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41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鞋底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气泵、下吸附件、上吸附件及升降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脚型吸附件采用螺接的方式,便于根据鞋号更换;待脱模件倒放在脚型吸附件上,使脚型吸附件的吸气孔贴合鞋底,并转动螺杆改变脚型吸附件高度,使罩体吸附待脱模件底,通过气泵抽气,产生对鞋底或模板的吸附力,使鞋底从模板上脱离,由于吸力分布均匀,有效保证鞋底脱模时的完整性,保证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鞋底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鞋指穿在脚上防止脚受到伤害的一种物品,在人类文明史前期是草鞋、布鞋,如今以皮鞋多见。鞋的产生与自然环境、人类的智慧密不可分。远古时代,土地的高低不平,气候的严寒酷暑,人类本能地要保护自己的双脚,于是就出现了鞋,例如简单包扎脚的兽皮,树叶,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鞋。古人类保存下来的文献,仍能给我们提供一部精彩的鞋史。塑胶主要由碳、氧、氢和氮及其他有机或无机元素所构成,成品为固体。目前塑胶鞋底脱模大多还是采用人工拉扯的方式,效率低,而且很容易在脱模过程对鞋底造成损坏,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二)技术方案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包括底座、立柱、气泵、下吸附件、上吸附件及升降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一端;所述气泵设置在底座上,气泵分别连接有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所述下吸组件包括安装杆及脚型吸附件,脚型吸附件倒放设置,脚型吸附件内部中空,脚底面均匀设置有吸气孔,脚踝端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杆顶端螺接脚踝端,安装杆向下通过升降组件连接底座,安装杆设置有连通脚型吸附件的气道,气道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伸出安装杆侧壁并连通一号气管;所述上吸附件包括顶管及吸气管,顶管对应脚型吸附件上方连接在立柱顶端,顶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二号气管连通,顶管向下均匀连接有吸气管。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板、螺杆、移动块、传动轮、传动带及转动杆,支板间隔设置在底座上,螺杆平行设置了两根,螺杆转动连接支板,螺杆上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其中一根螺杆还外接有转盘;螺杆上设置有两段相反的螺纹,并分别连接有移动块,移动块铰接有交叉的转动杆,转动杆顶端与安装杆底端的底板铰接。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交叉处铰接。优选的,所述气泵通过Y型管连接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优选的,所述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均设置有阀门。优选的,所述吸气管底端连接有碗状罩体。(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脚型吸附件采用螺接的方式,便于根据鞋号更换;待脱模件倒放在脚型吸附件上,使脚型吸附件的吸气孔贴合鞋底,并转动螺杆改变脚型吸附件高度,使罩体吸附待脱模件底,通过气泵抽气,产生对鞋底或模板的吸附力,使鞋底从模板上脱离,由于吸力分布均匀,有效保证鞋底脱模时的完整性,保证成品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保护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中升降组件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座,2-立柱,3-气泵,301-一号气管,302-二号气管,4-升降组件,401-支板,402-螺杆,403-转盘,404-移动块,405-转动杆,406-传动轮,407-传动带,5-安装杆,501-底板,502-出气管,503-气道,6-脚型吸附件,601-吸气孔,7-顶管,701-吸气管,702-罩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看附图,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包括底座1、立柱2、气泵3、下吸附件、上吸附件及升降组件4;立柱2安装在底座1一端;气泵3安装在底座1上,气泵3分别连接有一号气管301和二号气管302;下吸组件包括安装杆5及脚型吸附件6,脚型吸附件6倒放设置,脚型吸附件6内部中空,脚底面均匀加工有吸气孔601,脚踝端加工有螺纹孔,安装杆5顶端螺接脚踝端,安装杆5向下通过升降组件4连接底座1,安装杆5加工有连通脚型吸附件6的气道503,气道503连接有出气管502,出气管502伸出安装杆5侧壁并连通一号气管301;上吸附件包括顶管7及吸气管701,顶管7对应脚型吸附件6上方连接在立柱2顶端,顶管7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二号气管302连通,顶管7向下均匀连接有吸气管701。其中,升降组件4包括支板401、螺杆402、移动块404、传动轮406、传动带407及转动杆405,支板401间隔固接在底座1上,螺杆402平行设置了两根,螺杆402转动连接支板401,螺杆402上安装有传动轮406,传动轮406之间通过传动带407传动连接,其中一根螺杆402还外接有转盘403;螺杆402上加工有两段相反的螺纹,并分别连接有移动块404,移动块404铰接有交叉的转动杆405,转动杆405顶端与安装杆5底端的底板501铰接,由于四点固定,转动螺杆402即可带动移动块404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通过交叉转动杆405带动下吸附组件升降。其中,转动杆405交叉处铰接,提高可靠性。其中,气泵3通过Y型管连接一号气管301和二号气管302。其中,一号气管301和二号气管302均安装有阀门。其中,吸气管701底端连接有碗状罩体702。具体的,根据待脱模的鞋号选择对应大小的脚型吸附件6,并螺接在安装杆5上;将待脱模件倒放在脚型吸附件6上,使脚型吸附件6的吸气孔6贴合鞋底;并转动螺杆407改变脚型吸附件6高度,使罩体吸附待脱模件底面。启动气泵3进行抽气,打开一号气管301的阀门,鞋底收到脚型吸附件6的吸引力从模板脱落;并根据需要打开二号气管302的阀门,模板也收到吸力,这样鞋底和模板收到相反作用力,脱落速度更快。并且由于吸力分布均匀,有效保证鞋底脱模时的完整性。为了进一步提高脱模效率,也可向待脱模件充注脱模剂。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气泵、下吸附件、上吸附件及升降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一端;所述气泵设置在底座上,气泵分别连接有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所述下吸附件包括安装杆及脚型吸附件,脚型吸附件倒放设置,脚型吸附件内部中空,脚底面均匀设置有吸气孔,脚踝端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杆顶端螺接脚踝端,安装杆向下通过升降组件连接底座,安装杆设置有连通脚型吸附件的气道,气道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伸出安装杆侧壁并连通一号气管;所述上吸附件包括顶管及吸气管,顶管对应脚型吸附件上方连接在立柱顶端,顶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二号气管连通,顶管向下均匀连接有吸气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立柱、气泵、下吸附件、上吸附件及升降组件;所述立柱设置在底座一端;所述气泵设置在底座上,气泵分别连接有一号气管和二号气管;所述下吸附件包括安装杆及脚型吸附件,脚型吸附件倒放设置,脚型吸附件内部中空,脚底面均匀设置有吸气孔,脚踝端设置有螺纹孔,安装杆顶端螺接脚踝端,安装杆向下通过升降组件连接底座,安装杆设置有连通脚型吸附件的气道,气道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伸出安装杆侧壁并连通一号气管;所述上吸附件包括顶管及吸气管,顶管对应脚型吸附件上方连接在立柱顶端,顶管一端密封、另一端与二号气管连通,顶管向下均匀连接有吸气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胶鞋底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支板、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旭平郭志任林浩勤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越兴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