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930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间隔设置;左前联动板和左后联动板,左前联动板的下端和左后联动板的下端分别与左固定板可转动地相连;右前联动板和右后联动板,右前联动板的下端和右后联动板的下端分别与右固定板可转动地相连;前联动管和后联动管,前联动管的左端与左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三端固定连接,前联动管的右端与右侧中间联动片的第六端固定连接,后联动管的左端与左后联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左坐垫侧边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后联动管的右端与右后联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右坐垫侧边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结构简单、且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涉及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的座垫升降和角度调节是使用两套四连杆结构实现,导致座椅调节机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重量大且制造成本高。此外,座垫角度调节是通过一套单独的四连杆机构实现,以座盆固定点为旋转轴进行调节,不但角度调节范围有限,而且需足够的运动空间,影响结构布置,尤其是影响多功能座椅腿托结构布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该电动座椅调节机构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且重量轻。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包括: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间隔设置;左前联动板和左后联动板,所述左前联动板的下端和所述左后联动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可转动地相连;右前联动板和右后联动板,所述右前联动板的下端和所述右后联动板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固定板可转动地相连;左侧中间联动片和右侧中间联动片,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具有第一至第三端,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左前联动板的上端相连,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具有第四至第六端,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的第四端可转动地与所述右前联动板的上端相连;左坐垫侧边板和右坐垫侧边板,所述左坐垫侧边板的前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二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右坐垫侧边板的前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五端可转动地相连;前联动管和后联动管,所述前联动管的左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三端固定连接,所述前联动管的右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的第六端固定连接,所述后联动管的左端与所述左后联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左坐垫侧边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后联动管的右端与所述右后联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右坐垫侧边板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座椅调节机构还包括:调角电机,所述调角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前联动管绕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的第一端和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的第四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座椅调节机构还包括: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用于驱动所述左后联动板或/和所述右后联动板绕自身的下端转动。进一步地,所述调角电机和所述前联动管通过电机前固定支架相连,所述电机前固定支架的前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前联动管上,所述电机前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调角电机可转动地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座椅调节机构还包括:电机后固定支架,所述电机后固定支架的前端与所述调角电机的电机轴通过丝杠结构相连,所述电机后固定支架的后端与所述后联动管可转动地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后固定支架与所述后联动管通过后固定支架连接板相连,所述后固定支架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后联动管固定连接,所述后固定支架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后固定支架连接板可转动地相连。进一步地,所述左后联动板或/和所述右后联动板上设置有齿条,所述升降电机上设置有齿轮,所述升降电机上的齿轮与所述右后联动板上的齿条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左固定板和所述右固定板可沿前后滑动。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具有以下优势: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将座椅角度调节机构和座椅升降调节机构集成在一起,相较于传统的座椅调节机构省去了一整套四连杆机构,整体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降低了座椅的重量,提高轻量化的涉及,提高市场竞争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由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设置有上述电动座椅调节机构,因此该车辆结重量轻,零部件数量少,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附图标记说明: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左固定板111,右固定板112,左前联动板121,左后联动板122,右前联动板123,右后联动板124,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第一端101,第二端102,第三端103,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第四端104,第五端105,第六端106,左坐垫侧边板141,右坐垫侧边板142,前联动管151,后联动管152,调角电机161,电机前固定支架162,电机后固定支架163,后固定支架连接板164,升降电机171。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相关技术的座垫升降和角度调节是使用两套四连杆结构实现,导致座椅调节机构结构复杂,零部件多,重量大且制造成本高。此外,座垫角度调节是通过一套单独的四连杆机构实现,以座盆固定点为旋转轴进行调节,不但角度调节范围有限,而且需足够的运动空间,影响结构布置,尤其是影响多功能座椅腿托结构布置。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可以包括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左前联动板121和左后联动板122、右前联动板123和右后联动板124、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和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左坐垫侧边板141和右坐垫侧边板142以及前联动管151和后联动管152。其中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间隔设置,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为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的基座,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可以设置在车辆地板上的滑轨上,进而实现整体结构的前后移动。左前联动板121的下端和左后联动板122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左固定板111上,右前联动板123的下端和右后联动板124的下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右固定板112上。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具有第一端101、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第一端101、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间隔设置且彼此的连线形成三角形,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一端101可转动地与左前联动片的上端相连;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具有第四端104、第五端105和第六端106,第四端104、第五端105和第六端106间隔设置且彼此的连线形成三角形,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四端104可转动地与右前联动板123的上端相连。可选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可以构造为三角形结构,且三个角分别构成第一端101、第二端102和第三端103;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可以构造为三角形结构,且三个角分别构成第四端104、第五端105和第六端106。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二端102,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前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五端105。前联动管151的左端与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三端103固定连接,前联动管151的右端与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六端106固定连接,后联动管152的左端与左后联动板122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后联动管152的右端与右后联动板124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单独驱动左后联动板122或/和右后联动板124可以实现座椅的升降,单独驱动前联动管151可以实现座椅的角度调节。座椅升降工况:驱动件不对前联动管151驱动,此时前联动管151、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左坐垫侧边板141、后联动管152、右坐垫侧边板142和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形成一个固定闭环,左前联动板121、左后联动板122、右前联动板123和右后联动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所述左固定板(111)和所述右固定板(112)间隔设置;左前联动板(121)和左后联动板(122),所述左前联动板(121)的下端和所述左后联动板(12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111)可转动地相连;右前联动板(123)和右后联动板(124),所述右前联动板(123)的下端和所述右后联动板(124)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固定板(112)可转动地相连;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和右侧中间联动片(132),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具有第一至第三端,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一端(101)可转动地与所述左前联动板(121)的上端相连,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具有第四至第六端,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四端(104)可转动地与所述右前联动板(123)的上端相连;左坐垫侧边板(141)和右坐垫侧边板(142),所述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前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二端(102)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前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五端(105)可转动地相连;前联动管(151)和后联动管(152),所述前联动管(151)的左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三端(103)固定连接,所述前联动管(151)的右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六端(106)固定连接,所述后联动管(152)的左端与所述左后联动板(122)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后联动管(152)的右端与所述右后联动板(124)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固定板(111)和右固定板(112),所述左固定板(111)和所述右固定板(112)间隔设置;左前联动板(121)和左后联动板(122),所述左前联动板(121)的下端和所述左后联动板(12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左固定板(111)可转动地相连;右前联动板(123)和右后联动板(124),所述右前联动板(123)的下端和所述右后联动板(124)的下端分别与所述右固定板(112)可转动地相连;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和右侧中间联动片(132),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具有第一至第三端,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一端(101)可转动地与所述左前联动板(121)的上端相连,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具有第四至第六端,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四端(104)可转动地与所述右前联动板(123)的上端相连;左坐垫侧边板(141)和右坐垫侧边板(142),所述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前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二端(102)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前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五端(105)可转动地相连;前联动管(151)和后联动管(152),所述前联动管(151)的左端与所述左侧中间联动片(131)的第三端(103)固定连接,所述前联动管(151)的右端与所述右侧中间联动片(132)的第六端(106)固定连接,所述后联动管(152)的左端与所述左后联动板(122)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左坐垫侧边板(141)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所述后联动管(152)的右端与所述右后联动板(124)的上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右坐垫侧边板(142)的后端可转动地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座椅调节机构(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角电机(161),所述调角电机(161)用于驱动所述前联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希臣马素青段琼熊培建盖世越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