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及汽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7167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及汽车,以缓解车辆不方便携带表面较脏货品的问题。包括可伸缩承载杆和限位导轨;限位导轨安装于车身;可伸缩承载杆与限位导轨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限位导轨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安装于限位导轨,自由端能够伸出用于悬挂货品。常态下,可伸缩承载杆收容于限位导轨内部;拉伸状态下,可伸缩承载杆的自由端伸出限位导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车外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避免了表面较脏的货品弄脏汽车内饰、污染车内环境的问题,节省了车主的时间,提高了车主的开车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及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开车体验的要求不断提升,车主希望通过增加开车时间和行驶不同的路面环境来增加开车体验。然而,由于汽车的体积大、内饰清洗不便,限制了车主的开车体验。例如,早上出门扔垃圾,如果将垃圾拿到车内,将车辆行驶至垃圾投放点后再将垃圾处理掉,这样容易弄脏汽车内饰,垃圾散发的气味还会污染汽车内部环境;否则,车主必须步行或者骑行至垃圾投放点将垃圾处理后,再绕回原路开车。特别是在酷暑、严寒、阴雨和下雪等恶劣天气情况下,汽车不方便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这一问题显得尤为突出。除此之外,现有的汽车短距离携带一些表面很脏的货品时也存在以上问题。这样会浪费车主很大一部分时间,耽误车主的出行,降低车主的开车体验。因而,现有的车辆存在不方便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及汽车,以缓解现有车辆不方便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包括可伸缩承载杆和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安装于车身;所述可伸缩承载杆与所述限位导轨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所述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自由端能够伸出以悬挂物品。更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承载杆包括沿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拉杆和可伸缩结构,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施加沿收回方向的弹性回复力至所述拉杆。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导轨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拉杆并且沿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齿,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导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齿与所述定位块配合。更进一步地,所述拉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悬挂货品的挂钩。更进一步地,所述挂钩上设有耐磨层和防锈层。更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结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拉杆的拉簧。更进一步地,所述可伸缩承载杆还包括导向支承杆,所述导向支承杆位于所述可伸缩结构和所述拉杆之间、与所述拉杆垂直、且两端与所述限位导轨滑动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导轨设置为槽形结构、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容纳所述导向支承杆的端部。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和车辆本体,所述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的车身后侧,通过保险杠的开孔实现伸出和收缩。更进一步地,所述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的汽车还包括后保险杠安装盖,所述后保险杠安装盖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车辆本体的后保险杠内。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在于:限位导轨安装于车身;可伸缩承载杆与限位导轨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可伸缩承载杆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固定端安装于限位导轨,自由端能够伸出以悬挂物品。常态下,可伸缩承载杆收容于限位导轨内部;拉伸状态下,可伸缩承载杆的自由端伸出限位导轨。车主需携带垃圾等表面较脏的货品出门时,手动将可伸缩承载杆的自由端向外拉出,在限位导轨的配合作用下,可伸缩承载杆拉出一定的长度后即会固定不动,此时便可以将垃圾等表面较脏的货品挂装于可伸缩承载杆。车主开车行驶至目的地后,将垃圾等表面较脏的货品取下,可伸缩承载杆在沿收回方向的回复力作用下收容于限位导轨内部。从而,本专利技术中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能够实现车外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避免了表面较脏的货品弄脏汽车内饰、污染车内环境的问题。同时,车主在运输垃圾等表面较脏的货品过程中能够继续开车行驶,节省了车主的时间,增长了车主的开车时间,提高了车主的开车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可伸缩承载杆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限位导轨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限位机构的主视图。图标:100-可伸缩承载杆;200-限位导轨;300-限位机构;110-拉杆;111-挂钩;120-可伸缩结构;121-拉簧;130-导向支承杆;140-固定端;150-自由端;210-滑槽;310-定位齿;320-定位块;330-丝杠;340-丝杠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可伸缩承载杆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限位导轨的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中的限位机构的主视图。该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包括可伸缩承载杆100和限位导轨200;限位导轨200安装于车身;可伸缩承载杆100与限位导轨200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限位导轨200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可伸缩承载杆100包括固定端140和自由端150,固定端140安装于限位导轨200,自由端150能够伸出以悬挂物品。常态下,可伸缩承载杆100收容于限位导轨200的内部;拉伸状态下,可伸缩承载杆100的自由端150伸出限位导轨200(具体请参见图1)。当车主需携带垃圾等较脏的货品出门时,手动将可伸缩承载杆100的自由端150向外拉出,在限位导轨200的配合作用下,可伸缩承载杆100拉出一定的长度后即会固定不动,然后将垃圾等较脏的货品挂装于可伸缩承载杆100的自由端150。车主开车行驶至目的地后,将垃圾等较脏的货品取下,可伸缩承载杆100在可伸缩承载杆100的沿收回方向的回复力作用下收容于限位导轨200内部。因此本实施例中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能够实现车外携带表面较脏的货品,避免了表面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承载杆和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安装于车身;所述可伸缩承载杆与所述限位导轨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所述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自由端能够伸出以悬挂物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伸缩承载杆和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安装于车身;所述可伸缩承载杆与所述限位导轨活动连接,并且能够沿所述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进行伸缩运动;包括固定端和自由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限位导轨,所述自由端能够伸出以悬挂物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伸缩承载杆包括沿限位导轨的延伸方向依次连接的拉杆和可伸缩结构,所述可伸缩结构用于施加沿收回方向的弹性回复力至所述拉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与所述限位导轨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拉杆并且沿所述拉杆的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定位齿,以及设置于所述限位导轨的定位块,所述定位齿与所述定位块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的自由端设置有用于悬挂货品的挂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隐藏式可收缩承载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小颤王家鹏刘磊姜月曹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长城华冠汽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