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仁结构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744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仁结构及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一种模仁结构,模仁结构包括模仁主体、斜顶和压块,模仁主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斜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斜顶能沿第二安装槽移动,压块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并压持斜顶。一种模具,其采用了上述的模仁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模仁结构及模具能缩短模仁结构加工时间,降低加工难度,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仁结构及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模仁结构及模具。
技术介绍
模具斜顶及斜顶槽一般制造加工、组装配模耗费时间较长。产品需要从模具中顺利出模,需要较大斜顶才能顶出。而一般模具斜顶较大、较长,相应的斜顶槽较深。采用传统设计方案加工耗时长、工序多、精度难以保证。传统设计斜顶顶出机制是在模仁整块钢料上方加工成型斜顶槽,斜顶和斜顶槽配合形成斜顶顶出机制,由于在模仁中部开槽,需要多种加工工序才能保证精度,从而加工时间长,工序复杂、耗时长、加工难度大,且风险较大,直接导致交期时间加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模仁结构,以缩短模仁结构加工时间,降低加工难度,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仁结构,所述模仁结构包括模仁主体、斜顶和压块,所述模仁主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斜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斜顶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移动,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压持所述斜顶。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并且其中一个内侧壁形成导向斜面,所述斜顶能沿所述导向斜面滑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斜面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斜顶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斜顶的一侧凸设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槽相适配,并且所述滑动部伸入所述导向槽中并能沿所述导向槽滑动。进一步地,所述斜顶包括滑动主体和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设于所述滑动主体的一侧。所述滑动主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部并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壁,所述滑动主体能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一个侧壁滑动。所述凸起部伸入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压块压持于所述滑动主体并贴合于所述凸起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压块部分伸入所述定位槽中。进一步地,所述压块包括压持主体、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所述第二定位部分别设置于所述压持主体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定位部伸入所述定位槽内部,所述第二定位部压持于所述斜顶。进一步地,所述压持主体呈L形,并且所述压持主体与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周壁共同围成容置腔,所述斜顶自所述容置腔伸出,所述第二定位部自所述压持主体上伸出至所述容置腔上方并嵌入所述斜顶。进一步地,所述模仁主体的外侧开设有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和多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间隔设置,所述斜顶和所述压块均为多个,多个所述斜顶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二安装槽内部,多个所述压块分别设置于多个第一安装槽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仁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仁结构通过在模仁主体的侧面设置第一安装槽,并且在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第二安装槽,并且将斜顶设置于第二安装槽内部,斜顶能沿第二安装槽移动以便于通过斜顶进行出模,通过将压块安装于第一安装槽内部并压持于斜顶,以保证斜顶能在第二安装槽内部稳定地移动。其中,该模仁结构上只需要直接在模仁主体的侧面加工出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简化了加工工序,降低了加工难度,缩短了加工时间,降低了加工成本。并且,便于斜顶的拆卸维护,节省了大量的维护成本。(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仁结构通过在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开设导向槽,并在斜顶上设置与导向槽相适配的滑动部,以进一步保证斜顶稳定的移动进行出模。另外,在压块上设置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保证压块能稳定的安装于指定的位置,并向斜顶提供稳定的压持作用,保证斜顶的稳定运作。通过在模仁主体的外侧设置多个斜顶,保证能安全稳定的出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具,以缩短模仁结构加工时间,降低加工难度,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具,包括模仁结构。所述模仁结构包括模仁主体、斜顶和压块,所述模仁主体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斜顶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并且所述斜顶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移动,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并压持所述斜顶。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模具与上述模仁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模仁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斜顶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斜顶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块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块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压块的爆炸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模仁结构,2-模仁主体,3-斜顶,4-压块,5-第一安装槽,6-第二安装槽,7-导向斜面,8-导向槽,9-定位槽,10-定位孔,11-滑动主体,12-滑动部,13-凸起部,14-压槽,15-压持主体,16-容置腔,17-第一定位部,18-定位块,19-第二定位部,20-定位容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模仁结构1,该模仁结构1能缩短模仁结构1加工时间,降低加工难度,以缩短加工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模仁结构1包括模仁主体2、斜顶3和压块4。斜顶3和压块4均可拆卸地安装于模仁结构1的侧面,以便于对于斜顶3和压块4的拆卸维护以及更换,节省了大量的维护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同时生产多个斜顶3和多个压块4进行预存,当模仁结构1上使用的斜顶3或者压块4出现损坏需要更换时,可以直接将预存的斜顶3或者压块4直接投入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在本实施例中,模仁主体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第一安装槽5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其中,第一安装槽5的宽度大于第二安装槽6的宽度,以使得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共同形成一个阶梯槽。斜顶3安装于第二安装槽6内部,并且斜顶3能沿第二安装槽6移动,即能实现斜顶3自第二安装槽6的端部伸出并完成出模。其中,在本实施例中,斜顶3贴合于第二安装槽6的底壁,并且斜顶3至少贴合于第二安装槽6的一个侧壁进行滑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槽5和第二安装槽6均贯穿模仁主体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使得斜顶3能在第二安装槽6内部活动并伸出模仁主体2,便于产品的出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6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即能使得第二安装槽6的至少一个侧壁形成斜面。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6的其中一个侧壁形成的平面垂直于模仁主体2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另外一个侧壁则形成斜面,该斜面为导向斜面7,当斜顶3在第二安装槽6内部进行滑动时,斜顶3贴合于第二安装槽6的底壁以及导向斜面7,以通过导向斜面7向斜顶3的移动提供导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自下而上指代的是,在模仁主体2正常放置时,模仁主体2的底部朝向模仁主体2顶部的方向,即以模仁主体2的高度方向上的自下而上的方向;同样的,自上而下则指代的是,模仁主体2的顶部朝向模仁主体2底部的方向,即以模仁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结构(1)包括模仁主体(2)、斜顶(3)和压块(4),所述模仁主体(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所述斜顶(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内,并且所述斜顶(3)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6)移动,所述压块(4)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内并压持所述斜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结构(1)包括模仁主体(2)、斜顶(3)和压块(4),所述模仁主体(2)的侧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5),所述第一安装槽(5)的底壁上开设有第二安装槽(6),所述斜顶(3)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内,并且所述斜顶(3)能沿所述第二安装槽(6)移动,所述压块(4)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5)内并压持所述斜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的宽度自下而上逐渐增大,并且其中一个内侧壁形成导向斜面(7),所述斜顶(3)能沿所述导向斜面(7)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的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8),所述导向槽(8)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向斜面(7)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斜顶(3)滑动设置于所述导向槽(8)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3)的一侧凸设有滑动部(12),所述滑动部(12)与所述导向槽(8)相适配,并且所述滑动部(12)伸入所述导向槽(8)中并能沿所述导向槽(8)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顶(3)包括滑动主体(11)和凸起部(13),所述凸起部(13)凸设于所述滑动主体(11)的一侧;所述滑动主体(1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内部并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的底壁,所述滑动主体(11)能贴合于所述第二安装槽(6)的一个侧壁滑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琰李长江谭仕建王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