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中棒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309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伞中棒的定位结构,配合伞中棒的内外管实施,外管上部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对应此凹坑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在外管与凹坑垂直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其中在内管的下端部内置一套管,套管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凸柱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此通孔与内管壁上的通孔相通,一弹簧一端套置在凸柱上,另一端透过套管及内管的通孔连接一凸粒,凸粒的中部设有防止其完全凸伸于外管定位孔之外的挡台;该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在内管的下端部,同时该固定元件可卡制在外管的凹坑下方。由于凸粒径向通过一套管固定,而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其受外力不会发生脱离,凸粒不会发生错位,如此令中棒的内外管的展开定位更加确实、稳定。(*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多折伞的中棒结构,特别是指一种伞中棒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多折式的伞具,中棒的各节杆件之间是依靠定位结构实现展开定位,如图1、图2A、图2B所示,该定位结构,多在内管1’的下方内置有“V”型弓片3’,弓片3’的一侧横向设有一凸粒31’,该凸粒31’通过内管壁上的通孔伸置于内管1’外,在中棒展开时,该凸粒31’可伸置于外管2’的定位孔21’上实现定位。收伞时,外管2’的定位孔21’挤压凸粒31’再利用弓片3’的弹性,凸粒31’可回缩于外管2’中,实现中棒收合。此“V”型弓片3’完全是利用其开口的张力及配合侧向凸粒31’与内管壁上通孔的配合实现在内管1’中的固定,如若伞具受外力摔打时,此弓片3’会容易脱离预定位置,出现凸粒31’无法定位的现象。再有中棒内外管1’、2’之间展开后的连接,是依靠在外管2’的上部打凹坑22’,内管1’对应此凹坑22’形成有滑槽12’,在内管1’的下部与滑槽12’起始位置形成一凸台13’用以卡制在外管2’的凹坑22’下方,使内管1’不会从外管2’中脱出,由于此凸台13’与滑槽12’起始位置是通过挤压形成,因而凸台13’与滑槽12’会形成一斜面,则遇力量使用较大者,展开中棒用力拔出内管1’时,容易将内管1’从外管2’中拔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使伞中棒各节杆件之间的定位确实、定位元件不易滑脱的伞中棒定位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伞中棒各节杆件连接更加牢固的定位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伞中棒的定位结构,是配合伞中棒的内外管实施,外管上部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对应此凹坑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在外管与凹坑垂直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其中在内管的下端部内置一套管,套管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凸柱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此通孔与内管壁上的通孔相通,一弹簧一端套置在凸柱上,另一端透过套管及内管的通孔连接一凸粒,凸粒的后部设有防止其完全凸伸于外管定位孔之外的挡台;该套管由一固定元件固定在内管的下端部,同时该固定元件可卡制在外管的凹坑下方。所述的凸粒的前部形成为圆弧头,中部形成挡台,其后端形成凸脚用于连接弹簧。所述的固定元件可为一销钉,销钉的两端凸伸于内管之外并可与外管的凹坑相卡制。所述的固定元件可为两“T”型固定片,透过内管壁将套管固定在内管上,其凸置于内管外的部份与外管的凹坑相卡制。所述的套管为塑胶管,以便形成内壁的凸柱。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伞中棒的定位结构,是通过一套管固定有径向设置的弹簧,弹簧连接凸粒实现内外管的弹性定位功能,而套管是由固定元件固接在内管的下端部,其受外力不会发生脱离,则其上设置的定位凸粒亦不会发生错位,如此令中棒的内外管的展开定位更加确实、稳定。另外,在将套管固定在内管上的固定元件是凸伸于内管之外,与内管壁形成台阶面,再与外管的凹坑卡制时更加牢固,受此限制,在遇力度较大的使用者用力拔出内管时亦不会使其从外管中脱离,使中棒的内外管连接更加牢固。附图说明图1是习用伞中棒的示意图;图2A是图1的局部分解放大图;图2B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是本技术的组合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伞中棒定位结构,是配合中棒的内、外套管1、2而实施(此处是以伞中棒下方设外管,上方设内管为例)。外管2上部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21,在外管2与定位孔21垂直方向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22;内管1下部的侧壁对应上述定位孔21的位置设有通孔11,同时对应上述凹坑22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12;一塑腔套管3内置于内管1的下端部,套管3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31,凸柱31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32,此通孔32与内管壁上的通孔11相通,一弹簧4一端套置在凸柱31上,另一端透过套管3及内管1的通孔32、11连接一凸粒5,凸粒5的前部形成为圆弧头51,中部形成挡台52,其后端形成凸脚53用于连接弹簧4,凸粒5的挡台52可防止凸粒5完全凸伸于外管2的定位孔21之外;该套管3由一固定元件6固定在内管1的下端部,固定元件6为两个“T”型固定片,其透过内管壁将套管3固定在内管1上,其凸置于内管外的部份61与外管2的凹坑22相卡制,此固定元件6亦可为一销钉,销钉的两端凸伸于内管1之外并可与外管2的凹坑22相卡制(图中未示出)。配合图4所示,当中棒的内外管1、2展开时,当外管2上的定位孔21与内管1的通孔11对准时,凸粒5在弹簧4的顶持下即可伸置于定位孔21中实现内外管1、2的定位,同时固定元件6高出内管1的部份61被外管2的凹坑22所卡制。本技术定位结构通过一套管3固定有径向弹性设置的凸粒5实现内外管1、2的定位功能,且套管3是由固定元件6固接在内管1的下端部,其受外力时亦不会发生脱离,凸粒5不会发生错位,使中棒的内外管1、2的展开定位更加确实、稳定;另外,固定元件6是凸伸于内管1之外,与内管壁形成台阶面,再与外管2的凹坑22卡制时更加牢固,受此限制,在遇力度较大的使用者用力拔出内管1时亦不会使其从外管2中脱离,使中棒的内外管1、2连接更加牢固。权利要求1.一种伞中棒的定位结构,是配合伞中棒的内外管实施,外管上部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对应此凹坑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在外管与凹坑垂直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在内管的下端部内置一套管,套管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凸柱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此通孔与内管壁上的通孔相通,一弹簧一端套置在凸柱上,另一端透过套管及内管的通孔连接一凸粒,凸粒的中部设有防止其完全凸伸于外管定位孔之外的挡台;该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在内管的下端部,同时该固定元件可卡制在外管的凹坑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凸粒的前部形成为圆弧头,中部形成挡台,其后端形成凸脚用于连接弹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可为一销钉,销钉的两端凸伸于内管之外并可与外管的凹坑相卡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固定元件可为两“T”型固定片,透过内管壁将套管固定在内管上,其凸置于内管外的部份与外管的凹坑相卡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伞中棒的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管为塑胶管,以便形成内壁的凸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伞中棒的定位结构,配合伞中棒的内外管实施,外管上部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对应此凹坑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在外管与凹坑垂直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其中在内管的下端部内置一套管,套管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凸柱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此通孔与内管壁上的通孔相通,一弹簧一端套置在凸柱上,另一端透过套管及内管的通孔连接一凸粒,凸粒的中部设有防止其完全凸伸于外管定位孔之外的挡台;该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在内管的下端部,同时该固定元件可卡制在外管的凹坑下方。由于凸粒径向通过一套管固定,而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其受外力不会发生脱离,凸粒不会发生错位,如此令中棒的内外管的展开定位更加确实、稳定。文档编号A45B19/04GK2855166SQ200520067830公开日2007年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6日专利技术者蔡荣湍 申请人: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伞中棒的定位结构,是配合伞中棒的内外管实施,外管上部的侧壁上打设有凹坑,对应此凹坑在内管壁轴向形成有滑槽,在外管与凹坑垂直方向的侧壁上设有定位孔;其特征在于:在内管的下端部内置一套管,套管内壁径向延伸一凸柱,凸柱正对的套管壁上设有一通孔,此通孔与内管壁上的通孔相通,一弹簧一端套置在凸柱上,另一端透过套管及内管的通孔连接一凸粒,凸粒的中部设有防止其完全凸伸于外管定位孔之外的挡台;该套管由固定元件固定在内管的下端部,同时该固定元件可卡制在外管的凹坑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荣湍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城厦门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