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用车用扭转缓冲传动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式双离合模块器变速器辅助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用扭转缓冲传动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关于干式双离合器现状,目前的干式双离合具有自身的优点:干式双离合模块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油耗低,生产成本彽,日常运行保养所用润滑油只有其它变速器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所以费用低。目前干式双离合变速器优点:1、省油;2、换档快、3、舒适性、4、换档时,几乎没有扭矩中断。现有的干式双离合变速器结构具备上述优点的同时,由于产生这些优点的结构所带来另一方面的缺陷也非常突出,具体分析如下:1、省油①省油是指当路况良好,正常行驶时。②如堵车蠕车时则可能比AT、CⅤT更费(指相同发动机及车重时)。因为DCT没有液力变矩器,而液力变矩器低速时的增扭作用可将发动机输出扭矩放大。DCT没有液力变矩器,则车重相同情况下发动机需要输出更大的扭矩。一般车辆一档速比约13—15,如无半离合状态,蠕车时,车轮约1秒钟转动一圈,即1.8—2米每秒,而半离合的蠕车速度实际只有每秒1米左右,并且堵车情况下更低。也就是发动机输出的扭矩能量约一半甚至更多消耗在蠕车时的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乘用车用扭转缓冲传动器,包括输入轴(2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5)左侧上下对称设置有输入轴左凸台(25‑1),所述输入轴(25)右侧上下对称设置有输入轴右凸台(25‑2),输入轴左凸台(25‑1)的左侧设置第一滚柱轴承(17);所述输入轴左凸台(25‑1)和输入轴右凸台(25‑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滚柱轴承(20)和第三滚柱轴承(21),所述输入轴右凸台(25‑2)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滚柱轴承(22);所述第四滚柱轴承(22)的外侧设置有卡簧槽(24),所述卡簧槽(24)内设置有防止第四滚柱轴承(22)退出的卡簧,所述卡簧槽(24)的右侧设置有滚珠轴承(2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用车用扭转缓冲传动器,包括输入轴(25),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25)左侧上下对称设置有输入轴左凸台(25-1),所述输入轴(25)右侧上下对称设置有输入轴右凸台(25-2),输入轴左凸台(25-1)的左侧设置第一滚柱轴承(17);所述输入轴左凸台(25-1)和输入轴右凸台(25-2)之间依次设置有第二滚柱轴承(20)和第三滚柱轴承(21),所述输入轴右凸台(25-2)的右侧设置有第四滚柱轴承(22);所述第四滚柱轴承(22)的外侧设置有卡簧槽(24),所述卡簧槽(24)内设置有防止第四滚柱轴承(22)退出的卡簧,所述卡簧槽(24)的右侧设置有滚珠轴承(23);所述输入轴左凸台(25-1)上套装有缓冲左端子(10),所述输入轴右凸台(25-2)上套装有缓冲右端子(12),在缓冲左端子(10)和缓冲右端子(12)上套装有缓冲弹簧(8),所述缓冲弹簧(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缓冲左端子(10)的中部和缓冲右端子(12)的中部;所述缓冲左端子(10)的外侧设有缓冲左端子外凸台(10-1),所述缓冲左端子(10)的内侧设有缓冲左端子内凸台(10-2),所述缓冲右端子(12)外侧设有缓冲右端子外凸台(12-1),所述缓冲右端子(12)内侧设有缓冲右端子内凸台(12-2);所述滚珠轴承(23)的外侧装配有输出轴(7),所述输出轴(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壳(2),第二外壳(2)内部设置有第二外壳内凸台(2-1),所述第二外壳内凸台(2-1)与缓冲右端子外凸台(12-1)错角度安装在同心圆上,所述输入轴右凸台(25-2)与缓冲右端子内凸台(12-2)错角度安装在同心圆上;所述第二外壳(2)通过花键连接有第一外壳(1),所述第二外壳(2)和第一外壳(1)内放置所述缓冲弹簧(8),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