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2404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0: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凹模、上冲头与下冲头,凹模设有第一通孔;下冲头位于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第一通孔滑动;上冲头包括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上外冲头位于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第一通孔滑动,上外冲头设有第二通孔,上内冲头位于第二通孔中并能沿着第二通孔滑动;上内冲头的下表面与下冲头的上表面为平面,上外冲头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成型槽,下冲头、第一成型槽与上内冲头下表面结合形成第二成型槽;在压制成型时第二成型槽形成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压制成型制备的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具有密度均匀与强度高,且毛坯表面无筋线,消除了毛坯锥形尖头密度差与焊接偏心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硬质合金旋转锉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具体地,涉及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旋转锉可用于加工硬度较大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具有粉尘污染小、生产效率高、加工质量好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加工、汽车、轮船与工艺雕刻等领域。现阶段硬质合金旋转锉毛坯的生产主要是通过模压压制成型后烧结获得,现有的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压制成型模具如图1所示,包括凹模套11、凹模、上冲头14与下冲头15。上冲头下表面为平面,下冲头上表面为平面;凹模由形状相同的左凹模12和右凹模13拼接形成,凹模轴心位置处开设有便于上冲头14以及下冲头15进入的成型通孔,成型通孔的下半部分为圆柱体,成型通孔的上半部分为削去锥顶的锥体;当上冲头下表面沿成型通孔运动至锥顶平面部位且下冲头上表面沿成型通孔运动至圆柱体底部平面部位时,成型通孔的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将构成锥形尖头形状,该锥形尖头形状与所需压制的硬质合金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的形状匹配,为硬质合金旋转锉锉头毛坯16的压制成型区。由于毛坯16无法从成型通孔中推出,需要将左凹模12与右凹13模拆开后才可以将毛坯16取出,此种压制后取毛坯方式无疑会使得压制效率很低。此外,由于锥形尖头旋转锉的高度与底部圆柱体直径之比较大,且尖头部位的锥形夹角较小,压制时毛坯密度不均匀,容易产生尖头部位致密性低与毛坯强度低的缺陷。此外,由于凹模是由左凹模与右凹模拼接组成,必然存在模具合模线,导致毛坯表面存在筋线,导致旋转锉后续焊接时产生偏心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通过新的压制成型模具设计,能够有利于提高硬质合金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密度均匀性与毛坯强度,且毛坯表面无筋线,消除了毛坯锥形尖头密度差与焊接偏心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硬质合金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凹模、上冲头与下冲头,其中:所述凹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冲头包括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所述上外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外冲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内冲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通孔滑动;所述上内冲头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冲头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上外冲头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下冲头、所述第一成型槽与上内冲头下表面结合形成第二成型槽;在压制成型时第二成型槽形成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中心部位。优选地,所述第二通孔设置于所述上外冲头的轴心处。优选地,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为同心孔。优选地,所述上外冲头、所述下冲头沿着所述第一通孔进行上下滑动,所述上内冲头沿着所述第二通孔进行上下滑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成型槽的壁面为锥形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现有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成型模具是采用一上一下模式,即一个上冲头与一个下冲头,由于锥形尖头部位的压制密度不均匀,容易导致毛坯尖头部位密度不均匀与强度低。而本技术中采用两上一下模式,即两个上冲头(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与一个下冲头,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的间隔压制,可以使得锥形尖头部位压制密度均匀与锥形尖头强度高。本技术压制成型模具取代现有技术中的凹模拼接,还可消除毛坯表面的筋线,消除筋线对焊接带来的偏心影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现有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1为凹模套,12为左凹模,13为右凹模,14为上冲头,15为下冲头,16为毛坯;图2为本技术中一优选实施例中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中:21为左凹模,22为右凹模,23为下冲头,24为上外冲头,25为毛坯,26为上内冲头,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8,第一成型槽29,第二成型槽23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包括凹模、上冲头以及下冲头3。凹模由左凹模21与右凹模22构成。其中:所述凹模设有第一通孔27;所述下冲头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7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27滑动;所述上冲头包括上外冲头24与上内冲头26,所述上外冲头2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7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27滑动,所述上外冲头24设有第二通孔28,所述上内冲头26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8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通孔28滑动;所述上内冲头26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冲头3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上外冲头24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成型槽29,所述下冲头3、所述第一成型槽29与所述上内冲头26下表面结合形成第二成型槽230;在压制成型时第二成型槽230形成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采用上述结构,上外冲头24与上内冲头26的间隔压制,可以提高锥形尖头部位压制密度均匀性与锥形尖头强度,消除毛坯表面的筋线。参照图2所示,在部分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27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中心部位。所述第二通孔28设置于所述上外冲头24的轴心处。所述第一通孔27、所述第二通孔28为同心孔。所述上外冲头24、所述下冲头3沿着所述第一通孔27进行上下滑动,所述上内冲头26沿着所述第二通孔28进行上下滑动。所述第一成型槽29的壁面为锥形面。所述上外冲头24、所述上内冲头26、所述下冲头3为硬质合金制品。所述凹模(左凹模21与右凹模22)为硬质合金制品。以上是本技术中的部分优选结构设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述各部分也可以是其他的设计。上述各个优选结构可以单独使用,在互相不冲突的前提下,也可以任意组合使用,组合使用时效果会更好。本技术使用时,采用两上一下模式,即两个上冲头(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与一个下冲头,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的间隔压制,可以使得锥形尖头部位压制密度均匀与锥形尖头强度高。本技术压制成型制备的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具有密度均匀与强度高,且毛坯表面无筋线,消除了毛坯锥形尖头密度差与焊接偏心缺陷。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本技术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很容易做到,在此不再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凹模、上冲头与下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冲头包括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所述上外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外冲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内冲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通孔滑动;所述上内冲头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冲头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上外冲头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下冲头、所述第一成型槽与上内冲头下表面结合形成第二成型槽;在压制成型时第二成型槽形成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包括凹模、上冲头与下冲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设有第一通孔;所述下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冲头包括上外冲头与上内冲头,所述上外冲头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一通孔滑动,所述上外冲头设有第二通孔,所述上内冲头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并能沿着所述第二通孔滑动;所述上内冲头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冲头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上外冲头的下表面设有第一成型槽,所述下冲头、所述第一成型槽与上内冲头下表面结合形成第二成型槽;在压制成型时第二成型槽形成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设置于所述凹模的中心部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锥形尖头旋转锉锉头毛坯的压制成型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忠吴立志胡告有陈天晓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宏丰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