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901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6 22: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水池,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通道、盐水池、淡水池,所述盐水池的底部、淡水池的底部通过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淡水池中注入淡水;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向盐水池中注入海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蓄水池是一种还可以进行培育与实验的蓄水池,解决蓄水池用途单一化、且无法监控水量、盐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水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水设施,尤其涉及一种科研用蓄水池。
技术介绍
蓄水池是用人工材料修建、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根据其地形和土质条件可以修建在地上或地下,即分为开敝式和封闭式两大类,按形状特点又可分为圆形和矩形两种,因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砖池、浆砌石池、混凝土池等。蓄水池布置原则和水窖基本相同。目前养殖行业中会进行咸水鱼淡化以及淡水鱼咸化的养殖实验,以部分洄游鱼类为例,其难以养殖的主要原因就是一生中生活环境的盐度非常不同。目前的蓄水池用途单一化,缺乏对水的盐度的调控措施,尤其是封闭式的蓄水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蓄水池,尤其是一种还可以进行培育与实验的蓄水池,解决蓄水池用途单一化、且无法监控水量、盐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蓄水池,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通道、盐水池、淡水池,所述盐水池的底部、淡水池的底部通过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淡水池中注入淡水;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向盐水池中注入海水。具体地,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淡水池壁及盐水池壁连接,顶盖与淡水池壁、盐水池壁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淡水池、盐水池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进一步地,还包括观察管,所述观察管为透明材质,与盐水池水位或淡水池水位连通。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浮球阀、第二浮球阀,所述第一浮球阀的浮球端设置于淡水池液面上,活塞端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端设置于盐水池液面上,活塞端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具体地,所述通道通过通道活塞或阀门在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中切换。进一步地,还包括盐度计,所述盐度计分别设置于盐水池、淡水池中。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蓄水池是一种还可以进行培育与实验的蓄水池,解决蓄水池用途单一化、且无法监控水量、盐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蓄水池正剖视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蓄水池侧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进水管;2、通道;21、通道活塞或阀门;3、盐水池;4、淡水池;5、顶盖;6、观察管;7、浮球阀。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图2,蓄水池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通道、盐水池、淡水池,所述盐水池的底部、淡水池的底部通过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淡水池中注入淡水;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向盐水池中注入海水。两池可在通道2开启的状态下自行调节盐度,当盐度调节到所需的量时可以关闭通道2,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养殖或实验的功能,具体说来就是,通道2多次少时地开启,盐水池3中的盐分慢慢变少,慢慢转变成微咸水,咸水鱼慢慢适应盐分变少的环境,能够通过对盐水池中的鱼类生活状况进行监测,进行咸水鱼淡化的实验,相对的,淡水池4中的盐分慢慢增多,慢慢转变成盐分较高的微咸水,淡水鱼慢慢适应盐分多的环境,通过对淡水池中的鱼类生存状况进行监测,进行淡水鱼咸化的实验。在实际的使用中,本蓄水池可以单池养殖,另外一池进行蓄水调节,优选地也可以进行同时养殖同时进行咸水鱼淡化和淡水鱼咸化的实验,满足科研以及经济生产的需要。请参阅图1,在具体的实施例中,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淡水池壁及盐水池壁连接,顶盖与淡水池壁、盐水池壁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淡水池、盐水池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由于培养与实验均需要控制盐分,通过设置顶盖与淡水池壁、盐水池壁连接,将水体环境做成封闭结构,隔绝水池与外界环境的交互,可防止水分的挥发以及雨天的降雨等导致两池的盐分改变,更好地解决了蓄水池用于养殖实验,控制水质及盐分的需要。请参阅图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还包括观察管6,所述观察6管为透明材质,与盐水池3水位或淡水池4水位连通,由于池体为大型封闭池体,所以直接观察池体的水量不方便也不准确,在池体外壁设置透明观察管可以方便地直接在室外观察到池体的水量。在一些优选的操作例中,观察管可以联通到实验室中,另一端与水体连接,可以直接通过观察管观察水位信息,还可以直接在实验室中提取观察管中的水样,进行盐分、水质的研究,通过设计观察管,解决了养殖实验的观察水位、水质及盐分监测的需要,更好地解决了蓄水池养殖、实验的问题。请参阅图1、图2,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蓄水池还包括第一浮球阀、第二浮球阀,所述第一浮球阀7的浮球端设置于淡水池液面上,活塞端与第一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浮球阀的浮球端设置于盐水池液面上,活塞端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口连接。浮球阀7用于控制进水量,注入水时,浮球随着水量的增加而浮起,浮球带动连动杆移动,连动杆带动浮球阀活塞,直到浮球阀活塞将通道口完全堵住,水池不再进入水,防止水量超过预定值,从而控制盐度,保证实验正常进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通道2内设置有阀门21,通过设置阀门的开启与关闭,通道2连通的淡水池、盐水池也相应地处于连通、分离的两种状态。通过阀门控制通道2的开启,具有很高的易操作性与便捷性,通过上述设计,使得盐分的调节更加地便利,更有助于蓄水池养殖、实验工作的进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道两端连通至淡水池、盐水池的通道口处,设置有与通道口相适配的活塞,所述活塞通过链条或者连接杆等物件联动,使用者通过拨动链条或连接杆的操作,能够控制通道口的开启与关闭。通过设计活塞控制通道2的开启或关闭,能够方便实验员的操作并相较于阀门的设计起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为蓄水池养殖、实验工作的展开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还包括盐度计,所述盐度计分别设置于盐水池、淡水池中。由于实验中盐度是非常重要的变量,对于盐度的把控仅仅看感官去调节是不现实的,必须依赖专门的设备来把控,所以就需要盐度计来测量,盐度计的设置对实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蓄水池是一种还可以进行培育与实验的蓄水池,解决蓄水池用途单一化、且无法监控水量、盐度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通道、盐水池、淡水池,所述盐水池的底部、淡水池的底部通过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淡水池中注入淡水;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向盐水池中注入海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二进水管、通道、盐水池、淡水池,所述盐水池的底部、淡水池的底部通过通道连通,所述通道具有开启和关闭两种工作状态,所述第一进水管用于向淡水池中注入淡水;所述第二进水管用于向盐水池中注入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顶盖,所述顶盖与淡水池壁及盐水池壁连接,顶盖与淡水池壁、盐水池壁围成一个封闭空间,所述淡水池、盐水池位于所述封闭空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观察管,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钦罗土炎饶秋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