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3703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其结构包括移动轮、底板、底座、照明灯、红外线感应器、连接板、内存卡插槽、连接块、小杆、大杆、防尘板、监控头、旋转盘、指示灯、控制盒、推杆,底板上端与底座下端相贴合,红外线感应器嵌入安装于底座内,照明灯左侧与底座右侧相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通过旋转盘上的控制面板将微型马达通电工作,使得一级涡轮杆转动,主动轮与制动轮在皮带的作用下机械转动,接着二级涡轮杆转动,在传动杆的作用下推动横向齿轮,从而纵向齿轮跟随着转动,致使嵌入杆转动,进而监控头能够转动且实现全方位监测,由于安防机器人上的监控头旋转效果较好,使得机器人能够实现全方位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
本技术是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属于智能安防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智能安防机器人已经开始进入了服务行业,由安防机器人代替人来完成监控、巡逻、报警、控制等工作,不仅是一项极具前景的高新技术行业,而且也是智能机器人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710456125.9的包括模块化移动底盘和安装在所述模块化移动底盘上的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上安装有定位模块、避障模块、云台模块和自动充电装置;所述定位模块用于确定机器人位置;所述避障模块用于使机器人避开行进路上的障碍物;所述云台模块包括云台和安装在所述云台上的摄像头,用于拍摄机器人周围的图像信息;所述自动充电装置与充电桩相互配合,用于实现机器人自动充电;所述定位模块、避障模块、云台模块和自动充电装置均与控制系统电联接,但是该现有技术由于安防机器人上的监控头旋转效果较差,导致机器人难以实现全方位监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安防机器人上的监控头旋转效果较差,导致机器人难以实现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底板(2)、底座(3)、照明灯(4)、红外线感应器(5)、连接板(6)、内存卡插槽(7)、连接块(8)、小杆(9)、大杆(10)、防尘板(11)、监控头(12)、旋转盘(13)、指示灯(14)、控制盒(15)、推杆(16),所述底板(2)上端与底座(3)下端相贴合,所述红外线感应器(5)嵌入安装于底座(3)内,所述照明灯(4)左侧与底座(3)右侧相贴合,所述连接板(6)下端与底座(3)上端相连接,所述小杆(9)下端与连接块(8)上端相连接,所述小杆(9)上端嵌入安装于大杆(10)内,所述大杆(10)安装于旋转盘(13)下端,所述监控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安防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移动轮(1)、底板(2)、底座(3)、照明灯(4)、红外线感应器(5)、连接板(6)、内存卡插槽(7)、连接块(8)、小杆(9)、大杆(10)、防尘板(11)、监控头(12)、旋转盘(13)、指示灯(14)、控制盒(15)、推杆(16),所述底板(2)上端与底座(3)下端相贴合,所述红外线感应器(5)嵌入安装于底座(3)内,所述照明灯(4)左侧与底座(3)右侧相贴合,所述连接板(6)下端与底座(3)上端相连接,所述小杆(9)下端与连接块(8)上端相连接,所述小杆(9)上端嵌入安装于大杆(10)内,所述大杆(10)安装于旋转盘(13)下端,所述监控头(12)共设有两个并且安装于旋转盘(13)两端,所述防尘板(11)安装于监控头(12)上端,所述指示灯(14)与控制盒(15)电连接,所述推杆(16)左侧与连接板(6)右侧相焊接,所述推杆(16)右侧安装于控制盒(15)下端,所述旋转盘(13)由一级涡轮杆(1301)、保护壳(1302)、纵向齿轮(1303)、二级涡轮杆(1304)、轴座(1305)、嵌入杆(1306)、隔板(1307)、横向齿轮(1308)、传动杆(1309)、制动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永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志宏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