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46190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水溶性载体:增溶剂:矫味剂=2:2~8:6~15:1~2。该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按照特定的合适顺序和工艺将各组分充分混匀、结合采用流化床喷雾制粒球的方法,使颗粒更加均匀,药物与载体辅料更加充分结合。所得产品的姜黄素在溶解性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优点,在猪体内药动学试验说明达峰浓度显著提高,生物利用度显著高于普通制剂,提高了姜黄素在临床应用上的疗效,减少给药剂量,适口性好;而且制剂制作工艺简单不繁琐,耗能少,降低了用药成本,可避免产生粉尘和静电,易于产业化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动物药品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草本多酚类化合物,主要从姜科、天南星科中的一些植物根茎中提取出来的,最早是在1870年从姜黄(Curcuminlonga)中首次分离出来。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oodandDrugAdministration)和很多国家批准使用姜黄素作为食品添加剂,广泛使用于世界各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抗生素带来的威胁认识不断加深,对动物产品安全性要求也日渐提高,姜黄素是一种丰富的天然绿色产品、新型饲料添加剂,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于畜牧业生产中,因此,姜黄素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大量研究表明,姜黄素具有很多的生物学和药理性质,包括抗氧化、抗肿瘤、抗炎、免疫调节、抗微生物、抗致癌、保护肝肾、降血糖、降血脂和抗风湿活性等多方面药理作用,多种动物及人类临床研究已经证明姜黄素是安全的,且耐受性强。目前水姜黄素在兽医领域常作为饲料添加剂在使用。但是,姜黄素水溶性差,吸收差,生物利用度极低,半衰期短,用药量大,普通预混剂由于流动性分散性较差,不能很好的与饲料混匀,容易造成因预混不均匀而摄入不足或者过量的现象。已有学者针对姜黄素药动学研究表明,姜黄素体内吸收差,排泄快,生物利用度低,给临床推广带来严重障碍。广州市科虎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014年成功将从植物提取的姜黄素开发成新饲料添加剂,应用于畜禽和水产饲料,能显著提高养殖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和对环境变化的耐受力,缩短饲养周期,降低饲料系数。但是由于姜黄素溶解度低、体内吸收差、代谢快和生物利用度低等特点,现有姜黄素制剂绝对生物利用度只有0.47%左右,普通剂型在畜牧养殖过程中使用成本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姜黄素制剂水溶性差、口服吸收差、血药浓度低、半衰期短、生物利用低,绝对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为了提高姜黄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利用度、减少使用剂量、降低使用成本,研究开发了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制作工艺简单、可以有效提高姜黄素溶解度,增加口服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以及血药浓度,减少给药量,降低动物用药的成本且适口性好。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是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应用。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水溶性载体:增溶剂:矫味剂=2:2~8:6~15:1~2。优选地,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10%,水溶性载体10~40%,增溶剂30~75%,矫味剂5~10%。更优选地,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10%,水溶性载体10~40%,增溶剂40~75%,矫味剂5~10%。更最优选地,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10%,水溶性载体40%,增溶剂40%,矫味剂10%。另外,优选地,所述水溶性载体为聚乙二醇6000、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或胆固醇羟丙甲基纤维素、D-α-生育酚PEG1000、甲基-β-环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泊洛沙姆188、甘露醇、琥珀酸酯、胆盐/磷脂混合胶团或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其他常用水溶性载体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水溶性载体能让姜黄素溶解性显著提高,快速充分的释放药物,体外溶出速率能达到97.0%以上。优选地,所述增溶剂为非离子型增溶剂,主要有聚乙烯单硬脂酸之、蔗糖的高级脂肪酸脂、柠檬酸、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与其他增溶剂相比,非离子型增溶剂毒性小,适用于口服制剂,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增溶剂与本专利技术其他组分混合后,能显著增加姜黄素对的溶解度,使药物在体内快速达峰,且体内血药浓度明显高于普通制剂,猪体内的药动学数据表明,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仔猪体内达峰浓度能达到26.65±9.65ng/mL。优选地,所述芳香矫味剂为薄荷油、冬青油、丁香油、茴香油、柠檬油、橘子油、山梨醇或甘露醇中一种或几种。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比例称取水溶性载体,加热融化,得混合物A;S2.将姜黄素原料用乙醇溶解后加入权利要求1所述比例的增溶剂,充分震荡混合均匀制得混合物B;S3将S2所得混合物B加入到步骤S1所述混合物A中,搅拌均匀使姜黄素分子与载体结合,得混合物C;S4.将芳香矫味剂加入到S3步骤所得混合物C中,保温温度下搅拌均匀,得混合物D;S5.将S4步骤混合物D保温雾化,经流化床喷雾制粒球化;S6.将步骤S5所述粒球过筛,收集粒径在40目以下的粒球。该方法采用流化床喷雾制粒球的方法,可以使颗粒更加均匀,药物与载体辅料更加充分结合,且制备工艺简单,耗能少,创新性的改善设备,且易于产业化大量生产,相比于传统预混剂生产工艺,该制备工艺避免产生粉尘和静电。其中优选地,步骤S1所述加热融化温度为70~120℃。更优选地,步骤S1所述加热融化温度为80~100℃。优选地,步骤S3所述混合物料保温温度为30~85℃。优选地,步骤S5所述流化床喷雾液滴的线速度在30~130米/秒;流化空气温度为20~25℃。优选地,步骤S6所得粒球粒径为90~500μm。另外姜黄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姜黄素在20~40℃条件下稳定,因此姜黄素固体分散体中有混合姜黄素的步骤温度控制40℃以内;且姜黄素见光易分解,制备过程应避光处理。另外,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方面的应用,也应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具体地,所述饲料添加剂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抗应激、降血糖和/或降血脂的作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动物用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克服了姜黄素难溶于水的问题,增加姜黄素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姜黄素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该产品能达到降低用药量、高效的突出作用,通过乙醇将药物溶解,以分子的形式存在,再添加增溶剂加大姜黄素的溶解性,以亲水性载体与姜黄素分子结合,最后添加芳香矫味剂使制剂本身带有一种清香,增加动物的采食兴趣,显著提高了姜黄素口服生物利用度以及制剂本身的稳定性,通过混饲使得对动物体内血药浓度快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从而达到对动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等作用。增强了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在动物抗氧化、抗炎、抗微生物、降血脂、降血糖和抗应激等作用。本专利技术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研制,显著提高了难溶性姜黄素的溶解度,使其能在体内充分释放从而提高姜黄素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血药浓度高,减少了给药量,节约了动物给药过程中的用药成本,解决了普通预混剂口服生物利用度低、体内血药浓度低、用药成本高等难题,集约化养殖场治疗或保健用药,最大程度减少了兽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降低了动物应激程度,且姜黄素固体分散体无副作用,实现了姜黄素在动物医疗保健上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水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且易于实现产业化,其制备的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外观呈黄色,微球或微囊的球形细小颗粒,粒径大小为80~450μm,流动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水溶性载体:增溶剂:矫味剂=2:2~8:6~15: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水溶性载体:增溶剂:矫味剂=2:2~8:6~1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各组分:姜黄素原料10%,水溶性载体10~40%,增溶剂30~75%,矫味剂5~1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性载体为聚乙二醇6000、羟丙基-β-环糊精、磷脂或胆固醇羟丙甲基纤维素、D-α-生育酚PEG1000、甲基-β-环糊精、聚乙烯吡咯烷酮、泊洛沙姆188、甘露醇、琥珀酸酯、胆盐/磷脂混合胶团或聚乙二胺树枝状聚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增溶剂为聚乙烯单硬脂酸之、蔗糖的高级脂肪酸脂、柠檬酸、吐温-80、聚氧乙烯蓖麻油或聚氧乙烯氢化蓖麻油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芳香矫味剂为薄荷油、冬青油、丁香油、茴香油、柠檬油、橘子油、山梨醇或甘露醇中一种或几种。4.权利要求1所述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比例称取水溶性载体,加热融化,得混合物A;S2.将姜黄素原料用乙醇溶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显会黄春梅张申李洁华成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