损伤,且重要组织在副鼻窦内无暴露,鼻中隔无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窦球囊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鼻窦球囊导管。
技术介绍
鼻腔和鼻窦位于颅脑下面,居于咽喉与口腔上方,坐落于两眼眶之间。鼻腔和鼻窦病变常向附近组织蔓延,因而会引起各种各样的并发症。通常鼻窦炎在鼻腔检查中发现,鼻道或嗅裂处有脓性分泌物,中鼻甲及中鼻道粘膜增厚或息肉样变。对多发性鼻窦炎可作阴压置换疗法,对化脓性上颌窦炎可作上颌窦穿刺术。有鼻息肉、中鼻甲肥大、鼻中隔弯曲、腺样体肥大等机械性阻塞因素者,因妨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使炎症难于治愈,可采用手术疗法,如鼻息肉摘除术、鼻中甲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腺样体切除术等,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对药物治疗不理想的鼻窦炎患者,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功能性”鼻内镜鼻窦开放术,目的是通过鼻窦自然开口重建鼻窦的通气和引流。目前的手术方式难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功能性”鼻窦开放术,术中窦口引流通道粘膜的损伤、术后疤痕组织的形成,术中不易控制的出血,手术导致的医源性损伤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鼻窦球囊导管,比起上述方案,操作更简单、无损伤,且重要组织在副鼻窦内无暴露,鼻中隔无穿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包括可伸入鼻腔的导向杆,还包括可膨胀的第一气囊,膨胀后可与鼻腔以及膨胀后的所述第一气囊围合成封堵空间的第二气囊,抽取所述封堵空间内气体的抽气管机构,与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均连通的导气管机构;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间隔。进一步,所述导气管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结构,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均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结构连通。进一步,所述导气管机构包括第三导气管结构以及第二导气管结构,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三导气管结构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结构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三导气管结构包括第一导气管,所述导向杆为第一医用软管,所述第一医用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囊。进一步,所述第一医用软管内设有金属丝。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气管内安装有第一单向阀,且所述第一导气管外侧设有第一标记记号。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气管结构包括第二医用软管以及第二导气管,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二医用软管连通,所述第二医用软管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第二导气管与所述第二医用软管连通。进一步,所述第二导气管内安装有第二单向阀,且所述第二导气管外侧设有第二标记记号。进一步,所述抽气管机构包括一端可延伸至所述封堵空间内的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抽气接头。进一步,还包括固定部,所述抽气管机构与所述导气管机构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导向杆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先将其插入鼻孔,利用导气管机构给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输送气体,使它们膨胀变大,分别堵住前鼻孔和后鼻孔,然后再利用抽气管机构将两个气囊之间的气体抽出,形成负压,使得副鼻窦由于气压的变化而自然开放,从而可以进行治疗,操作简单,无损伤,且重要组织在副鼻窦内无暴露,鼻中隔无穿孔;利用两个不同的导气管结构来分别给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输送气体,可以方便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两个气囊的大小,机动性强;设置金属丝,可以防止第一医用软管太软而不容易达到鼻孔中指定的位置,增强了第一医用软管的硬度;设置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可以在不打开阀的情况下,使得气体只通入而不会流出,还有设置第一标记记号和第二标记记号,是为了区分这两个导管;设置抽气管,并将抽气管与导气管通过固定部固定在一起,可以方便在插入鼻腔时,抽气管就随着一起到鼻腔中;设置抽气接头,可以方便利用类似注射器等与之配合,吸取气体或注入药物到鼻腔中;设置一个固定部,可以将抽气管机构和导气管机构都固定在导向杆上,方便一次就将它们伸入鼻腔,不用将抽气与导气分开来进行,省时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鼻窦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中:1-第一气囊;2-第二气囊;3-导气管机构;30-第一导气管结构;300-第一医用软管;3000-金属丝;301-第一导气管;3010-第一单向阀;3011-第一标记记号;31-第二导气管结构;310-第二医用软管;311-第二导气管;3110-第二单向阀;3111-第二标记记号;32-第三导气管结构;4-抽气管机构;40-抽气管;41-抽气接头;5-固定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包括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导气管机构3、导向杆以及抽气管机构4,导向杆可以伸入鼻腔内,导气管机构安装在导向杆上,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均与导气管机构连通,它们通过导气管机构3来导入气体并产生膨胀,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是沿着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来设置的,它们俩之前具有一定的距离,在实际操作中,插入鼻腔,第一气囊1对应的位置是后鼻孔,第二气囊2对应的位置是前鼻孔,这个时候,将气体通过导气管机构3分别通入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这两个气囊就会膨胀变大,并堵住鼻腔,这个时候膨胀后的第一气囊1、第二气囊2以及鼻腔就会围合成一个封堵空间,而副鼻窦就是在这个封堵空间中的某个位置,然后再利用抽气管机构4伸入此封堵空间,将气体抽出,使得这个空间形成负压,副鼻窦就会因为气压的改变而自然开合,比起用手术的方式或者其他有损伤的方式要科学无损伤且容易很多,进一步的流程就是,等副鼻窦内储留的液体排出后,再给这个空间内补入气体,就可以注入药物进行治疗,非常的方便。以下为具体实施例:优化上述方案,请参阅图1,导气管机构3包括第一导气管结构30,第一气囊1与第二气囊2均与第一导气管结构30连通,可以仅仅只是利用第一导气管结构来同时给第一气囊1和第二气囊2导入气体;也就是只通过一个导气管结构来同时给两个气囊导入气体。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1,导气管机构3包括第二导气管结构31和第三导气管结构32,第一气囊1与第三导气管结构32连通,第二气囊2与第二导气管结构31连通,就可以实现第一气囊10和第二气囊20分开来充气,可以方便适合各种不同的患者,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调整第一气囊10和第二气囊20的大小;也就是通过两个不同的导气管结构来分别给两个气囊导入气体。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与图1,第三导气管结构32包括第一导气管301,第一气囊10与第一医用软管300接通,第一导气管301与第一医用软管300接通,这样就可以直接通过第一导气管301输入气体,气体再通过第一医用软管300充到第一气囊10中;导向杆可以是第一医用软管300,在第一医用软管300内设有金属丝3000,这样增强了第一医用软管300的强度,可以使其起到引导的作用,方便其伸入鼻腔内且可成功将两个气囊送到对应的位置。进一步优化上述方案,请参与图1,第二导气管结构31包括第二医用软管310以及第二导气管311,第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包括可伸入鼻腔的导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膨胀的第一气囊,膨胀后可与鼻腔以及膨胀后的所述第一气囊围合成封堵空间的第二气囊,抽取所述封堵空间内气体的抽气管机构,与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均连通的导气管机构;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间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包括可伸入鼻腔的导向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膨胀的第一气囊,膨胀后可与鼻腔以及膨胀后的所述第一气囊围合成封堵空间的第二气囊,抽取所述封堵空间内气体的抽气管机构,与所述第一气囊以及所述第二气囊均连通的导气管机构;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均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且沿着所述导向杆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气囊和所述第二气囊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机构包括第一导气管结构,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二气囊均与所述第一导气管结构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机构包括第三导气管结构以及第二导气管结构,所述第一气囊与所述第三导气管结构连通,所述第二气囊与所述第二导气管结构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鼻窦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气管结构包括第一导气管,所述导向杆为第一医用软管,所述第一医用软管连通所述第一导气管与所述第一气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谦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澳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