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11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包括喷丝头、回旋导流管和凝固浴槽,喷丝头与回旋导流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回旋导流管与喷丝头于竖直方向上共轴设置;凝固浴槽内置有工作液,回旋导流管位于凝固浴槽中工作液的液面下方;回旋导流管呈C字型,回旋导流管包括出口和入口,入口通过隔膜泵和恒温浴槽连接,出口通过球阀和恒温浴槽连接;回旋导流管内侧等距设有多个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能够保证初生纤维膜丝附近的溶剂(即凝固浴槽内的工作液)实现循环,从而避免了由于连续生产而产生的溶剂溶度逐渐升高最终造成同一批次膜丝性能的差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属于薄膜生产

技术介绍
中空纤维膜是一种纤维壁具有微孔的选择透过性的分离膜,其孔径规格一般为微米级、纳米级。目前市场上中空纤维膜生产较为常见的是湿法纺丝技术,纺丝液由喷丝头计量挤出,经过适当的空气浴进入凝固浴,膜丝表面由于溶剂与非溶剂的交换开始双扩散,形成初生中空纤维膜的微观结构。铸膜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溶剂及添加剂,连续生产一段时间后,初生纤维膜丝附近的溶剂浓度开始缓慢提高,双扩散速率连续变化,表现为同一批次膜丝性能略有差距。有公司采用槽内循环的方法来解决此问题,但是槽内循环容易在水浴表面形成横向水流,冲击初生中空纤维膜,容易使膜丝出现缺陷。如何在不影响初生纤维进入凝固浴的情况下,解决生产过程中初生纤维膜稳定交换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该装置能够保证中空纤维膜的稳定生产,提高中空纤维膜的生产质量。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包括喷丝头、回旋导流管和凝固浴槽,所述喷丝头与回旋导流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与喷丝头于竖直方向上共轴设置;所述凝固浴槽内置有工作液,所述回旋导流管位于凝固浴槽中工作液的液面下方;所述回旋导流管呈C字型,所述回旋导流管包括出口和入口,所述入口通过隔膜泵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出口通过球阀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内侧等距设有多个小孔。进一步的,所述凝固浴槽中还设有多个导丝轮。进一步的,所述回旋导流管上还对称设有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卡扣。进一步的,所述回旋导流管的外径为喷丝头外径的2~5倍。进一步的,所述回旋导流管内侧小孔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回旋导流管的中心;小孔的孔径沿回旋导流管入口到出口方向依次递减。进一步的,所述回旋导流管还可多个沿纵向同轴设置,多个回旋导流管的入口并联连接隔膜泵,多个回旋导流管的出口并联连接球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装置能够保证初生纤维膜丝附近的溶剂(即凝固浴槽内的工作液)实现循环,从而避免了由于连续生产而产生的溶剂溶度逐渐升高最终造成同一批次膜丝性能的差别;同时,相比于槽内循环的方法,本技术装置又能避免槽内循环时槽内的溶剂表面形成横向水流,冲击初生中空纤维膜,造成膜丝的缺陷;该装置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大大提高了薄膜生成过程的性价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生产装置中的回旋导流管与恒温浴槽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生产装置中的回旋导流管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但是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包括喷丝头8、回旋导流管3和凝固浴槽6,喷丝头8与回旋导流管3通过连接件9固定连接;回旋导流管3与喷丝头8于竖直方向上共轴设置;凝固浴槽6内置有工作液10,回旋导流管3位于凝固浴槽6中工作液10的液面下方;回旋导流管3呈C字型,回旋导流管3包括出口和入口,入口通过隔膜泵2和恒温浴槽1连接,出口通过球阀4和恒温浴槽1连接;回旋导流管3内侧等距设有多个小孔31;回旋导流管3也可以呈多边形。回旋导流管3还可多个沿纵向同轴设置,多个回旋导流管3的入口并联连接隔膜泵2,多个回旋导流管3的出口并联连接球阀4。回旋导流管3内侧小孔31的开口方向均指向回旋导流管3的中心;小孔31的孔径沿回旋导流管3入口到出口方向依次递减。回旋导流管3上还对称设有用于固定连接件9的卡扣32;回旋导流管3的外径为喷丝头8外径的2~5倍。恒温浴槽1内设有工作液体,隔膜泵2将恒温浴槽1中的工作液体泵入回旋导流管3的入口,泵入的工作液体一部分从回旋导流管3出口导出通过球阀4后最终又循环进入恒温浴槽1;另一部分液体在通过回旋导流管3的过程中从小孔31喷出,喷出的工作液体射向回旋导流管3包围结构的中心。通过调整球阀4可实现回旋导流管3内部压力大小,从而实现小孔31喷出工作液体压力的可调。由于回旋导流管3入口到出口的压力不同,通过设置小孔31大小沿入口到出口方向依次递减,实现不同小孔喷出液体压力的一致性。本技术装置工作时,连接件9一头固定于喷丝头8上,另一头通过卡口32将回旋导流管3固定,使回旋导流管3与喷丝头8于竖直方向共轴,保证喷丝头8喷出的纤维膜7刚好穿过回旋导流管3的中心。同时,回旋导流管3置于凝固浴槽6中工作液10液面10下1~3cm处。纤维膜7穿过回旋导流管3中心时,小孔31喷出的工作液刚好作用到纤维膜7上,产生相应的作用,实现了纤维膜7的正常生产。由于小孔31喷出的工作液体为流动液体,避免了工作液体长时间工作产生的浓度不均;同时,多个小孔31产生液体微流,减少了对纤维膜的冲击,避免了膜丝的缺陷。纤维膜7穿过回旋导流管3中心后再通过若干导丝轮5后从凝固浴槽6中抽出,进行下一阶段工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丝头、回旋导流管和凝固浴槽,所述喷丝头与回旋导流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与喷丝头于竖直方向上共轴设置;所述凝固浴槽内置有工作液,所述回旋导流管位于凝固浴槽中工作液的液面下方;所述回旋导流管呈C字型,所述回旋导流管包括出口和入口,所述入口通过隔膜泵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出口通过球阀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内侧等距设有多个小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丝头、回旋导流管和凝固浴槽,所述喷丝头与回旋导流管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与喷丝头于竖直方向上共轴设置;所述凝固浴槽内置有工作液,所述回旋导流管位于凝固浴槽中工作液的液面下方;所述回旋导流管呈C字型,所述回旋导流管包括出口和入口,所述入口通过隔膜泵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出口通过球阀和恒温浴槽连接;所述回旋导流管内侧等距设有多个小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的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凝固浴槽中还设有多个导丝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纤维膜在湿法纺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万春田亮胡庆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博斯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