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具体涉及一种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通常以闭塞进行追踪控制,即用信号或者凭证,保证列车按照前行列车和追踪列车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空间间隔制)运行的技术方法分区问题。该方式下前控制列车按照闭塞分区进行追踪,其追踪间隔相对较大、受管控层级较多影响控制效率较低;此外,两列车作为独立个体进行管理,分别占用一个车次号、一条计划线,不能灵活的调整单车次的运输能力。虽然现有线路上采用了重连车的方式,但是受车钩等设备的物理连接影响,其连接、拆解效率不高,无法在线动态控制,并且受站台长度影响,仅能实现两列车物理重连。申请号为CN201710686257.0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虚拟连挂小编组的列车控制方法,该方法中控制列车之间基于车载设备实现点对点通信,进而构成虚拟连挂的小编组。由于通过虚拟的方式实现连挂,所以对列车中多车的协同控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上述专利中控制列车对紧前列车的追踪策略为:主车跟随紧前列车的加速、巡航与减速运行状态,控制模型是一个以距离偏差和速度偏差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加速度、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差值、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之间的冗余距离;其次,根据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加速度、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差值、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冗余距离,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最后,根据确定的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对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首先,获取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加速度、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差值、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之间的冗余距离;其次,根据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加速度、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差值、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冗余距离,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最后,根据确定的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对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其中:根据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速度差值、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之间的冗余距离,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差值;基于所述加速度差值和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加速度,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其中,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加速度差值△ai具体为:其中,i=1,2,3,…,N;max()表示取两者或多者之间的最大值;为所述控制列车速度vi与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速度vi-1的差值,△xi为所述控制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之间的冗余距离;aacc_max为列车的最大驱动加速度;abreak_c为列车的常用制动加速度;为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的实际加速度;xm为列车控制力达到最大时的距离偏差;确定所述控制列车的控制加速度ai具体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虚拟耦合的多列车协同控制方法,其中,获取所述控制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之间的距离、所述控制列车与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之间的理想间距;根据所述控制列车的相邻列车与所述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岭,韦伟,张波,张友兵,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