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5117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本混料装置包括若干入料斗和一个混料罐,入料斗的下料口与混料罐的上端相通,混料罐的横截面呈矩形,混料罐内设置有若干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各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相间分布,且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分别固定在混料罐的两个正对的内壁上,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的内壁之间呈一锐角,混料罐的下端连接一下料斗,下料斗连接一出料管,下料斗与出料管之间、入料斗与混料罐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混料均匀、效率高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石油化工生产设备
,涉及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粉体颗粒物料混合手段包含动力搅拌、利用风机引力输送多种物料进行混合等,但以上方法在处理量、设备操作及动力使用上并无优势,如搅拌物料在额定功率搅拌机下处理量很有限,物料堆积后启动较为困难,尤其是遇到堆比较大粉体物料时效果更差,且不能连续操作,效率低;利用风送装置在处理量、混合效果及连续性方面有优势,但需要使用较大功率风机进行输送,节能降耗方面无优势。为优化现有设备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优化后的粉体颗粒物料混合装置,该装置投入小,无需动力辅助,且操作简单快捷,实用性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物料的混合效率,且结构简单实用。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混料装置包括若干入料斗和一个混料罐,所述入料斗的下料口与混料罐的上端相通,所述混料罐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混料罐内设置有若干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各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相间分布,且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分别固定在混料罐的两个正对的内壁上,所述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的内壁之间呈一锐角,所述混料罐的下端连接一下料斗,所述下料斗连接一出料管,所述下料斗与出料管之间、入料斗与混料罐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蝶阀。通过蝶阀控制入料和下料,将需要混和的多种物料分布从多个入料斗匀速放入混料罐内,物料撞击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能够使不同物料之间相互掺杂且混合,由于多块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的设置,物料能够在进入下料斗时完全混合,具有结构简单、混合均匀、混料效率高等优点。在上述的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中,所述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的内壁之间呈一45°夹角。阻流板一和阻流板二的倾角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混料的效果,也需要考虑混料的效率,避免物料堵塞混料罐。在上述的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中,所述混料罐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混料叶轮,所述混料叶轮由若干周向均匀分布的载料板组成。叶轮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可能存在的不均,也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控制,避免下料速度过快导致物料混合不均或堵塞。在上述的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中,所述载料板呈螺旋状,所述载料板上具有载料凹口。物料暂存在载料凹口内,能够利用混料罐的下半段,进行二次混合,从而具有更好的混料效果。在上述的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中,所述入料斗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混料罐的两侧;所述混料罐的中部具有一个与混料罐的内腔相通的通气管。通气管的设置,能够增大物料的下料流畅性,针对有毒或蒸发产生异味的物料,通气管还能够对废气进行回收和隔离。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中本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二中本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入料斗;2、混料罐;31、阻流板一;32、阻流板二;4、下料斗;5、出料管;6、混料叶轮;7、通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混料装置包括若干入料斗1和一个混料罐2,入料斗1的下料口与混料罐2的上端相通,混料罐2的横截面呈矩形,混料罐2内设置有若干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各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相间分布,且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分别固定在混料罐2的两个正对的内壁上,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2的内壁之间呈一锐角,混料罐2的下端连接一下料斗4,下料斗4连接一出料管5,下料斗4与出料管5之间、入料斗1与混料罐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蝶阀。通过蝶阀控制入料和下料,将需要混和的多种物料分布从多个入料斗1匀速放入混料罐2内,物料撞击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能够使不同物料之间相互掺杂且混合,由于多块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的设置,物料能够在进入下料斗4时完全混合,具有结构简单、混合均匀、混料效率高等优点。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2的内壁之间呈一45°夹角;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的倾角的设置,一方面要考虑混料的效果,也需要考虑混料的效率,避免物料堵塞混料罐2。入料斗1有两个,且对称分布在混料罐2的两侧;混料罐2的中部具有一个与混料罐2的内腔相通的通气管7;通气管7的设置,能够增大物料的下料流畅性,针对有毒或蒸发产生异味的物料,通气管7还能够对废气进行回收和隔离。实施例二本实施例内容大致与实施例一相同,所不同的是:混料罐2的中部转动连接有一混料叶轮6,混料叶轮6由若干周向均匀分布的载料板组成;叶轮的设置,不仅能够有效的防止物料可能存在的不均,也能够对下料速度进行控制,避免下料速度过快导致物料混合不均或堵塞。载料板呈螺旋状,载料板上具有载料凹口;物料暂存在载料凹口内,能够利用混料罐2的下半段,进行二次混合,从而具有更好的混料效果。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混料装置包括若干入料斗(1)和一个混料罐(2),所述入料斗(1)的下料口与混料罐(2)的上端相通,所述混料罐(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混料罐(2)内设置有若干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各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相间分布,且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分别固定在混料罐(2)的两个正对的内壁上,所述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2)的内壁之间呈一锐角,所述混料罐(2)的下端连接一下料斗(4),所述下料斗(4)连接一出料管(5),所述下料斗(4)与出料管(5)之间、入料斗(1)与混料罐(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蝶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体颗粒物的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本混料装置包括若干入料斗(1)和一个混料罐(2),所述入料斗(1)的下料口与混料罐(2)的上端相通,所述混料罐(2)的横截面呈矩形,所述混料罐(2)内设置有若干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各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相间分布,且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分别固定在混料罐(2)的两个正对的内壁上,所述阻流板一(31)和阻流板二(32)均与与之相连的混料罐(2)的内壁之间呈一锐角,所述混料罐(2)的下端连接一下料斗(4),所述下料斗(4)连接一出料管(5),所述下料斗(4)与出料管(5)之间、入料斗(1)与混料罐(2)之间分别设置有一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赛因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