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47767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利用具有饱和席夫碱平面结构Na2[Cu(EDTA)]为掺杂金属碳量子点的碳源及掺杂金属,经热分解处理后,转变成铜配位的带有石墨结构的铜掺杂碳量子点,该量子点具有高的荧光产率,可见光照射下,产生的强氧化性羟自由基·OH能够穿透细菌的细胞壁,进入菌体,阻止成膜物质的传输,阻断其呼吸系统和电子传输系统,从而有效地杀灭细菌;在可见光照射45min后,铜掺杂碳量子点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100%,由于铜离子本身就为广谱杀菌剂,铜掺杂碳量子点作为一种有效光催化剂,可见光照射产生活性氧自由基,二者协同作用增强了对大肠杆菌光催化杀菌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
,具体是涉及一种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铜掺杂碳量子点对大肠杆菌光催化抑菌的应用。
技术介绍
大肠杆菌是水体及食品污染程度的重要指示菌,是肠道中最普遍、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近年来,由于大肠杆菌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每年由大肠杆菌引发的病例多达6.4亿,在我国,大肠杆菌是引起我国居民腹泻的首要病源,环境中的大肠杆菌己经成为人类病原存在的一个重要指标,成为环境保护、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和流行性病学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铜是一种天然的金属元素,带正电的铜离子和带负电的细菌易结合,并且易穿透细菌的细胞壁与细胞内的基因DNA和RNA结合,破坏细菌的蛋白质和呼吸酶,进而造成细菌的死亡,达到杀菌灭菌的作用。此外2008年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明确指出并认可了铜元素的高效抑菌性。碳量子点(CQDs)纳米材料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和较高的吸收系数、无毒、化学性能稳定、原料丰富、制备方法简单等特性,其良好的电导性有利于电荷的传输;然而目前碳量子点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碳量子点的光发射性能上,对碳量子点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较少,碳量子点加强TiO2光催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1.6‑2.0g Na2[Cu(EDTA)]和0.1‑0.3 g抗坏血酸混合均匀,放置于高温管式炉中300 ℃焙烧2‑3 h,焙烧完成后,将黑色产物磨碎,溶解在100 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20‑30 min;然后将黑色悬浊液离心15‑20 min,取上清液过0.22 μm滤膜;取滤液,于60‑65 ℃下真空干燥24 h,即制得铜掺杂碳量子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取1.6-2.0gNa2[Cu(EDTA)]和0.1-0.3g抗坏血酸混合均匀,放置于高温管式炉中300℃焙烧2-3h,焙烧完成后,将黑色产物磨碎,溶解在100mL去离子水中,并超声20-30min;然后将黑色悬浊液离心15-20min,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玲刘瑞琦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