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包括基座、塔身和避雷针,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发电机构,防护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至少两个驱赶组件,发电机构包括风力发电机、驱动组件和保护组件,该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当有无关人员欲攀爬至塔身上时,通过防护机构对其进行拦截,避免其沿着塔身向上攀爬,进而避免铁塔上的设备被破坏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能避免人员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通过发电机构充分利用塔身顶部的风能,转换为铁塔的维修、养护等工作中需要利用的电能,节约了能源,且相比于现有的发电机构,该发电机构能在风力较大时,将风力发电机收纳起来,避免风力发电机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
本技术涉及通讯铁塔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
技术介绍
通讯铁塔由塔体、平台、避雷针、爬梯、天线支撑等钢构件组成,并经热镀锌防腐处理,主要用于微波、超短波、无线网络信号的传输与发射等。然而现有的通讯铁塔在工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一般通讯铁塔都没有防攀爬措施,导致一些无关人员爬到塔身上,可能会破坏通讯铁塔上的设备,从而造成巨大的损失,且由于塔身较高,爬至塔身上的人若发生坠落,则会造成安全事故;另外,塔身顶部的风力较大,而这些风能往往都是被浪费的,铁塔的维修、养护等工作中都需要利用电能,人们没有充分利用风能,使其转换成电能,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包括基座、塔身和避雷针,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发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塔身内,所述防护机构位于塔身的底部,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塔身的顶部;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至少两个驱赶组件,各驱赶组件沿着收放组件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收放组件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电机、驱动轮和至少两个收放单元,所述第一电机竖向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机与驱动轮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沿着驱动轮的圆心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驱动轮分别与各收放单元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一一对应且传动连接;所述收放单元包括驱动杆和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轮的圆心位于限位杆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塔身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穿过限位环且限位杆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的一端与驱动轮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的另一端与限位杆的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与驱赶组件连接;所述驱赶组件包括支撑块和设置在支撑块一侧的第二电机、主动轮、皮带、从动轮、转轴和驱赶杆,所述支撑块设置在限位杆的远离驱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与主动轮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竖向设置,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座与支撑块连接,所述从动轮套设在转轴上,所述主动轮通过皮带与从动轮传动连接,所述驱赶杆水平设置在转轴的一侧,所述塔身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各第一开口沿着塔身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各驱赶杆分别经各第一开口穿过塔身的侧壁;所述发电机构包括风力发电机、驱动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保护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室、连杆、曲杆、移动杆和支撑台,所述移动杆水平设置,所述移动杆位于保护室的上方,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和移动杆铰接,所述曲杆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和移动杆铰接,所述连杆和曲杆交叉设置,所述支撑台水平设置在移动杆的一侧,所述风力发电机设置在支撑台的上方,所述保护室的顶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风力发电机的下方,所述风力发电机与第二开口匹配且对应,所述驱动组件与曲杆传动连接;所述塔身上还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风力发电机运动的稳定性,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电机、丝杆、滑块、滑动杆、连接杆和套环,所述第三电机和丝杆位于保护室内,所述丝杆水平设置,所述第三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丝杆与移动杆平行,所述滑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丝杆经螺纹孔穿过滑块,所述丝杆与滑块螺纹连接,所述保护室的底面水平设有滑槽,所述滑块的底部位于滑槽内,所述滑块与滑槽匹配且滑动连接,所述保护室的顶面设有第三开口,所述滑动杆竖向设置,所述滑动杆的底端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动杆的顶端经第三开口伸出保护室,所述套环套设在曲杆上,所述套环与曲杆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滑动杆的顶端铰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套环铰接。作为优选,为了使滑块快速滑动,所述丝杆的表面设有防腐镀锌层。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滑块滑动的稳定性,所述滑槽为燕尾槽。作为优选,为了实现防护机构的自动工作,所述基座上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延长驱赶杆的使用寿命,所述驱赶杆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作为优选,为了实现保护组件的自动工作,所述塔身的顶部设有风力传感器,所述风力传感器和第三电机均与PLC电连接。作为优选,为了使各机构的工作状态智能化,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保证驱赶杆移动的稳定性,所述限位杆和限位环的表面均涂有耐磨涂料。作为优选,为了便于塔身的维护,所述塔身上设有爬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当有无关人员欲攀爬至塔身上时,通过防护机构对其进行拦截,避免其沿着塔身向上攀爬,进而避免铁塔上的设备被破坏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能避免人员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相比现有的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能在不工作时收纳在塔身内,不影响塔身的美观,且采用动态防护,拦截效果更好;另外,通过发电机构充分利用塔身顶部的风能,转换为铁塔的维修、养护等工作中需要利用的电能,节约了能源,且相比于现有的发电机构,该发电机构能在风力较大时,将风力发电机收纳起来,避免风力发电机的损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的塔身与防护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的驱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的发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2.塔身,3.避雷针,4.第一电机,5.驱动轮,6.驱动杆,7.限位杆,8.支撑块,9.第二电机,10.主动轮,11.皮带,12.从动轮,13.转轴,14.驱赶杆,15.风力发电机,16.保护室,17.连杆,18.曲杆,19.移动杆,20.支撑台,21.第三电机,22.丝杆,23.滑块,24.滑动杆,25.连接杆,26.套环。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包括基座1、塔身2和避雷针3,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发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塔身2内,所述防护机构位于塔身2的底部,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塔身2的顶部;当有无关人员欲攀爬至塔身2上时,通过防护机构对其进行拦截,避免其沿着塔身2向上攀爬,进而避免铁塔上的设备被破坏而造成经济损失,同时也能避免人员坠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相比现有的防护机构,该防护机构能在不工作时收纳在塔身2内,不影响塔身2的美观,且采用动态防护,拦截效果更好;另外,通过发电机构充分利用塔身2顶部的风能,转换为铁塔的维修、养护等工作中都需要利用的电能,节约了能源,且相比于现有的发电机构,该发电机构能在风力较大时,将风力发电机15收纳起来,避免风力发电机15的损坏。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至少两个驱赶组件,各驱赶组件沿着收放组件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收放组件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驱动轮5和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包括基座(1)、塔身(2)和避雷针(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发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塔身(2)内,所述防护机构位于塔身(2)的底部,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塔身(2)的顶部;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至少两个驱赶组件,各驱赶组件沿着收放组件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收放组件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驱动轮(5)和至少两个收放单元,所述第一电机(4)竖向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机(4)与驱动轮(5)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沿着驱动轮(5)的圆心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驱动轮(5)分别与各收放单元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一一对应且传动连接;所述收放单元包括驱动杆(6)和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轮(5)的圆心位于限位杆(7)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塔身(2)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7)穿过限位环且限位杆(7)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的一端与驱动轮(5)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6)的另一端与限位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杆(7)的另一端与驱赶组件连接;所述驱赶组件包括支撑块(8)和设置在支撑块(8)一侧的第二电机(9)、主动轮(10)、皮带(11)、从动轮(12)、转轴(13)和驱赶杆(14),所述支撑块(8)设置在限位杆(7)的远离驱动杆(6)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9)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3)竖向设置,所述转轴(13)通过轴承座与支撑块(8)连接,所述从动轮(12)套设在转轴(13)上,所述主动轮(10)通过皮带(11)与从动轮(12)传动连接,所述驱赶杆(14)水平设置在转轴(13)的一侧,所述塔身(2)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各第一开口沿着塔身(2)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各驱赶杆(14)分别经各第一开口穿过塔身(2)的侧壁;所述发电机构包括风力发电机(15)、驱动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保护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15)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室(16)、连杆(17)、曲杆(18)、移动杆(19)和支撑台(20),所述移动杆(19)水平设置,所述移动杆(19)位于保护室(16)的上方,所述连杆(17)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16)和移动杆(19)铰接,所述曲杆(18)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16)和移动杆(19)铰接,所述连杆(17)和曲杆(18)交叉设置,所述支撑台(20)水平设置在移动杆(19)的一侧,所述风力发电机(15)设置在支撑台(20)的上方,所述保护室(16)的顶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位于风力发电机(15)的下方,所述风力发电机(15)与第二开口匹配且对应,所述驱动组件与曲杆(18)传动连接;所述塔身(2)上还设有天线和PLC,所述天线与PLC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攀爬效果的智能型通讯铁塔,包括基座(1)、塔身(2)和避雷针(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护机构和发电机构,所述防护机构设置在塔身(2)内,所述防护机构位于塔身(2)的底部,所述发电机构设置在塔身(2)的顶部;所述防护机构包括收放组件和至少两个驱赶组件,各驱赶组件沿着收放组件周向均匀设置,所述收放组件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传动连接;所述收放组件包括第一电机(4)、驱动轮(5)和至少两个收放单元,所述第一电机(4)竖向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电机(4)与驱动轮(5)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沿着驱动轮(5)的圆心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驱动轮(5)分别与各收放单元传动连接,各收放单元分别与各驱赶组件一一对应且传动连接;所述收放单元包括驱动杆(6)和限位杆(7),所述限位杆(7)水平设置,所述驱动轮(5)的圆心位于限位杆(7)所在的直线上,所述塔身(2)内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杆(7)穿过限位环且限位杆(7)与限位环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杆(6)的一端与驱动轮(5)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驱动杆(6)的另一端与限位杆(7)的一端铰接,所述限位杆(7)的另一端与驱赶组件连接;所述驱赶组件包括支撑块(8)和设置在支撑块(8)一侧的第二电机(9)、主动轮(10)、皮带(11)、从动轮(12)、转轴(13)和驱赶杆(14),所述支撑块(8)设置在限位杆(7)的远离驱动杆(6)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机(9)与主动轮(10)传动连接,所述转轴(13)竖向设置,所述转轴(13)通过轴承座与支撑块(8)连接,所述从动轮(12)套设在转轴(13)上,所述主动轮(10)通过皮带(11)与从动轮(12)传动连接,所述驱赶杆(14)水平设置在转轴(13)的一侧,所述塔身(2)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两个第一开口,各第一开口沿着塔身(2)的侧壁周向均匀分布,各驱赶杆(14)分别经各第一开口穿过塔身(2)的侧壁;所述发电机构包括风力发电机(15)、驱动组件和保护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驱动组件与保护组件传动连接,所述风力发电机(15)设置在保护组件上;所述保护组件包括保护室(16)、连杆(17)、曲杆(18)、移动杆(19)和支撑台(20),所述移动杆(19)水平设置,所述移动杆(19)位于保护室(16)的上方,所述连杆(17)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16)和移动杆(19)铰接,所述曲杆(18)的两端分别与保护室(16)和移动杆(19)铰接,所述连杆(17)和曲杆(18)交叉设置,所述支撑台(20)水平设置在移动杆(19)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海伟,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龙文区汇洋远软件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