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459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汽车发动机消声技术领域中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进气管和吸音材料等,废气与其流动所产生的噪声由进气管进入到扩张室中,扩张室对比于进气管,其截面突然增大,可使声波在扩张室中产生折射、干涉和反射,由此降低噪声对外的辐射量,消耗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目的,废气和剩余噪声沿主消声管和干涉消声管流动,由于剩余噪声在主消声管和干涉消声管中流动路径不同,因此当剩余噪声由干涉消声管再次汇集于主消声管时,声波之间产生相互干涉,从而被消耗而达到进一步降噪目的,再次声波通过在多个隔室之间传递后,声能大量被消耗,本发明专利技术汽车发动机消声器消声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消声
,具体领域为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
技术介绍
汽车业迅猛发展同时,带来的雾霾天气和交通噪声也日益严重,目前环境友好汽车是汽车业共同追求的新目标,汽车噪声污染问题不容忽视,汽车噪声水平不仅作为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也成为消费者购买汽车产品的重要参考因素,整车噪声贡献量中,汽车排气噪声尤为突出,排气噪声是发动机最主要的噪声源,安装消声器是控制排气噪声最有效的方法,排气噪声是由于高压燃烧废气高速流动而形成,主要包括基频噪声、管道内的气柱共振噪声、涡流噪声、废气喷注、冲击噪声及紊流噪声等,现有汽车发动机消声器中消声结构较为简便,消声效果一般,因此提出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左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内部设有吸音材料,所述消声器外壳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四角处均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对称焊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均与所述消声器外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内腔左部设有第一隔板,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左壁与所述第一隔板组成扩张室,所述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组成气体聚集室,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组成共振室,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右壁组成缓冲室,所述第一隔板上连接有主消声管的一端,所述主消声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相连接,所述主消声管包括左管头和右管头,所述左管头和所述右管头之间连接有直管,所述直管的管壁右部均匀设有消声孔,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连接有干涉消声管的一端,所述干涉消声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连接有排气管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右壁伸出至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外部,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中部均匀设有所述消声孔,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优选的,所述吸音材料由玻璃棉构成。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呈弧形。优选的,所述左管头和所述右管头大小形状均相同,所述左管头呈喇叭形。优选的,所述主消声管的两端、所述干涉消声管和所述排气管的左端均设有卡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吸音材料可使废气进入到汽车发动机消声器时大部分噪音被聚拢到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内部,由此尽量减少进入过程中噪音外泄,废气与其流动所产生的噪声由进气管进入到扩张室中,扩张室对比于进气管,其截面突然增大,可使声波在扩张室中产生折射、干涉和反射,由此降低噪声对外的辐射量,消耗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目的,废气和剩余噪声沿主消声管和干涉消声管流动,由于剩余噪声在主消声管和干涉消声管中流动路径不同,因此当剩余噪声由干涉消声管再次汇集于主消声管时,声波之间产生相互干涉,从而被消耗而达到进一步降噪目的,剩余噪声在主消声管内流动时,由于左管头和右管头与直管截面不同,也会使声波产生折射、干涉和反射,达到降噪目的,汇集于主消声管中的废气和噪声一部分进入到缓冲室中,一部分经消声孔散发于共振室中,噪声经消声孔与孔壁之间碰撞摩擦,再次被消耗,缓冲室中的废气及噪声经第二通气孔进入到共振室中,再经第一通气孔进入到气体汇集室中,再由气体汇集室通过排气管排出车外或经消声孔继续循环,由此声波在多个隔室之间传递后,声能大量被消耗,本专利技术汽车发动机消声器消声效果显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进气管和吸音材料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消声器外壳内部剖面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消声器外壳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消声器外壳、2-进气管、3-吸音材料、4-连接件、41-连接板、42-螺纹孔、43-支撑板、5-第一隔板、6-扩张室、7-第二隔板、8-气体聚集室、9-第三隔板、10-共振室、11-缓冲室、12-主消声管、121-左管头、122-右管头、123-直管、13-消声孔、14-干涉消声管、15-排气管、16-第一通气孔、17-第二通气孔、18-卡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1,所述消声器外壳用于承载其内部其他构件,与其他构件共同组成消声结构,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左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废气由所述进气管进入到汽车发动机消声器中,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内部设有吸音材料3,所述吸音材料可使废气进入到汽车发动机消声器时大部分噪音被聚拢到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内部,由此尽量减少进入过程中噪音外泄,所述消声器外壳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便于汽车发动机消声器与车内工作面相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的四角处均设有螺纹孔42,所述连接板的上端面对称焊接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板均与所述消声器外壳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用于将所述消声器外壳固定支撑在所述连接板上,使用螺栓通过所述螺纹孔将所述连接板连接在车内工作平面上,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内腔左部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左壁与所述第一隔板组成扩张室6,废气与其流动所产生的噪声由所述进气管进入到所述扩张室中,所述扩张室对比于所述进气管,其截面突然增大,可使声波在所述扩张室中产生折射、干涉和反射,由此降低噪声对外的辐射量,消耗噪声,达到降低噪声目的,所述第一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组成气体聚集室8,所述第二隔板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组成共振室10,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右壁组成缓冲室11,所述第一隔板上连接有主消声管12的一端,所述主消声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三隔板相连接,所述主消声管包括左管头121和右管头122,所述左管头和所述右管头之间连接有直管123,所述直管的管壁右部均匀设有消声孔13,所述第一隔板上还连接有干涉消声管14的一端,所述干涉消声管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直管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上连接有排气管15的一端,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隔板和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右壁伸出至所述消声器外壳的外部,所述排气管的管壁中部均匀设有所述消声孔,所述第二隔板和所述第三隔板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16和第二通气孔17,废气和剩余噪声沿所述主消声管和所述干涉消声管流动,由于剩余噪声在所述主消声管和所述干涉消声管中流动路径不同,因此当剩余噪声由所述干涉消声管再次汇集于所述主消声管时,声波之间产生相互干涉,从而被消耗而达到进一步降噪目的,剩余噪声在所述主消声管内流动时,由于所述左管头和所述右管头与所述直管截面不同,也会使声波产生折射、干涉和反射,达到降噪目的,汇集于所述主消声管中的废气和噪声一部分进入到所述缓冲室中,一部分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左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管壁内部设有吸音材料(3),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四角处均设有螺纹孔(42),所述连接板(41)的上端面对称焊接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板(43)均与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内腔左部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左壁与所述第一隔板(5)组成扩张室(6),所述第一隔板(5)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5)和所述第二隔板(7)组成气体聚集室(8),所述第二隔板(7)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7)和所述第三隔板(9)组成共振室(10),所述第三隔板(9)和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右壁组成缓冲室(11),所述第一隔板(5)上连接有主消声管(12)的一端,所述主消声管(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7)与所述第三隔板(9)相连接,所述主消声管(12)包括左管头(121)和右管头(122),所述左管头(121)和所述右管头(122)之间连接有直管(123),所述直管(123)的管壁右部均匀设有消声孔(13),所述第一隔板(5)上还连接有干涉消声管(14)的一端,所述干涉消声管(14)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7)与所述直管(123)相连接,所述第二隔板(7)上连接有排气管(15)的一端,所述排气管(15)的另一端依次贯穿所述第三隔板(9)和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右壁伸出至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外部,所述排气管(15)的管壁中部均匀设有所述消声孔(13),所述第二隔板(7)和所述第三隔板(9)上分别设有第一通气孔(16)和第二通气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发动机消声器,包括消声器外壳(1),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左壁上固定连接有进气管(2),所述进气管(2)的管壁内部设有吸音材料(3),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侧壁下端对称设有连接件(4),所述连接件(4)包括连接板(41),所述连接板(41)的四角处均设有螺纹孔(42),所述连接板(41)的上端面对称焊接有支撑板(43),所述支撑板(43)均与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侧壁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内腔左部设有第一隔板(5),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左壁与所述第一隔板(5)组成扩张室(6),所述第一隔板(5)的右侧设有第二隔板(7),所述第一隔板(5)和所述第二隔板(7)组成气体聚集室(8),所述第二隔板(7)的右侧设有第三隔板(9),所述第二隔板(7)和所述第三隔板(9)组成共振室(10),所述第三隔板(9)和所述消声器外壳(1)的右壁组成缓冲室(11),所述第一隔板(5)上连接有主消声管(12)的一端,所述主消声管(1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隔板(7)与所述第三隔板(9)相连接,所述主消声管(12)包括左管头(121)和右管头(122),所述左管头(121)和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兰娟李健周萌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世界村汽车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