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316786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7
本技术公开了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上安装有安装板,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一侧,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夹具,第一夹具通过至少两根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柱与安装板连接固定,第一夹具上夹持有内圈脉冲涡流探头,第一夹具下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柱,第二伸缩柱的后端与安装板连接固定,第二伸缩柱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第二夹具,第二夹具上夹持有待检测管道,第二伸缩柱的前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外圈脉冲涡流探头,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连接固定,待检测管道沿着其轴向方向水平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与第二夹具连接固定。本技术效率高,检测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木工工具,具体涉及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1、涡流检测原理是在电磁场下,由于导体变化产生涡流,检测这些涡流变化来判断被测物性质的技术方法,而脉冲涡流检测仪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方法,通过对管道表层进行扫描式涡流检测,从而实现对管道的损伤检测。

2、涡流脉冲检验装置在使用时,对管道壁厚有要求,管道壁厚在一定范围内,涡流脉冲检验装置才能够精确且基本全面的对管道进行检验,如果管壁厚度超出了涡流脉冲检验装置的检测范围,使用单一的外圈涡流脉冲探头或是内圈涡流脉冲探头就无法对管道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厚度较厚的管道,现有涡流脉冲检验装置使用单一的外圈涡流脉冲探头或是内圈涡流脉冲探头就无法对管道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检测,目的在于提供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解决厚度较厚的管道的检验问题。

2、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3、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的底座,底座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安装板,安装板位于底座的一侧,安装板的一侧连接有竖直放置的第一夹具,第一夹具通过至少两根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柱与安装板连接固定,第一夹具上夹持有水平放置的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内圈脉冲涡流探头的接线端夹持在第一夹具上,第一伸缩柱的轴向、内圈脉冲涡流探头的轴向均与底座平行,内圈脉冲涡流探头与安装板关于第一夹具处于相对位置,第一夹具下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柱,第二伸缩柱与第一伸缩柱平行,第二伸缩柱的后端与安装板连接固定,第二伸缩柱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第二夹具,第二夹具位于第二伸缩柱的前部分,第二夹具上夹持有待检测管道,第二伸缩柱的前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外圈脉冲涡流探头,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连接固定,待检测管道沿着其轴向方向水平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与第二夹具连接固定,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中心轴重合。

4、本技术适用于壁厚大的管道损伤检测,一个设备中同时含有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外圈脉冲涡流探头,从管道内外检测管道的损伤情况,效率高,检测全面。

5、本技术中底座为整个装置的支撑结构,安装板用于安装第一伸缩柱与第二伸缩柱,第一伸缩柱用于支撑第一夹具,第一夹具用于夹持内圈脉冲涡流探头,第二伸缩柱用于支撑第二夹具,第二夹具用于夹持等到检测的管道,待检测管道的一端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后夹持在第二夹具上,第二伸缩柱向后缩短并同时将待检测管道向后拉,待检测管道在第二伸缩柱的拉动向向着第二伸缩柱缩短的方向缓慢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待检测管道在逐渐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同时,内圈脉冲涡流探头进入待检测管道内部并且在待检测管道移动过程中待检测管道的各部分会经过内圈脉冲涡流探头进行检测的线圈,待检测管道移动过程中内圈脉冲涡流探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会对管道进行检验,效率高,检测全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对于厚度较厚的管道,现有涡流脉冲检验装置使用单一的外圈涡流脉冲探头或是内圈涡流脉冲探头就无法对管道进行尽可能全面的检测的问题。

6、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多根水平放置的辊轴,辊轴的中心轴与底座的宽边平行,所有辊轴沿着底座的长边方向逐一等间距排列成排,辊轴的两端均安装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板上,辊轴的两端与同侧的支撑板转动连接,支撑板通过支架与下方的底座连接固定,传送结构与第二伸缩柱分别位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两侧。

7、本技术在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一侧安装有辊轴传送结构,辊轴传送结构可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第二夹具配合支撑待检测管道,保证管道沿着其轴向方向稳定移动。

8、第一夹具为与内圈脉冲涡流探头适配的爪盘,第一夹具的中心轴与底座的长边平行。爪盘操作简单,夹持牢固,而且爪盘与管夹等其他夹具相比,爪盘适用的管道直径范围广。

9、第二夹具为与待检测管道适配的中空卡盘。中空卡盘适用的管道直径范围广。

10、第一伸缩柱、第二伸缩柱均为液压推杆。

11、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面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12、支架为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液压升降柱。

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4、1、本技术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中同时含有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内圈脉冲涡流探头、外圈脉冲涡流探头,从管道内外检测管道的损伤情况,效率高,检测全面;

15、2、本技术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在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的一侧安装有辊轴传送结构,辊轴传送结构可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第二夹具配合支撑待检测管道,保证管道沿着其轴向方向稳定移动;

16、3、本技术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中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均采用爪盘,使用范围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的底座(1),底座(1)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安装板(2),安装板(2)位于底座(1)的一侧,安装板(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夹具(3),第一夹具(3)通过至少两根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柱(4)与安装板(2)连接固定,第一夹具(3)上夹持有水平放置的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的接线端夹持在第一夹具(3)上,第一伸缩柱(4)的轴向、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的轴向均与底座(1)平行,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与安装板(2)关于第一夹具(3)处于相对位置,第一夹具(3)下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柱(6),第二伸缩柱(6)与第一伸缩柱(4)平行,第二伸缩柱(6)的后端与安装板(2)连接固定,第二伸缩柱(6)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夹具(7),第二夹具(7)位于第二伸缩柱(6)的前部分,第二夹具(7)上夹持有待检测管道(8),第二伸缩柱(6)的前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面连接固定,待检测管道(8)沿着其轴向方向水平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与第二夹具(7)连接固定,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中心轴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一侧设置有传送结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多根水平放置的辊轴(10),辊轴(10)的中心轴与底座(1)的宽边平行,所有辊轴(10)沿着底座(1)的长边方向逐一等间距排列成排,辊轴(10)的两端均安装在竖直放置的支撑板(11)上,辊轴(10)的两端与同侧的支撑板(11)转动连接,支撑板(11)通过支架(12)与下方的底座(1)连接固定,传送结构与第二伸缩柱(6)分别位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具(3)为与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适配的爪盘,第一夹具(3)的中心轴与底座(1)的长边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夹具(7)为与待检测管道(8)适配的中空卡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伸缩柱(4)、第二伸缩柱(6)均为液压推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面通过螺钉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架(12)为在竖直方向上做直线运动的液压升降柱。

...

【技术特征摘要】

1.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平放置的矩形的底座(1),底座(1)的顶面上安装有竖直放置的安装板(2),安装板(2)位于底座(1)的一侧,安装板(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夹具(3),第一夹具(3)通过至少两根均匀分布的第一伸缩柱(4)与安装板(2)连接固定,第一夹具(3)上夹持有水平放置的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的接线端夹持在第一夹具(3)上,第一伸缩柱(4)的轴向、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的轴向均与底座(1)平行,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与安装板(2)关于第一夹具(3)处于相对位置,第一夹具(3)下方设置有第二伸缩柱(6),第二伸缩柱(6)与第一伸缩柱(4)平行,第二伸缩柱(6)的后端与安装板(2)连接固定,第二伸缩柱(6)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夹具(7),第二夹具(7)位于第二伸缩柱(6)的前部分,第二夹具(7)上夹持有待检测管道(8),第二伸缩柱(6)的前方设置有竖直放置的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面连接固定,待检测管道(8)沿着其轴向方向水平穿过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与第二夹具(7)连接固定,内圈脉冲涡流探头(5)、外圈脉冲涡流探头(9)的中心轴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铁磁式管道缺陷的脉冲涡流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圈脉冲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崧康笃刚陈杰王飞黄艳芸马琳何煦罗晓蓉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