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玉权专利>正文

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7713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8: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30‑7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20‑40份、超支化聚合物8‑20份、自修复线性聚氨酯1‑5份、环氧树脂2‑8份,聚苯胺包覆海藻酸钠微胶囊1‑8份、引发剂0.5‑2.5份、交联剂0.5‑2.5份、二甲基甲酰胺10‑20份、纤维原料30‑40重量份、二苯基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2‑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电缆护套用自修复材料流动性好,修复时分散性好,在电缆护套破坏时能迅速反应进行修复,修复效率高,能有效延长绝缘材料的使用寿命,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制备方法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较低,可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材料制备
,具体是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修复又称自愈合,是生物的重要特征之一,而当材料当受到外界机械损害后,自修复高分子材料能自行发现裂纹,并通过一定机理将裂纹重新填补,自行愈合。自修复高分子材料具有以下优势:位点专一性,由裂纹引发聚合,针对性强,效率高;自动化,无需人为观测,节省了监测成本;提高材料寿命;消除材料维护成本;为材料智能化提供思路;环境友好性,避免了外加添加剂对环境的影响。现有技术中自修复方法中对修复剂、粘合剂等材料的要求较高,同时制备过程复杂、成本较高,同时,传统的用于电气绝缘的自修复材料一般为纤维材料,其修复中存在着聚合物流动性差、修复次数少、修复效率低,并且使用寿命短而安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30-7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20-40份、超支化聚合物8-20份、自修复线性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30‑7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20‑40份、超支化聚合物8‑20份、自修复线性聚氨酯1‑5份、环氧树脂2‑8份,聚苯胺包覆海藻酸钠微胶囊1‑8份、引发剂0.5‑2.5份、交联剂0.5‑2.5份、二甲基甲酰胺10‑20份、纤维原料30‑40重量份、二苯基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2‑8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30-7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20-40份、超支化聚合物8-20份、自修复线性聚氨酯1-5份、环氧树脂2-8份,聚苯胺包覆海藻酸钠微胶囊1-8份、引发剂0.5-2.5份、交联剂0.5-2.5份、二甲基甲酰胺10-20份、纤维原料30-40重量份、二苯基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2-8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40-6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25-35份、超支化聚合物12-16份、自修复线性聚氨酯2-4份、环氧树脂3-7份,聚苯胺包覆海藻酸钠微胶囊3-7份、引发剂1.0-2.0份、交联剂1.0-2.0份、二甲基甲酰胺12-18份、纤维原料32-38重量份、二苯基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3-7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纳米硅酸钙粉末50份、纳米铝酸钙粉末30份、超支化聚合物14份、自修复线性聚氨酯3份、环氧树脂5份,聚苯胺包覆海藻酸钠微胶囊5份、引发剂1.5份、交联剂1.5份、二甲基甲酰胺15份、纤维原料35重量份、二苯基亚甲基双马来酰亚胺5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复型电缆护套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AIBN)、偶氮二异庚腈(ABV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玉权徐增
申请(专利权)人:韩玉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