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5137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包括外胆和内胆,所述内胆设于外胆内部,所述内胆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两侧均设有搅拌杆,所述转杆顶端设有电机,所述外胆上设有外入料管、第一检测腔和外出料管,所述第一检测腔设于外入料管一侧,所述外出料管设于外胆底部,所述外入料管上设有外入料电磁阀和第一增压泵,所述外入料电磁阀设于第一增压泵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内部设有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出料管端部连接有分流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传统双层玻璃反应釜,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减少人力支出,可以有效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进行大批量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双层玻璃反应釜
,特别涉及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
技术介绍
双层玻璃反应釜的特点是变频调速、交流感应电机、转速恒定、无电刷、无火花,安全稳定,可连续工作。全套玻璃仪器采用GG17高硼硅玻璃生产,有良好的化学、物理性能玻璃夹层接口通上热油经过循环,可做加热反应,通上冷冻液可进行低温反应。可在常温下反应,通上自来水即能快速将反映热量带走,但是现有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多采用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较低,无法有效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包括外胆和内胆,所述内胆设于外胆内部,所述内胆内部设有转杆,所述转杆两侧均设有搅拌杆,所述转杆顶端设有电机,所述外胆上设有外入料管、第一检测腔和外出料管,所述第一检测腔设于外入料管一侧,所述外出料管设于外胆底部,所述外入料管上设有外入料电磁阀和第一增压泵,所述外入料电磁阀设于第一增压泵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内部设有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外出料管端部连接有分流管,所述分流管上设有外出料电磁阀,所述内胆上设有第二检测腔、内入料管和内出料管,所述内入料管设于第二检测腔底部,所述内出料管设于外胆底部,所述第二检测腔内部设有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所述内入料管上设有内入料电磁阀、流量计和第二增压泵,所述第二增压泵设于流量计一侧,所述流量计设于内入料电磁阀一侧,所述内出料管上设有内出料电磁阀,所述外胆侧面设有控制柜以及底部设有支撑腿,所述控制柜前侧设有触摸屏以及顶部设有报警器,所述控制柜内部设有单片机与计时器,所述计时器设于单片机一侧。优选的,所述分流管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热油回收腔、冷冻液回收腔和水回收腔。优选的,所述转杆贯穿内胆与外胆并延伸至外胆顶部。优选的,所述转杆与搅拌杆均由高硼硅玻璃制成,所述单片机型号设置为M68HC16,所述流量计型号设置为EXQ41W,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型号均设置为PTG500。优选的,所述外入料管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外入料管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热油存储罐、冷冻液存储罐和水存储罐,所述内入料管设有两个,两个内入料管的连接端均设有原料罐,所述内出料管的连接端设有储藏罐。优选的,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和报警器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流量计、第一增压泵、第二增压泵、外入料电磁阀和内入料电磁阀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触摸屏、电机、内出料电磁阀和外出料电磁阀均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相较于传统双层玻璃反应釜,自动化程度高,有效减少人力支出,可以有效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进行大批量的,自动化程度高的反应;2:单片机控制连接有水存储罐的外入料管上的外入料电磁阀打开,第一增压泵通电,水存储罐内部的水被泵入外胆中,设定时间后外入料电磁阀关闭,第一增压泵断电,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与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分别在设定时间范围内实时检测外胆与内胆中的气压值变化,当外胆与内胆内部气压发生变化时,代表外胆与内胆上某处发生破裂,单片机控制报警器开始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对外胆与内胆进行检修,避免在反应过程中因外胆与内胆破裂导致反应无法进行的情况发生;3:单片机控制内出料电磁阀打开时也会控制外出料电磁阀打开,外胆中的热油或冷冻液或水进入到热油回收腔或冷冻液回收腔或水回收腔中,从而对热油或冷冻液或水进行回收,便于后期集中处理,符合工业化生产环境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外胆与内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整体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胆、2内胆、3转杆、4搅拌杆、5电机、6外入料管、7第一检测腔、8外出料管、9流量计、10第一增压泵、11外入料电磁阀、12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3分流管、14外出料电磁阀、15第二检测腔、16内入料管、17内出料管、18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9内入料电磁阀、20第二增压泵、21内出料电磁阀、22控制柜、23支撑腿、24触摸屏、25报警器、26单片机、27计时器、28热油回收腔、29冷冻液回收腔、30水回收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包括外胆1和内胆2,所述内胆2设于外胆1内部,所述内胆2内部设有转杆3,所述转杆3两侧均设有搅拌杆4,所述转杆3顶端设有电机5,所述外胆1上设有外入料管6、第一检测腔7和外出料管8,所述第一检测腔7设于外入料管6一侧,所述外出料管8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外入料管6上设有外入料电磁阀11和第一增压泵10,所述外入料电磁阀11设于第一增压泵10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7内部设有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外出料管8端部连接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上设有外出料电磁阀14,所述内胆2上设有第二检测腔15、内入料管16和内出料管17,所述内入料管16设于第二检测腔15底部,所述内出料管17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第二检测腔15内部设有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8,所述内入料管16上设有内入料电磁阀19、流量计9和第二增压泵20,所述第二增压泵20设于流量计9一侧,所述流量计9设于内入料电磁阀19一侧,所述内出料管17上设有内出料电磁阀21,所述外胆1侧面设有控制柜22以及底部设有支撑腿23,所述控制柜22前侧设有触摸屏24以及顶部设有报警器25,所述控制柜22内部设有单片机26与计时器27,所述计时器27设于单片机26一侧。所述分流管13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热油回收腔28、冷冻液回收腔29和水回收腔30,所述转杆3贯穿内胆2与外胆1并延伸至外胆1顶部,所述转杆3与搅拌杆4均由高硼硅玻璃制成,高硼硅玻璃是一种具有低膨胀率、耐高温、高强度、高硬度、高透光率和高化学稳定性的特殊玻璃材料,性能优异,所述单片机26型号设置为M68HC16,所述流量计9型号设置为EXQ41W,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2与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8型号均设置为PTG500,所述外入料管6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外入料管6的连接端分别设有热油存储罐、冷冻液存储罐和水存储罐,所述内入料管16设有两个,两个内入料管16的连接端均设有原料罐,所述内出料管17的连接端设有储藏罐,所述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2、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8和报警器25均与单片机26电性连接,所述流量计9、第一增压泵10、第二增压泵20、外入料电磁阀11和内入料电磁阀19均与单片机26电性连接,所述计时器27、触摸屏24、电机5、内出料电磁阀21和外出料电磁阀14均与单片机26电性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工作前,各个电磁阀均处于关闭状态,单片机26控制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包括外胆(1)和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设于外胆(1)内部,所述内胆(2)内部设有转杆(3),所述转杆(3)两侧均设有搅拌杆(4),所述转杆(3)顶端设有电机(5),所述外胆(1)上设有外入料管(6)、第一检测腔(7)和外出料管(8),所述第一检测腔(7)设于外入料管(6)一侧,所述外出料管(8)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外入料管(6)上设有外入料电磁阀(11)和第一增压泵(10),所述外入料电磁阀(11)设于第一增压泵(10)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7)内部设有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外出料管(8)端部连接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上设有外出料电磁阀(14),所述内胆(2)上设有第二检测腔(15)、内入料管(16)和内出料管(17),所述内入料管(16)设于第二检测腔(15)底部,所述内出料管(17)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第二检测腔(15)内部设有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8),所述内入料管(16)上设有内入料电磁阀(19)、流量计(9)和第二增压泵(20),所述第二增压泵(20)设于流量计(9)一侧,所述流量计(9)设于内入料电磁阀(19)一侧,所述内出料管(17)上设有内出料电磁阀(21),所述外胆(1)侧面设有控制柜(22)以及底部设有支撑腿(23),所述控制柜(22)前侧设有触摸屏(24)以及顶部设有报警器(25),所述控制柜(22)内部设有单片机(26)与计时器(27),所述计时器(27)设于单片机(26)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工业化生产环境的双层玻璃反应釜,包括外胆(1)和内胆(2),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2)设于外胆(1)内部,所述内胆(2)内部设有转杆(3),所述转杆(3)两侧均设有搅拌杆(4),所述转杆(3)顶端设有电机(5),所述外胆(1)上设有外入料管(6)、第一检测腔(7)和外出料管(8),所述第一检测腔(7)设于外入料管(6)一侧,所述外出料管(8)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外入料管(6)上设有外入料电磁阀(11)和第一增压泵(10),所述外入料电磁阀(11)设于第一增压泵(10)一侧,所述第一检测腔(7)内部设有第一气体压力传感器(12),所述外出料管(8)端部连接有分流管(13),所述分流管(13)上设有外出料电磁阀(14),所述内胆(2)上设有第二检测腔(15)、内入料管(16)和内出料管(17),所述内入料管(16)设于第二检测腔(15)底部,所述内出料管(17)设于外胆(1)底部,所述第二检测腔(15)内部设有第二气体压力传感器(18),所述内入料管(16)上设有内入料电磁阀(19)、流量计(9)和第二增压泵(20),所述第二增压泵(20)设于流量计(9)一侧,所述流量计(9)设于内入料电磁阀(19)一侧,所述内出料管(17)上设有内出料电磁阀(21),所述外胆(1)侧面设有控制柜(22)以及底部设有支撑腿(23),所述控制柜(22)前侧设有触摸屏(24)以及顶部设有报警器(25),所述控制柜(22)内部设有单片机(26)与计时器(27),所述计时器(27)设于单片机(26)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轩郑斌斌陈志超胡松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波普生物医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