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490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沉淀池和集水箱,所述溢流池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溢流池和沉淀池设置在鳗鲡养殖池的一侧,所述集水箱安装在鳗鲡养殖池的底部,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所述集水箱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沉淀池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所述沉淀池内垂直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与溢流池的底部相通,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鳗鲡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在提高鳗鲡鱼品质的同时,避免水质影响鳗鲡鱼的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鳗鲡产量最大的国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3以上,使鳗鲡成为我国水产品创汇最多的水产养殖对象之一。2012年中国鳗鲡养殖遭遇危机,欧洲鳗苗继续禁止出口,亚洲鳗苗产量降至常年的1/3,鳗苗价格创历史新高,致使2012年中国鳗鲡出口量下降,但出口创汇共计11.96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10.1%。出口量下降,创汇额依然增加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价格逐渐与国外同类产品拉平,售价上升弥补了出口量的减少,使其创汇保持历史高位。随着集约化鳗鲡养殖的发展,鳗鲡养殖池单产不断提高,养殖密度越来越大,鱼体排泄物、残饵等沉积在塘底越来越厚,淤泥沉积使池塘有效水深越来越浅,底泥大量释放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硫酸盐等有害废物,引起养殖水体严重富营养化,水环境恶化,直接破坏养殖水域生态平衡,使水产动物疾病频发、水产品单位面积产量下降、质量和安全得不到保障,养殖效益降低,池塘底泥淤积和水质恶化已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传统的底泥和水质改良方法主要为人工清淤、机械清淤、夏季晒塘、使用药物等方法,但由于成本较高、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影响正常的渔业生产周期等原因未能得到有效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一种案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沉淀池和集水箱,所述溢流池固定在沉淀池的上部,所述溢流池和沉淀池设置在鳗鲡养殖池的一侧,所述集水箱安装在鳗鲡养殖池的底部,所述集水箱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所述集水箱的下部通过连通管与沉淀池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所述沉淀池内垂直设有吸水管;所述吸水管的上端与溢流池的底部相通,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优选地,所述连通管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鳗鲡养殖池的底部为锥形结构。优选地,所述吸水管下端与沉淀池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在20-50mm之间。优选地,所述溢流池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安装有排污阀。优选地,所述连通管的倾斜角度为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鳗鲡养殖养殖过程产生的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和沉淀池内,当需要进行排污时,开启排污阀污水从溢流池流出,由于鳗鲡养殖池和溢流池是连通的,溢流池水位下降后,水会从集水箱经连通管流入沉淀池内,沉淀池内的水从吸水管进入溢流池,从而将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从鳗鲡养殖池内排出;2)当关闭排污阀后,沉淀池内的水再次进行沉降;3)本技术能够有效保证鳗鲡养殖池的水体水质,在提高鳗鲡鱼品质的同时,避免水质影响鳗鲡鱼的生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示意图。图中,1-鳗鲡养殖池,2-不锈钢网,3-溢流池,4-吸水管,5-沉淀池,6-排污管,7-排污阀,8-集水箱,9-连通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3、沉淀池5和集水箱8,溢流池3固定在沉淀池5的上部,溢流池3和沉淀池5设置在鳗鲡养殖池1的一侧,集水箱8安装在鳗鲡养殖池1的底部,集水箱8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2,集水箱8的下部通过连通管9与沉淀池5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沉淀池5内垂直设有吸水管4;吸水管4的上端与溢流池3的底部相通,吸水管4下端与沉淀池5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在本技术中,连通管9倾斜设置。鳗鲡养殖池1的底部为锥形结构。吸水管4下端与沉淀池5的底部之间的间隙在20-50mm之间。溢流池3一侧的下方安装有排污管6,排污管6上安装有排污阀7。连通管9的倾斜角度为2-4°。本技术在使用时,鳗鲡养殖养殖过程产生的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集水箱8和沉淀池5内,当需要进行排污时,开启排污阀7污水从溢流池3流出,由于鳗鲡养殖池1和溢流池3是连通的,溢流池3水位下降后,水会从集水箱8经连通管9流入沉淀池5内,沉淀池5内的水从吸水管4进入溢流池3,从而将鱼食、鱼粪等残渣废物从鳗鲡养殖池1内排出。当关闭排污阀7后,沉淀池5内的水再次进行沉降。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排污效果好的优点,能够有效保证鳗鲡养殖池1的水体水质,在提高鳗鲡鱼品质的同时,避免水质影响鳗鲡鱼的生长。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3)、沉淀池(5)、集水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池(3)固定在沉淀池(5)的上部,所述溢流池(3)和沉淀池(5)设置在鳗鲡养殖池(1)的一侧,所述集水箱(8)安装在鳗鲡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集水箱(8)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2),所述集水箱(8)的下部通过连通管(9)与沉淀池(5)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所述沉淀池(5)内垂直设有吸水管(4);所述吸水管(4)的上端与溢流池(3)的底部相通,吸水管(4)下端与沉淀池(5)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鳗鲡养殖池集污排污装置,包括溢流池(3)、沉淀池(5)、集水箱(8),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池(3)固定在沉淀池(5)的上部,所述溢流池(3)和沉淀池(5)设置在鳗鲡养殖池(1)的一侧,所述集水箱(8)安装在鳗鲡养殖池(1)的底部,所述集水箱(8)的上部固定有不锈钢网(2),所述集水箱(8)的下部通过连通管(9)与沉淀池(5)的下部相连并相通;所述沉淀池(5)内垂直设有吸水管(4);所述吸水管(4)的上端与溢流池(3)的底部相通,吸水管(4)下端与沉淀池(5)的底部之间留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鳗鲡养殖池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骏陆渊宋海云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广德众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