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33999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属于炼钢技术领域。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包括钢包滑动水口和接砂组件,钢包滑动水口连接在钢包底部的开口下方;钢包滑动水口包括可水平相对滑动的上水口和下水口,上水口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上通道,下水口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下通道,上、下滑板的滑动实现外导引流砂;接砂组件包括转杆、接砂件和支撑旋转组件,接砂件连接在转杆的一端,转杆能够放置在支撑旋转组件上,且转杆能够在支撑旋转组件上水平旋转使得接砂件转动到钢包滑动水口下方盛接引流砂。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现了远距离接砂,能够将引流砂外导原量的1/2‑2/3,减少钢水污染源,同时不影响钢包自开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
,尤其涉及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及钢包开浇系统。
技术介绍
在连铸的钢包开浇过程中,由于引流砂引流具有操作简单、自动开浇率高和成本低廉的优点,目前,在钢铁工业钢包开浇方式是使用钢包引流砂进行引流。连铸生产中为了保证钢包保护浇注,引流砂引流钢水进入中间包。而引流砂主要成分为SiO2,在连铸浇注过程中,起到钢包引流作用,引流砂可与钢中的[Al]发生反应,造成钢水二次氧化,在钢包开浇过程,引流砂全部流入到中间包冲击区内,直接与钢水接触,污染钢水,将引流砂引到中间包外成为研究课题。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钢水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需尽量少地将不稳定氧化物带入到钢液中,减少钢水与其发生氧化反应造成钢水污染。现有的钢包开浇系统中钢包下水口套保护套管,将钢水导入冲击区,钢包开浇前,保护套管下沿在冲击区液面以上约200mm位置,防止出现引流砂受热结块堵塞造成保护套套管上沿翻钢,而由于此时保护套管下沿位置低于冲击区进口,在此位置无法实现引流砂外导操作。其中,现有的引流砂清除装置的特点是该装置包括氩封管、引流槽和溢流槽,引流槽倾斜设在大包套管下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滑动水口(2),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连接在钢包(1)底部的开口(12)下方,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包括能够水平相对滑动的上水口(21)和下水口(22),所述上水口(2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上通道(211),所述下水口(22)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下通道(221);接砂组件,所述接砂组件包括转杆(3)、接砂件(4)和支撑旋转组件(5),所述接砂件(4)连接在所述转杆(3)的一端,所述转杆(3)能够放置在所述支撑旋转组件(5)上,且所述转杆(3)能够在所述支撑旋转组件(5)上水平旋转使得所述接砂件(4)转动到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下方盛接引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包滑动水口(2),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连接在钢包(1)底部的开口(12)下方,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包括能够水平相对滑动的上水口(21)和下水口(22),所述上水口(21)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上通道(211),所述下水口(22)上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下通道(221);接砂组件,所述接砂组件包括转杆(3)、接砂件(4)和支撑旋转组件(5),所述接砂件(4)连接在所述转杆(3)的一端,所述转杆(3)能够放置在所述支撑旋转组件(5)上,且所述转杆(3)能够在所述支撑旋转组件(5)上水平旋转使得所述接砂件(4)转动到所述钢包滑动水口(2)下方盛接引流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旋转组件(5)包括固定架(51)、支杆(52)和支头(53),所述固定架(51)固定在基体上,所述支杆(52)一端连接所述支头(53),另一端可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架(51)上,所述转杆(3)能够放置在所述支头(5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51)上开设有旋转孔,所述支杆(52)间隙配合安装在所述旋转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包引流砂外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孔内安装有轴承(5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娜鲁晓静周胜刚董诗朋吴国臣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建龙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