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6218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其结构包括高分子底座、方形卡槽、连杆转轴、横梁杆、固定柱、夜间反光膜、不锈钢柱杆、U型螺栓板、旋钮板、固定柱帽、支撑立柱、安装固定装置,安装固定装置下端与高分子底座上端相连接,支撑立柱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固定装置内,支撑立柱内侧与方形卡槽外侧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结构上通过外端的连杆转轴进行旋转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着太阳齿轮开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着外环的三个行星齿轮进行同向的旋转驱动,在啮合着外侧的啮合条板带着嵌入卡板进行伸缩,使其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高分子底座内卡槽上,增强了护栏的固定拆装的便捷性,避免了搬运沉重的护栏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
本技术是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属于施工设备

技术介绍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个乡镇都在建造房屋、铺修道路,进而对于道路施工用的设备需求有着极大的提高,护栏是道路施工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能够很好的隔绝来往的车辆,确保施工环境的安全也可保障车辆行驶的安全,市面上的道路施工用护栏种类繁多、样式各异,但现如今销售的护栏还存在一系列的不足影响使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1355522.4的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包括主杆、架体、插孔和防撞板,所述主杆的表面安装有反光镜,所述主杆的底部固定有底座,且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架体通过连接器与主杆相连接,所述警示牌的下方设置有格网,所述反光镜的下方设置有固定板,且主体的表面镶嵌有固定板,所述防撞板通过缓冲弹簧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防撞板的表面设置有反光带,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道路防护栏被汽车撞坏的拆装更换较为费时费力,导致需要搬动沉重的护栏进行拆卸安装耗费大量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以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道路防护栏被汽车撞坏的拆装更换较为费时费力,导致需要搬动沉重的护栏进行拆卸安装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其结构包括高分子底座、方形卡槽、连杆转轴、横梁杆、固定柱、夜间反光膜、不锈钢柱杆、U型螺栓板、旋钮板、固定柱帽、支撑立柱、安装固定装置,所述安装固定装置下端与高分子底座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固定装置内,所述支撑立柱内侧与方形卡槽外侧相焊接,所述不锈钢柱杆下端与固定柱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柱后端去横梁杆前端相贴合,所述夜间反光膜前端与不锈钢柱杆后端相黏合,所述连杆转轴外环与旋钮板内侧相焊接,所述固定柱帽下端与支撑立柱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固定装置由防护壳体、嵌入卡板、固定导轨、啮合条板、微型轴承、太阳齿轮、行星齿轮组成,所述固定导轨与啮合条板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啮合条板外侧与嵌入卡板内侧相焊接,所述微型轴承嵌入安装于太阳齿轮内,所述太阳齿轮外环与行星齿轮内侧相啮合,所述太阳齿轮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内,所述行星齿轮外侧与啮合条板内侧相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转轴下端嵌入安装于支撑立柱内,所述不锈钢柱杆外侧与方形卡槽内侧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杆下端与不锈钢柱杆上端相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转轴外环与太阳齿轮内环为同一轴心。进一步地,所述U型螺栓板与方形卡槽为一体化结构,所述U型螺栓板外侧与支撑立柱内侧相贴合。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杆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进一步地,所述连杆转轴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结构上通过外端的连杆转轴进行旋转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着太阳齿轮开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着外环的三个行星齿轮进行同向的旋转驱动,在啮合着外侧的啮合条板带着嵌入卡板进行伸缩,使其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高分子底座内卡槽上,增强了护栏的固定拆装的便捷性,避免了搬运沉重的护栏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安装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高分子底座-1、方形卡槽-2、连杆转轴-3、横梁杆-4、固定柱-5、夜间反光膜-6、不锈钢柱杆-7、U型螺栓板-8、旋钮板-9、固定柱帽-10、支撑立柱-11、安装固定装置-12、防护壳体-1201、嵌入卡板-1202、固定导轨-1203、啮合条板-1204、微型轴承-1205、太阳齿轮-1206、行星齿轮-12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高分子底座1、方形卡槽2、连杆转轴3、横梁杆4、固定柱5、夜间反光膜6、不锈钢柱杆7、U型螺栓板8、旋钮板9、固定柱帽10、支撑立柱11、安装固定装置12,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下端与高分子底座1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11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固定装置12内,所述支撑立柱11内侧与方形卡槽2外侧相焊接,所述不锈钢柱杆7下端与固定柱5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柱5后端去横梁杆4前端相贴合,所述夜间反光膜6前端与不锈钢柱杆7后端相黏合,所述连杆转轴3外环与旋钮板9内侧相焊接,所述固定柱帽10下端与支撑立柱11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由防护壳体1201、嵌入卡板1202、固定导轨1203、啮合条板1204、微型轴承1205、太阳齿轮1206、行星齿轮1207组成,所述固定导轨1203与啮合条板12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啮合条板1204外侧与嵌入卡板1202内侧相焊接,所述微型轴承1205嵌入安装于太阳齿轮1206内,所述太阳齿轮1206外环与行星齿轮1207内侧相啮合,所述太阳齿轮120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1201内,所述行星齿轮1207外侧与啮合条板1204内侧相啮合,所述连杆转轴3下端嵌入安装于支撑立柱11内,所述不锈钢柱杆7外侧与方形卡槽2内侧相连接,所述横梁杆4下端与不锈钢柱杆7上端相焊接,所述连杆转轴3外环与太阳齿轮1206内环为同一轴心,所述U型螺栓板8与方形卡槽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U型螺栓板8外侧与支撑立柱11内侧相贴合,所述横梁杆4由不锈钢制成,具有较好的硬度,所述连杆转轴3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耐磨性。本专利所说的支撑立柱11柱前是左前方和右前方连接车顶和前舱的连接柱,前柱在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之间,左右后视镜的上方,会遮挡你一部分的转弯视界,所述太阳齿轮1206是指轮缘上有齿轮连续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的机械元件,齿轮在传动中的应用很早就出现了,19世纪末,展成切齿法的原理及利用此原理切齿的专用机床与刀具的相继出现。在进行使用时,通过外端的连杆转轴3进行旋转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着太阳齿轮1206开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着外环的三个行星齿轮1207进行同向的旋转驱动,在啮合着外侧的啮合条板1204带着嵌入卡板1202进行伸缩,使其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高分子底座1内卡槽上,固定导轨1203保障了运行时的稳定性。本技术解决现有技术对于道路防护栏被汽车撞坏的拆装更换较为费时费力,导致需要搬动沉重的护栏进行拆卸安装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结构上通过外端的连杆转轴进行旋转提供驱动力,从而带动着太阳齿轮开始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着外环的三个行星齿轮进行同向的旋转驱动,在啮合着外侧的啮合条板带着嵌入卡板进行伸缩,使其能够有效的固定在高分子底座内卡槽上,增强了护栏的固定拆装的便捷性,避免了搬运沉重的护栏提高了工作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高分子底座(1)、方形卡槽(2)、连杆转轴(3)、横梁杆(4)、固定柱(5)、夜间反光膜(6)、不锈钢柱杆(7)、U型螺栓板(8)、旋钮板(9)、固定柱帽(10)、支撑立柱(11)、安装固定装置(12),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下端与高分子底座(1)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11)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固定装置(12)内,所述支撑立柱(11)内侧与方形卡槽(2)外侧相焊接,所述不锈钢柱杆(7)下端与固定柱(5)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柱(5)后端去横梁杆(4)前端相贴合,所述夜间反光膜(6)前端与不锈钢柱杆(7)后端相黏合,所述连杆转轴(3)外环与旋钮板(9)内侧相焊接,所述固定柱帽(10)下端与支撑立柱(11)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由防护壳体(1201)、嵌入卡板(1202)、固定导轨(1203)、啮合条板(1204)、微型轴承(1205)、太阳齿轮(1206)、行星齿轮(1207)组成,所述固定导轨(1203)与啮合条板(12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啮合条板(1204)外侧与嵌入卡板(1202)内侧相焊接,所述微型轴承(1205)嵌入安装于太阳齿轮(1206)内,所述太阳齿轮(1206)外环与行星齿轮(1207)内侧相啮合,所述太阳齿轮(1206)嵌入安装于防护壳体(1201)内,所述行星齿轮(1207)外侧与啮合条板(1204)内侧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施工安全护栏,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高分子底座(1)、方形卡槽(2)、连杆转轴(3)、横梁杆(4)、固定柱(5)、夜间反光膜(6)、不锈钢柱杆(7)、U型螺栓板(8)、旋钮板(9)、固定柱帽(10)、支撑立柱(11)、安装固定装置(12),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下端与高分子底座(1)上端相连接,所述支撑立柱(11)下端嵌入安装于安装固定装置(12)内,所述支撑立柱(11)内侧与方形卡槽(2)外侧相焊接,所述不锈钢柱杆(7)下端与固定柱(5)上端相焊接,所述固定柱(5)后端去横梁杆(4)前端相贴合,所述夜间反光膜(6)前端与不锈钢柱杆(7)后端相黏合,所述连杆转轴(3)外环与旋钮板(9)内侧相焊接,所述固定柱帽(10)下端与支撑立柱(11)上端相连接,所述安装固定装置(12)由防护壳体(1201)、嵌入卡板(1202)、固定导轨(1203)、啮合条板(1204)、微型轴承(1205)、太阳齿轮(1206)、行星齿轮(1207)组成,所述固定导轨(1203)与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少宽曾建阳曾振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起胤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