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41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41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型腔固定板和型芯固定板,所述型腔固定板中设有母模仁板,所述型芯固定板中设有型芯,所述母模仁板上设有定位块和可移动的斜顶块,所述斜顶块与定位块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顶块与可伸缩的斜顶杆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使斜顶座受力稳定,不会发生位移偏差和摆动,装配后无间隙,有效减少了斜顶分型线位置上的飞边毛刺,产品质量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
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
技术介绍
塑料制品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模具,同时针对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对应的模具结构也多种多样。在一些具有弧面或斜面等异形面的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具有斜向支撑功能的定位机构。现有技术中的一些斜顶定位机构一般采用T型滑道或燕尾结构,空间要求大,同时分型线复杂,加工工艺复杂,分型线间隙无法消除。此外,间隙随使用状况越来越大,磨损后间隙无法修复,这导致斜顶分型线位置易产生飞边毛刺,模具精度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此外,对于成型件落差较大塑料制品的生产过程中,斜顶往往只能管住底部定位,无法管住斜顶头部的摆动,斜顶头部由于间隙的存在可以在法向做摆动,从而导致更大的间隙,导致产品出现飞边等质量问题。因此,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对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机构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和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装配后无间隙,使模具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型腔固定板和型芯固定板,所述型腔固定板中设有母模仁板,所述型芯固定板中设有型芯,所述母模仁板上设有定位块和可移动的斜顶块,所述斜顶块与定位块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顶块与可伸缩的斜顶杆相连。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斜顶定位机构结构复杂,且定位面上强度差,斜顶分型线位置易产生飞边毛刺,模具精度差,产品质量不稳定。本技术中通过定位块和斜顶块之间的定位结构,实现斜顶块的稳定牢固扣合,保证斜顶块受力均匀稳定,防止斜顶块因为受力偏差引起的位置偏移和摆动,因此避免了分型线位置间隙的扩大,保证了模具精度,使成型的产品质量高。作为优选,所述定位结构设于定位块上的第一凸沿和设于斜顶块上的第二凸沿,所述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可扣合。合模成型过程中,斜顶块在斜顶杆的作用下移动,使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扣合,保证受力稳定,产品不会产生飞边毛刺,脱模过程中,斜顶块在斜顶杆的作用下反向移动,第一凸沿和第二凸沿脱离。作为优选,所述定位块的数量为一至两个,稳定性高,且定位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母模仁板上,安装方便,同时在不断的生产操作过程中,定位块会逐渐磨损厚度减小,此时可以松开螺栓对定位块进行修正和调整,减小误差,保证精度。作为优选,所述斜顶块上设有配合定位块的定位凹槽,斜顶块落在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凸沿设于定位凹槽的下沿。作为优选,所述斜顶杆的一端固定在斜顶块上,另一端穿过型腔固定板和母模仁板后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为常规驱动结构,如油缸或其他常规的设备顶出机构,操作方便。作为优选,所述型腔固定板的上部设有前模顶出板和定模固定板;所述型芯固定板的下部设有模脚、热流道分流板、动模固定板,所述模脚之间设有下模顶出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使斜顶座受力稳定,不会发生位移偏差和摆动,装配后无间隙,有效减少了斜顶分型线位置上的飞边毛刺,使模具精度高,产品质量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涉及的模具的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涉及的模具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图5为图2中上部分结构的立体图一。图6为图2中下部分结构的立体图二。图7为本技术中的斜顶块合模状态下的立体图。图8为本技术中的斜顶块与定位块配合的立体图。图9为本技术中的斜顶块与定位块配合的侧视剖面图。图10为本技术中的定位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照图1至图10,本技术中涉及的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型腔固定板3和型芯固定板14,所述型腔固定板3中设有母模仁板4,所述型芯固定板14中设有型芯13,所述母模仁板4上设有定位块6和可移动的斜顶块11,所述斜顶块11与定位块6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顶块11与可伸缩的斜顶杆8相连,斜顶杆8设于斜顶机构上,该斜顶机构上还设有配合的引导杆19。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位结构设于定位块6上的第一凸沿61和设于斜顶块11上的第二凸沿9,所述第一凸沿61和第二凸沿9可扣合,具体为:第一凸沿61与定位块本体之间设有凹槽,第二凸沿9刚好可以扣入到该凹槽中,保证斜顶块11受力稳定,产品不会产生飞边毛刺。此外,所述定位块6的数量为一至两个,且定位块6通过螺栓7固定在母模仁板4上,通过松开螺栓对定位块6进行修正和调整,减小误差,保证模具精度。所述斜顶块11上设有配合定位块6的定位凹槽111,所述第二凸沿9设于定位凹槽111的下沿。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斜顶杆8的一端固定在斜顶块11上,另一端穿过型腔固定板3和母模仁板4后与驱动装置相连,驱动装置为常规驱动结构,如油缸或其他常规的设备顶出机构,操作方便。此外,所述型腔固定板3的上部设有前模顶出板2和定模固定板1;所述型芯固定板14的下部设有模脚15、热流道分流板17、动模固定板18,所述模脚15之间设有下模顶出机构16,用以配合完成整体的生产操作。本技术中,通过斜顶块11与定位块6的配合,在斜顶块11的移动方向的法向方向上增加了一个限制斜顶块11上端侧向转动自由度的定位结构,该定位结构的受力面与斜顶块11的运动方向有一个夹角,多角度受力。另外此定位结构隐藏在斜顶块11内侧,工作时看不到,解决了分型线多而复杂易磨损产生飞边的问题,采用斜面接触解决了配合间隙问题、磨损问题、加工装配工艺问题和斜顶使用寿命问题。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很多斜顶定位机构结构复杂,且定位面上强度差,斜顶分型线位置易产生飞边毛刺,产品质量不稳定。本技术中通过定位块6和斜顶块11之间的定位结构,实现斜顶块11的稳定牢固扣合,保证斜顶块11受力均匀稳定,防止斜顶块11因为受力偏差引起的位置偏移和摆动,因此避免了分型线位置间隙的扩大,保证了模具精度,使成型的产品质量高。以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通过卡扣配合的方式,使斜顶座受力稳定,不会发生位移偏差和摆动,装配后无间隙,有效减少了斜顶分型线位置上的飞边毛刺,产品质量稳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型腔固定板(3)和型芯固定板(14),所述型腔固定板(3)中设有母模仁板(4),所述型芯固定板(14)中设有型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板(4)上设有定位块(6)和可移动的斜顶块(11),所述斜顶块(11)与定位块(6)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顶块(11)与可伸缩的斜顶杆(8)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包括配合设置的型腔固定板(3)和型芯固定板(14),所述型腔固定板(3)中设有母模仁板(4),所述型芯固定板(14)中设有型芯(1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仁板(4)上设有定位块(6)和可移动的斜顶块(11),所述斜顶块(11)与定位块(6)之间设有定位结构,所述斜顶块(11)与可伸缩的斜顶杆(8)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结构设于定位块(6)上的第一凸沿(61)和设于斜顶块(11)上的第二凸沿(9),所述第一凸沿(61)和第二凸沿(9)可扣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塑料模具中的大落差斜顶拉块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6)的数量为一至两个,且定位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得胜
申请(专利权)人:富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