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53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柱、信号杆、支撑杆、种植箱和中层板,所述支撑柱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柱呈举行阵列分布,所述支撑柱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档板,所述支撑柱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一侧第一档板的中间处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内部安装有风扇,另一侧第一档板的内侧上端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两个第一档板内侧的上端均等距安装有水管,且水管共生有三个,所述水管的下端均等距连通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第一档板内侧的下端均固定有暖气管,所述暖气管的上端均等距开设有暖气口,所述暖气口的下端面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对蔬菜的生长管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大棚
,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技术,它具有较好的保温性能,它深受人们喜爱,因为在任何时间都可吃到反季节的蔬菜。在一般情况下,大棚蔬菜都采用竹与钢为主的结构骨架,然后在上面覆盖上一层或多层保温塑料薄膜,这样一个简易结构就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温室空间。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长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达到大棚内需要的保温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为了提高蔬菜产量,及保证蔬菜的健康生长,利用局部网络或互联网等通信技术把传感器、控制器、机器、人员和物等通过新的方式联在一起,形成人与物、物与物相联,实现信息化、远程管理控制和智能化的网络,实现使用物联网技术对蔬菜进行智能化管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具备通过物联网,实现对蔬菜的种植大棚进行远程监控,智能化管理的优点,解决了人工对蔬菜管理不到位,影响蔬菜生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柱、信号杆、支撑杆、种植箱和中层板,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柱(1)、信号杆(7)、支撑杆(5)、种植箱(16)和中层板(16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柱(1)呈举行阵列分布,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档板(18),所述支撑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19),一侧第一档板(18)的中间处开设有排风口(2),所述排风口(2)的内部安装有风扇(3),另一侧第一档板(18)的内侧上端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和湿度传感器(17),两个第一档板(18)内侧的上端均等距安装有水管(9),且水管(9)共生有三个,所述第一档板(18)内侧的下端均固定有暖气管(14),所述暖气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包括支撑柱(1)、信号杆(7)、支撑杆(5)、种植箱(16)和中层板(164),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共设有四个,且四个支撑柱(1)呈举行阵列分布,所述支撑柱(1)的两侧均固定有第一档板(18),所述支撑柱(1)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挡板(19),一侧第一档板(18)的中间处开设有排风口(2),所述排风口(2)的内部安装有风扇(3),另一侧第一档板(18)的内侧上端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11)和湿度传感器(17),两个第一档板(18)内侧的上端均等距安装有水管(9),且水管(9)共生有三个,所述第一档板(18)内侧的下端均固定有暖气管(14),所述暖气口(13)的下端面两端均固定有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安装在大棚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支撑柱(1)的上端均固定有横杆(4),所述横杆(4)的内侧中间处均安装有照明灯(8),所述横杆(4)的上端均等距安装有支撑杆(5),且支撑杆(5)呈人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蔬菜种植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箱(16)放置在种植大棚的内部两侧,所述种植箱(16)的下端设有底板(162),所述底板(162)的下端面四角处均固定有万向轮(161),所述底板(162)的上端面两端均固定有侧板(163),所述侧板(163)的后侧焊接有背板(165),所述背板(165)的前端面等距固定有中层板(164),且中层板(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东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番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