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稀释过程沥青质稳定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4530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6:16
一种用于石油掺混、稀释过程中石油沥青质稳定剂的合成及纯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沥青质稳定剂的合成方法。首先将反应物3‑氨基苯硼酸或3‑氨基苯磺酸及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溶于芳烃溶剂中,在110℃‑140℃催化剂高氯酸锌作用下反应,再经过水‑有机溶剂萃取、减压蒸馏及真空干燥,得到沥青质稳定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合成的沥青质稳定剂对加拿大油砂沥青的沥青质的稳定效率最高达94.3%‑99.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稀释过程沥青质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稀释过程中沥青质稳定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由于稠油中胶质、沥青质等极性组分含量高,所以稠油具有高粘度、相对密度大和低温下流动性差的特点。目前,降低稠油粘度,达到管道输送标准,保障管道安全输送已成为稠油输送技术的热点与难点。常用的稠油降粘方法主要有:加热降粘法、乳化降粘法、水热降粘法、热解减粘法、掺加稀释剂降粘法等。加热降粘常用于稠油地下开采及短距离管道输送,不适用于复杂地形环境下的长距离管道输送;乳化降粘法涉及乳化、破乳等复杂工艺过程,且因水的加入而降低管线运输能力;掺稀降粘是在稠油中加入稀油的一种稀释降粘方法;水热降粘和热解降粘法均为在相对温和条件下的原油大分子热裂解或催化水热热解成为小分子而达到降低稠油粘度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地下原油开采或作为管输前的稠油预处理过程。掺加低粘度稀油是降低稠油粘度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稠油中沥青质分子量最大,极性最强,是稠油中相互作用力最强、最不稳定组分。在稠油掺加稀油稀释过程中或输送条件变化至一定范围时,沥青质稳定性降低而导致絮凝、沉积。沥青质沉积会造成管道有效截面积减小、管输设备输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沥青质稳定剂的制备及纯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稳定剂的合成方法①反应物A为3‑氨基苯硼酸或3‑氨基苯磺酸;反应物B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等;溶剂为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催化剂为高氯酸锌(六水合物)。②反应物A与B的摩尔比为0.5:1‑1:6。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用量的0.6%‑10%(摩尔分数),溶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13倍。③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2‑11小时。(2)合成产物的纯化方法①第一次萃取的萃取剂为蒸馏水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包括氯仿、乙醇、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甲醇、丙酮等。蒸馏水与有机溶剂的混合比例为0.5:1‑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质稳定剂的制备及纯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稳定剂的合成方法①反应物A为3-氨基苯硼酸或3-氨基苯磺酸;反应物B为聚异丁烯丁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等;溶剂为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或对二甲苯;催化剂为高氯酸锌(六水合物)。②反应物A与B的摩尔比为0.5:1-1:6。催化剂的用量为反应物用量的0.6%-10%(摩尔分数),溶剂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5-13倍。③反应温度为100-150℃,反应时间为2-11小时。(2)合成产物的纯化方法①第一次萃取的萃取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庆轩刘颖杰张梦药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