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5135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人造石墨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包括沥青抽离、保压降温及保压冷却,处于浸渍罐体内的产品经温度为220‑280℃,压力为20‑25bar的加压浸渍方式进行浸渍后,以吸附方式将浸渍罐体内剩余的液态沥青抽出的同时,将惰性气体导入浸渍罐体内,使浸渍罐体内部压力保持不变,再以多段降温方式对处于浸渍罐体内部的产品进行冷却成型处理,形成产品与沥青紧密结合的浸渍件;通过惰性气体使浸渍罐体内部保持浸渍压力的同时以阶段冷却方式对浸渍罐体内部进行匀速带压冷却,实现沥青与产品紧密结合的同时避免沥青外渗,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浸渍件输出过程中出现的因沥青外渗而导致浸渍件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石墨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石墨生产企业在浸渍工序的过程都以热进热出为主,这里提到的热出是指在高温状态沥青软化点之上将浸渍产品从浸渍罐内拉出。将高温状态下浸渍产品输出的过程中沥青还未冷却至软化点,但在压力浸渍的体系下,一旦停炉压力卸掉后,会有大量的沥青反渗至产品表面,并在产品表面结一层3-5mm厚的固态沥青。从而导致粘结于产品表面的沥青无法回收利用,且会影响沥青的浸渍均匀度和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通过惰性气体使浸渍罐内部保持浸渍压力的同时以阶段冷却方式对浸渍罐内部进行匀速带压冷却,实现沥青与产品紧密结合的同时避免沥青外渗,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浸渍件输出过程中出现的因沥青外渗而导致浸渍件质量低下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沥青抽离;对盛装有待浸渍产品的密闭浸渍罐进行加热,加热升温至220-280℃,且对其进行加压至20-25bar后保压,保压一段时间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沥青抽离;对盛装有待浸渍产品的密闭浸渍罐进行加热,加热升温至220‑280℃,且对其进行加压至20‑25bar后保压,保压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浸渍罐内剩余的液态沥青抽出;(b)保压降温,所述步骤(a)中对沥青进行抽离的同时,向所述浸渍罐内同步通入惰性气体,使所述浸渍罐内部压力保持不变,该浸渍罐内部温度降温至200‑250℃;(c)保压冷却,经所述步骤(b)后将多余的沥青抽离完毕,以多段匀速降温方式对处于所述浸渍罐内部的产品进行冷却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沥青抽离;对盛装有待浸渍产品的密闭浸渍罐进行加热,加热升温至220-280℃,且对其进行加压至20-25bar后保压,保压一段时间后,将所述浸渍罐内剩余的液态沥青抽出;(b)保压降温,所述步骤(a)中对沥青进行抽离的同时,向所述浸渍罐内同步通入惰性气体,使所述浸渍罐内部压力保持不变,该浸渍罐内部温度降温至200-250℃;(c)保压冷却,经所述步骤(b)后将多余的沥青抽离完毕,以多段匀速降温方式对处于所述浸渍罐内部的产品进行冷却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的多段匀速降温方式包括初级冷却和二级冷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浸渍沥青反渗透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初级冷却通过负压引流方式使所述惰性气体定向流动形成内外循环回路,通过煤油介质以热传递方式对循环流动的惰性气体进行降温,将所述浸渍罐的内部温度降至17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岱李贺费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