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938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20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大棚支撑架,所述大棚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板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顶部设置有接水口,所述储水箱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供水泵,所述储水箱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供水管。有益效果:设计合理,使用方便,不仅为供牡丹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使其种植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大棚利用率,从而有效地降低了空间利用成本,从而有效地提高了牡丹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种植大棚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对于牡丹的种植要求越来越高,而因为南北方温度的差异,人们开始使用大棚来对其进行种植,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因环境不适而对牡丹种植带来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培育大棚多采用平铺式,这种结构的培育不仅占地面积较大,且不易管理,生产劳动效率低下,从而导致牡丹种植户不得不投入较高的成本。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包括大棚本体,所述大棚本体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大棚支撑架,所述大棚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塑料薄膜,所述塑料薄膜的顶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大棚支撑架(2),所述大棚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塑料薄膜(3),所述塑料薄膜(3)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板(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的顶部设置有接水口(6),所述储水箱(5)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上设置有供水泵(8),所述储水箱(5)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供水管(9),且所述供水管(9)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大棚支撑架(2)并与位于所述大棚本体(1)内顶部的连接管(10)连接,且所述连接管(10)为水平设置,所述供水管(9)上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用牡丹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大棚本体(1),所述大棚本体(1)的顶部设置有设置有大棚支撑架(2),所述大棚支撑架(2)的顶部设置有塑料薄膜(3),所述塑料薄膜(3)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薄膜电池板(4),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板(4)的顶部一侧设置有储水箱(5),所述储水箱(5)的顶部设置有接水口(6),所述储水箱(5)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上设置有供水泵(8),所述储水箱(5)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供水管(9),且所述供水管(9)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大棚支撑架(2)并与位于所述大棚本体(1)内顶部的连接管(10)连接,且所述连接管(10)为水平设置,所述供水管(9)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一(11),所述太阳能薄膜电池板(4)的顶部另一侧设置有储药箱(12),所述储药箱(12)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进药管(13),所述进药管(13)上设置有供药泵(14),所述储药箱(12)的底部另一侧设置有供药管(15),且所述供药管(15)的另一侧贯穿所述大棚支撑架(2)并与所述连接管(10)连接,所述供药管(15)上设置有电磁控制阀二(16),所述连接管(10)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根第一分水管(17),所述第一分水管(17)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分水管(18),所述第二分水管(18)的底部均设置有若干个雾化喷头(19),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部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种植架(20),且所述种植架(20)与所述雾化喷头(19)相配合,所述大棚本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若干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雷
申请(专利权)人:明光大兴盛和牡丹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