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
技术介绍
车辙是沥青路面一种常见病害,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尤其是高温季节,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路面产生的凹槽状永久性变形。沥青路面车辙是沥青材料的流变特性决定的,轻微车辙不影响路面行驶安全,一旦车辙深度超过15mm时,不仅会导致路面积水、结构变薄、开裂,直接影响行驶舒适性和安全性,而且影响路面结构耐久性。现有技术中的抗车辙路面结构,主要是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或者在路面结构上面层的表面涂覆热反射雾封层材料,降低高温季节路面结构层内部温度,或者采用自上而下依次铺设在长大纵坡路段上的超薄磨耗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上面层、改性沥青混凝土中面层以及骨架密实型改性沥青混合料下面层。从公开的现有技术来看,抗车辙路面结构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提高抗车辙技术性能:一是提高沥青面层材料抗车辙性能,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层、复合改性沥青混凝土;二是通过涂覆热反射雾封层材料,降低高温对沥青路面车辙的不利影响。尽管现有技术提高了沥青路面抗车辙性能,但由于需要进行新材料新技术的施工,不仅增加了工程施工难度,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面层(1)和基层(2),所述沥青面层(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面层(3)和第二沥青面层(4),所述第二沥青面层(4)内位于车辆轮迹带(7)下方的区域上下贯通设置有多个孔洞(5),每个所述孔洞(5)内填充有混凝土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沥青面层(1)和基层(2),所述沥青面层(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沥青面层(3)和第二沥青面层(4),所述第二沥青面层(4)内位于车辆轮迹带(7)下方的区域上下贯通设置有多个孔洞(5),每个所述孔洞(5)内填充有混凝土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沥青面层(3)和第二沥青面层(4)均采用改性沥青混合料制成,且所述第一沥青面层(3)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小于第二沥青面层(4)的改性沥青混合料公称粒径,所述第二沥青面层(4)的厚度不小于所述第一沥青面层(3)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5)填充的混凝土材料终凝后强度等级不低于C25,且其公称粒径不大于所述第二沥青面层(4)中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公称粒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面层(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沥青面层(4)与所述基层(2)之间的第三沥青面层(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车辙沥青路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沥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守城,陈湛,刘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路源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