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拉丝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22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56
一种电缆拉丝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导线轮和清洗筒,导线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两侧的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箱体设有电缆绞线入口和电缆绞线出口,电缆绞线入口和上导线轮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入段,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送段,下导线轮和电缆绞线出口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出段;清洗筒包括可上下移动的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的表面均设有与电缆绞线接触的第一清洁绒毛;清洗装置还包括一对可水平移动的弧形清洗件,弧形清洗件设有与电缆绞线侧面接触的第二清洁绒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清洗筒和弧形清洗件对电缆绞线的顶部、底部和侧面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拉丝机
本技术属于电缆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缆拉丝机。
技术介绍
拉丝机是在工业应用中使用很广泛的机械设备,主要应用于机械制造、五金加工、石油化工、塑料、竹木制品、电线电缆等行业。电缆绞线是多股细线或多根细线互相缠绕所形成一根线缆,以达到线材的工艺要求,电缆绞线形成后还需进行拉丝处理,使原材料的直径变小,以满足生产要求,但电缆绞线形成后并不会立即进行拉丝,长时间放置后,其表面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污渍,影响后期拉丝质量,目前的电缆生产用拉丝机不具备清洗装置,因此,拉丝前需要进行人工清理,工人劳动强度大,且无法保证清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电缆拉丝机只能通过人工清洗电缆绞线导致工人劳动强度大、清洗效果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缆拉丝机。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缆拉丝机,包括底座和依次设置在底座上的出线架、拉丝机本体和收线架,所述出线架和拉丝机本体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内的导线轮和清洗筒,导线轮包括设置在箱体两侧的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箱体靠近出线架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入口,箱体靠近拉丝机本体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出口,电缆绞线入口和上导线轮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入段,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送段,下导线轮和电缆绞线出口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出段;所述清洗筒包括设于输入段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上清洗筒和设于输出段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下清洗筒,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的表面均设有与电缆绞线接触的第一清洁绒毛;清洗装置还包括对称设于输送段两侧且可水平移动的弧形清洗件,弧形清洗件的内侧设有与电缆绞线侧面接触的第二清洁绒毛。本技术工作时,出线架上的电缆绞线经电缆绞线入口进入箱体,并绕过上导线轮和下导线轮后从电缆绞线出口穿出,然后进入拉丝机本体进行拉丝操作,箱体内的电缆绞线形成相互平行的输入段、输送段和输出段,电缆绞线移动过程中,上清洗筒通过第一清洁绒毛对电缆绞线的顶部进行清洗,而电缆绞线的底部在移动至输出段时通过下清洗筒进行清洗,电缆绞线的两侧则在移动至输送段时通过弧形清洗件内侧的第二清洁绒毛进行清洗,这样,电缆绞线在输出箱体时已被彻底清洗,并且,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均可上下移动,弧形清洗件可水平移动,使得本技术可清洗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适用范围广。进一步地,箱体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固定板,上清洗筒通过支撑杆与箱体顶部的固定板铰接,下清洗筒通过支撑杆与箱体底部的固定板铰接,支撑杆通过第一弹簧与固定板连接。与箱体顶部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与箱体底部固定板连接的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本技术需要清洗的电缆规格改变时,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可通过第一弹簧进行相应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一清洁绒毛始终与电缆绞线紧密接触,也就是说,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可自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不需要另外设置控制清洗筒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节约能耗。进一步地,上清洗筒和下清洗筒均通过连接杆与支撑杆连接。进一步地,弧形清洗件的外侧通过伸缩杆与设置在箱体内的支撑柱连接,弧形清洗件的外侧和支撑柱之间还通过第二弹簧连接。当本技术需要清洗的电缆规格改变时,弧形清洗件通过第二弹簧进行相应的水平移动,弧形清洗件移动时,伸缩杆进行相应的伸长和缩短。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出线架和拉丝机本体之间设置清洗装置,分别通过清洗筒和弧形清洗件对电缆绞线的顶部、底部和侧面进行清洗,清洗效果好,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2.本技术清洗筒和弧形清洗件可自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适用范围广,且能耗低、成本低、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清洗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底座,2-收线架,3-拉丝机本体,4-箱体,5-输出段,6-支撑杆,7-固定板,8-下清洗筒,9-出线架,10-下导线轮,11-输入段,12-上清洗筒,13-第一弹簧,14-输送段,15-上导线轮,16-第二弹簧,17-支撑柱,18-连接杆,19-伸缩杆,20-弧形清洗件。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电缆拉丝机,包括底座1和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的出线架9、拉丝机本体3和收线架2,所述出线架9和拉丝机本体3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箱体4、设置在箱体4内的导线轮和清洗筒,导线轮包括设置在箱体4两侧的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箱体4靠近出线架9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入口,箱体4靠近拉丝机本体3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出口,电缆绞线入口和上导线轮15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入段11,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送段14,下导线轮10和电缆绞线出口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出段5;所述清洗筒包括设于输入段11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上清洗筒12和设于输出段5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下清洗筒8,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的表面均设有与电缆绞线接触的第一清洁绒毛;清洗装置还包括对称设于输送段14两侧且可水平移动的弧形清洗件20,弧形清洗件20的内侧设有与电缆绞线侧面接触的第二清洁绒毛。本技术工作时,出线架9上的电缆绞线经电缆绞线入口进入箱体4,并绕过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后从电缆绞线出口穿出,然后进入拉丝机本体3进行拉丝操作,箱体4内的电缆绞线形成相互平行的输入段11、输送段14和输出段5,电缆绞线移动过程中,上清洗筒12通过第一清洁绒毛对电缆绞线的顶部进行清洗,而电缆绞线的底部在移动至输出段5时通过下清洗筒8进行清洗,电缆绞线的两侧则在移动至输送段14时通过弧形清洗件20内侧的第二清洁绒毛进行清洗,这样,电缆绞线在输出箱体4时已被彻底清洗,并且,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均可上下移动,弧形清洗件20可水平移动,使得本技术可清洗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适用范围广。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箱体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固定板7,上清洗筒12通过支撑杆6与箱体4顶部的固定板7铰接,下清洗筒8通过支撑杆6与箱体4底部的固定板7铰接,支撑杆6通过第一弹簧13与固定板7连接。与箱体4顶部固定板7连接的第一弹簧13处于拉伸状态,与箱体4底部固定板7连接的第一弹簧13处于压缩状态,当本技术需要清洗的电缆规格改变时,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可通过第一弹簧13进行相应的上下移动,使得第一清洁绒毛始终与电缆绞线紧密接触,也就是说,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可自适应不同规格的电缆绞线,不需要另外设置控制清洗筒上下移动的驱动装置,节约能耗。实施例3基于实施例2,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均通过连接杆18与支撑杆6连接。实施例4基于实施例1,弧形清洗件20的外侧通过伸缩杆19与设置在箱体4内的支撑柱17连接,弧形清洗件20的外侧和支撑柱17之间还通过第二弹簧16连接。当本技术需要清洗的电缆规格改变时,弧形清洗件20通过第二弹簧16进行相应的水平移动,弧形清洗件20移动时,伸缩杆19进行相应的伸长和缩短。如上所述即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做出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拉丝机,包括底座(1)和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的出线架(9)、拉丝机本体(3)和收线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架(9)和拉丝机本体(3)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箱体(4)、设置在箱体(4)内的导线轮和清洗筒,导线轮包括设置在箱体(4)两侧的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箱体(4)靠近出线架(9)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入口,箱体(4)靠近拉丝机本体(3)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出口,电缆绞线入口和上导线轮(15)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入段(11),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送段(14),下导线轮(10)和电缆绞线出口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出段(5);所述清洗筒包括设于输入段(11)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上清洗筒(12)和设于输出段(5)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下清洗筒(8),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的表面均设有与电缆绞线接触的第一清洁绒毛;清洗装置还包括对称设于输送段(14)两侧且可水平移动的弧形清洗件(20),弧形清洗件(20)的内侧设有与电缆绞线侧面接触的第二清洁绒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拉丝机,包括底座(1)和依次设置在底座(1)上的出线架(9)、拉丝机本体(3)和收线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架(9)和拉丝机本体(3)之间设有清洗装置,清洗装置包括箱体(4)、设置在箱体(4)内的导线轮和清洗筒,导线轮包括设置在箱体(4)两侧的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箱体(4)靠近出线架(9)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入口,箱体(4)靠近拉丝机本体(3)的一侧设有电缆绞线出口,电缆绞线入口和上导线轮(15)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入段(11),上导线轮(15)和下导线轮(10)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送段(14),下导线轮(10)和电缆绞线出口之间的电缆绞线形成水平的输出段(5);所述清洗筒包括设于输入段(11)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上清洗筒(12)和设于输出段(5)下方且可上下移动的下清洗筒(8),上清洗筒(12)和下清洗筒(8)的表面均设有与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鹤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中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