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庞胜贤专利>正文

真空吸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8168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具体提供一种真空吸排机。其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电机面板一侧,所述电机面板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壳体内的排风叶,所述壳体内连通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真空吸排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排水能力强等特点。(*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具体提供一种在抽水马桶下水管上使用的 真空吸排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大部分的坐式马桶的冲水方法都是利用水自身的重力,结 合下水管的螺旋设计,将污物排入下水道,但这样的设计其还是经常的造成下 水道堵塞,造成使用上的不便。目前尚未有使用外部能源促进下水道排水能力 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制作成本低、排水能力强的真空吸排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真空吸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电机面板一侧,所述电机面 板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壳体内的排风叶,所述壳体内连通 排水管。本技术的真空吸排机,其电机带动排风叶转动,可以在下水道内形成 强大的下抽力,使得水能够迅速干净的排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 方便,制作成本低、排水能力强等特点。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一种真空吸排机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一种真空吸排机的结构俯视图;图3为一种真空吸排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 用新型的限定。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一种真空吸排机,包括壳体l,所述壳体l固定 在电机面板2—侧,所述电机面板2另一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主轴 连接壳体1内的排风叶4,所述壳体1内连通排水管5。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的真空吸排机在使用时,将其设置于抽水马桶 底部的下水管道中,当需要冲洗时,电机3启动,带动排风叶4转动,从而形 成抽力,使得下水管6内的空气被抽干,而使得下水道内负压增大,从而将污 水排出,排水管5可连通下水管6,使得壳体l内没有污水留滞。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 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 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吸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电机面板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面板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壳体内的排风叶,所述壳体内连通排水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水装置,具体提供一种真空吸排机。其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电机面板一侧,所述电机面板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壳体内的排风叶,所述壳体内连通排水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种真空吸排机,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排水能力强等特点。文档编号E03D5/10GK201125448SQ20072030585公开日2008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2日专利技术者庞胜贤 申请人:庞胜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吸排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固定在电机面板一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面板另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主轴连接壳体内的排风叶,所述壳体内连通排水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胜贤
申请(专利权)人:庞胜贤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