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937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包括轿顶底板、随行电缆和轿顶电缆,在轿顶底板上纵横设置有数根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线槽;所述随行电缆位于其中一横向设置的加强筋的一端处,并通过电缆压板压紧固定在轿顶外侧;所述轿顶电缆与随行电缆相连,并铺设于加强筋上的线槽内,在加强筋上的线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轿顶电缆穿出的线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便于轿顶电缆的整齐布置,并且有效保护电缆,避免电缆被损坏,安全可靠,并且后期维护也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梯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电梯,轿顶都设置有轿顶检修箱、风扇、照明等电器部件,电梯随行电缆通过轿底连接轿厢后再轿顶与电器部件连接,从而完成电梯轿厢与控制系统的连接。而由于轿顶电器部件较多,连接电缆较多,从而导致轿顶电缆布置混乱,后续维护麻烦。甚至电缆之间干涩严重;电缆裸露,存在踩踏、挂断等电缆损坏风险,从而使轿顶检修时,存在人员触电风险。显然,一种安全可靠,规范整齐的轿顶布置及电缆保护的研发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电梯轿顶电缆杂乱,易损坏、维护麻烦,并且安全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能够便于轿顶电缆的整齐布置,并且有效保护电缆,避免电缆被损坏,安全可靠,并且后期维护也更加方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包括轿顶底板、随行电缆和轿顶电缆,在轿顶底板上纵横设置有数根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线槽,且纵向设置的加强筋和横向设置的加强筋上的线槽在交叉处相互连通;所述随行电缆位于其中一横向设置的加强筋的一端处,并通过电缆压板压紧固定在轿顶外侧;所述轿顶电缆与随行电缆相连,并铺设于加强筋上的线槽内,在加强筋上的线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轿顶电缆穿出的线孔。进一步地,所述线槽的两侧壁的上侧朝相向的方向凸出,使加强筋的断面呈C型。进一步地,在线孔内设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与线孔卡接在一起。进一步地,在电缆压板靠近随行电缆的一侧面粘贴设置有橡胶垫。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压板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条形安装孔,且两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电缆压板的两侧边缘向背离随行电缆的一侧弯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轿顶电缆全部通过轿顶加强筋布置,从而是轿顶电缆布置更加整齐;同时,能够避免电缆裸露,防止人员踩踏,提高电缆使用寿命并降低人员触电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轿顶电缆布置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图3为图1中局部沿B—B向的剖视图。图4为加强筋的侧视图。图5为图4沿C—C向的剖视图。图6为电缆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电缆压板的侧视图。图中:1—轿顶底板,2—随行电缆,3—轿顶电缆,4—加强筋,5—电缆压板,6—线孔,7—橡胶套,8—橡胶垫,9—条形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包括轿顶底板1、随行电缆2和轿顶电缆3,在轿顶底板1上纵横设置有数根加强筋4。所述加强筋4的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线槽,其中,所述线槽的两侧壁的上侧朝相向的方向凸出,使线槽的开口缩小,且加强筋4的断面呈C型,从而便于电缆的铺设以及避免电缆轻易从线槽内弹出。纵向设置的加强筋4和横向设置的加强筋4上的线槽在交叉处相互连通;从而保证轿顶电缆3可布置到轿顶任意可能布置电气部件的区域内。所述随行电缆2位于其中一横向设置的加强筋4的一端处,并通过电缆压板5压紧固定在轿顶外侧,具体实施时,电缆压板5通过螺栓与轿顶边缘的折弯边或轿顶便于的围壁连接固定;在电缆压板5靠近随行电缆2的一侧面粘贴设置有橡胶垫8,避免随行电缆2直接接触电缆压板5,为随行电缆2提供二次保护。所述电缆压板5的两侧边缘向背离随行电缆2的一侧弯折;实际加工过程中,电缆压板5采用钢板折弯制作,弯折部分与电缆压板5之间呈钝角结构,从而避免钢板毛刺、锐角割伤随行电缆2。所述电缆压板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条形安装孔9,且两安装孔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以使安装时调整方便,定位精准。所述轿顶电缆3与随行电缆2相连,并铺设于加强筋4上的线槽内,从而避免轿顶电缆3裸露,防止踩踏、挂断等风险,能有戏提高轿顶电缆3使用寿命并降低人员触电风险。在加强筋4上的线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轿顶电缆3穿出的线孔6;以便于电缆穿出后与轿顶电气部件相连。在线孔6内设有橡胶套7,所述橡胶套7与线孔6卡接在一起;以避免加强筋4的线孔6对轿顶电缆3表层绝缘橡胶造成破坏;从而能够更好地对电缆起到保护作用。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包括轿顶底板、随行电缆和轿顶电缆,在轿顶底板上纵横设置有数根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线槽,且纵向设置的加强筋和横向设置的加强筋上的线槽在交叉处相互连通;所述随行电缆位于其中一横向设置的加强筋的一端处,并通过电缆压板压紧固定在轿顶外侧;所述轿顶电缆与随行电缆相连,并铺设于加强筋上的线槽内,在加强筋上的线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轿顶电缆穿出的线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包括轿顶底板、随行电缆和轿顶电缆,在轿顶底板上纵横设置有数根加强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的上侧面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贯穿其两端的线槽,且纵向设置的加强筋和横向设置的加强筋上的线槽在交叉处相互连通;所述随行电缆位于其中一横向设置的加强筋的一端处,并通过电缆压板压紧固定在轿顶外侧;所述轿顶电缆与随行电缆相连,并铺设于加强筋上的线槽内,在加强筋上的线槽的侧壁上设有供轿顶电缆穿出的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顶线缆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的两侧壁的上侧朝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朝均唐跃林何旭军邓伟朱峰陈长洪刘绍洲刘章旭张杰李乾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