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一种双直杆手开伞伞架。常用的大规格直杆手开伞伞架均为单杆式,正6~16角形伞(称为圆形伞),伞形虽得挡阳、遮雨最大面积,但抗风能力不强,收拢体积大、伞杆杆子长、重量重、携带不便。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外观为长圆形伞形、重量轻、体积小、抗风能力强、收合简单、携带方便的双直杆手开伞伞架。本技术是由两根平行伞杆与横撑杆构成的门框式伞架,以及手持杆、伸缩件、压簧、塑夹、伞骨、上下盘等构成。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本技术采用两根平行的直杆作伞杆(1A、1B),其上端分别装有上盘(5A、5B),并用铆钉固定,距一定尺寸装有对下盘(3A、3B)起定位作用的片弹簧(2A、2B),下盘在外力作用下,可在伞杆上部作上下滑动。伞骨(4)一分为二,对半分别装配在两伞杆(1A、1B)外侧的上盘(5A、5B)、下盘(3A、3B)上。双平行直杆(1A、1B)与横撑杆(8)构成门框式伞架。伞帽(6A、6B)固定在伞杆(1A、1B)顶端,横撑杆(8)一端装有塑叉(7)、另一端安装有伸缩件(10)和压簧(9),在伸缩件(10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直杆手开伞伞架,由伞杆(1)、伞骨(4)、伞帽(6)组成,其特征在于:a、双平行直杆(1A、1B)与横撑杆(8)构成门框式伞架;b、横撑杆(8)一端有塑叉(7)、另一端安装有伸缩件(10)和压簧(9);c、手持杆(12)上端装有顶转件(11),与塑夹(7)活动固定于C点,下端装有可作360°旋转的塑夹(13);d、伞骨(4)一分为二,对半分别装配在两伞杆(1A、1B)外侧的上盘(5A、5B)、下盘(3A、3B)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