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22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包括: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导线转轴的同向转动;拉丝模具,设置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之间,所述拉丝模具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组不同横截面积的拉丝模,且多组所述拉丝模依所述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两组导线装置的设置用于将经过拉丝模具的铜包铝线芯回转至下一个拉丝模的模口,有效减少占地面积,且两组导线装置能够均匀分配动力,以免发生断裂。多组拉丝模依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经过第一道拉丝模的铜包铝线芯在导线装置的导向下进入第二道拉丝模,依次类推,铜包铝线芯进入的拉丝模的横截面积逐步减少,完成铜包铝线芯的逐步拉丝,不易断裂且拉丝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线芯制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
技术介绍
经过镀铜后的线芯一般需经过拉丝模进行拉丝处理后达到需要的规格再进行下一道工序处理,而将较粗的线芯拉成丝一般需经过多道模具逐步拉丝,现有的拉丝装置中的拉丝模逐步排列,空间占用地大,且一端的动力装置无法将动力分布到每个模口,易造成断裂。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拉丝装置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拉丝装置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提高拉丝效率、减少占地面积且不易发生断裂,从而更加适于实用,且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本技术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包括: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的同向转动;拉丝模具,设置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之间,所述拉丝模具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组不同横截面积的拉丝模,且多组所述拉丝模依所述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装置为圆台形转轴,且所述圆台形转轴上设置有导线凹槽。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任意一个所述导线装置的所述导线凹槽为绕所述导线装置的侧壁的连续的盘旋状凹槽,使得经过上一个所述拉丝模的铜包铝线芯通过两个所述导线装置后对准下一个所述拉丝模的模口。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线凹槽的深度为2-5cm。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所述导线装置的顶部与所述拉丝模的模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呈盒体状的保护罩,且所述保护罩的上盖通过卡扣固定在所述保护罩的主体。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以下技术效果:两组导线装置的设置用于将经过拉丝模具的铜包铝线芯回转至下一个拉丝模的模口,有效减少占地面积,且两组导线装置能够均匀分配动力,以免发生断裂。多组拉丝模依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经过第一道拉丝模的铜包铝线芯在导线装置的导向下进入第二道拉丝模,依次类推,铜包铝线芯进入的拉丝模的横截面积逐步减少,从而完成铜包铝线芯的逐步拉丝,不易断裂且拉丝均匀。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拉丝模的排布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两组导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线装置,11-导线凹槽,2-拉丝模具,21-拉丝模,3-放卷轴,4-收卷轴,5-铜包铝线芯。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包括:导线装置1,导线装置1设置为两组,用于将经过拉丝模具2的铜包铝线芯5回转至下一个拉丝模21的模口,有效减少占地面积,且两组导线装置1能够均匀分配动力,以免发生断裂;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组导线装置1的同向转动,具体的,动力装置为电机或伺服电机;拉丝模具2,设置在两组导线装置1之间,拉丝模具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组不同横截面积的拉丝模21,且如图2所示,多组拉丝模21依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经过第一道拉丝模21的铜包铝线芯5在导线装置1的导向下进入第二道拉丝模21,依次类推,铜包铝线芯5进入的拉丝模21的横截面积逐步减少,从而完成铜包铝线芯5的逐步拉丝,不易断裂且拉丝均匀。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导线装置1为圆台形转轴,且圆台形转轴上设置有导线凹槽11,导线凹槽11的设置便于导线,而圆台形转轴的设置是由于拉丝后形成的铜包铝线芯5变长,因此导线装置1的圆周逐渐变小,以免在转动圈数不变的情况下转速不变导致经过拉丝后的铜包铝线芯5未完全张拉发生缠绕。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任意一个导线装置1的导线凹槽11为绕导线装置1的侧壁的连续的盘旋状凹槽,使得经过上一个拉丝模21的铜包铝线芯5通过两个导线装置1后对准下一个拉丝模21的模口,从而使得铜包铝线芯5受到的力为水平方向的力,充分利用动力装置输出的力。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导线凹槽11的深度为2-5cm,深度太浅,无法实现导线作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两组导线装置1的顶部与拉丝模21的模口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动力装置输出的力最大化利用。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呈盒体状的保护罩,且保护罩的上盖通过卡扣固定在保护罩的主体。保护罩将整个导线装置1和拉丝模具2包覆,以免外部环境中的污染物进入内部吸附在铜包铝线芯5上,造成污染。在实际使用时,放卷轴3与收卷轴4分布在两个导线装置1的两端,且与导线装置1呈一定角度,以使的铜包铝线芯5具有足够张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装置(1),所述导线装置(1)设置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1)的同向转动;拉丝模具(2),设置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1)之间,所述拉丝模具(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组不同横截面积的拉丝模(21),且多组所述拉丝模(21)依所述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1.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线装置(1),所述导线装置(1)设置为两组;动力装置,用于驱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1)的同向转动;拉丝模具(2),设置在两组所述导线装置(1)之间,所述拉丝模具(2)包括并排设置的多组不同横截面积的拉丝模(21),且多组所述拉丝模(21)依所述横截面积的大小有序排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包铝线芯拉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装置(1)为圆台形转轴,且所述圆台形转轴上设置有导线凹槽(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铜包铝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方张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