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滚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772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芯,呈筒状以及多个清洁胶带,依次卷绕在筒芯上。清洁胶带呈平行四边形,具有依次设置的离型层、薄膜层以及粘胶层。每个清洁胶带均卷绕形成具有螺旋间隙的筒状从而卷绕在筒芯上,相邻两个清洁胶带的螺旋间隙相互错开,并且相邻两个胶带的薄膜层为不同颜色的薄膜层。其中,清洁胶带中所使用的薄膜层由无机矿粉、高分子材料以及助剂通过流延法制备而来,是一种可降解的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洁滚筒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滚筒,具体涉及一种装有环保胶带的清洁滚筒,属于日用品领域。
技术介绍
胶带应用于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其中塑料胶带应用广泛、使用量大、种类繁多并且容易与其他垃圾混合,因此难以回收。若对这类胶带进行掩埋或者焚烧处理,则将造成严重的土壤污染或者大气污染,极不利于环保。另一方面,塑料胶带的主要原料为各种高分子化合物,其主要来源为石油。然而石油为不可再生资源,因此随着资源的减少,塑料胶带的生产成本也在不断上升。为了减少塑料胶带对环境的污染及有限资源的消耗,现有技术中出现了一些可降解胶带(例如美纹纸胶带、PLA胶带等),其主要原料是以植物纤维制成生物可降解的材料。但是此类可降解胶带稳定性、抗拉强度等性能均与塑料胶带有所差距,并且此类生物可降解的材料成分更高,限制了此类可降解胶带的应用范围。现有技术中还有一些环保胶带,其主要原料是由无机矿粉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混合制备而成的。由于无机矿粉可以采用建筑废料作为原材料,属于废物利用,因此有利于环保并且成本较低。然而无机矿粉在制备过程中容易发生脱粉现象,因此该类环保胶带产品在强度和外观方面均有所缺陷,难以应用于对强度和外观有要求较高的产品上。家用清洁中最常使用的手持式清洁滚筒对所使用的清洁胶带的强度性能要求都比较高。清洁滚筒一般分为可撕式清洁滚筒和不可撕式清洁滚筒。不可撕式清洁滚筒通过清洗滚筒来达到反复使用的目的,但是多次清洗后滚筒表面会逐渐失去粘性,使用寿命较短。可撕式清洁滚筒通过依次撕下滚筒最外层的清洁胶带来达到保持滚筒粘性的目的,清洁胶带使用消耗完后可替换筒芯继续使用。根据其结构又分为平撕式和斜撕式,平撕式清洁滚筒在使用过程中,撕下最外层的清洁胶带时,很容易同时撕下多张清洁胶带或者造成内层清洁胶带的损坏,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斜撕式相比平撕式效果有所改善,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较难快速准确找到最外层的清洁胶带并将其撕下,并且仍然没有解决容易同时撕下多张清洁胶带的问题。另一方面,可撕式清洁滚筒通常采用一层胶带一层离型纸的结构,变相加大了清洁滚筒的厚度,降低了清洁滚筒的使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芯,呈筒状以及多个清洁胶带,依次卷绕在筒芯上。其中,清洁胶带呈平行四边形,具有依次设置的离型层、薄膜层以及粘胶层。每个清洁胶带均卷绕形成具有螺旋间隙的筒状从而卷绕在筒芯上,相邻两个清洁胶带的螺旋间隙相互错开,并且相邻两个胶带的薄膜层为不同颜色的薄膜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清洁胶带的底边长度为150mm~550mm。清洁胶带的高与筒芯的高度相等。清洁胶带底边与侧边组成的锐角角度为15度~70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清洁胶带的一条底边与筒芯的底面平齐并且另一条底边与筒芯的顶面平齐,在卷绕完成后清洁胶带的两条侧边形成螺旋间隙。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离型层为离型油层。粘胶层为水性胶层、热熔胶层、天然橡胶层或其他粘胶剂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薄膜层为嵌入有预定粒径的无机矿粉颗粒的环保薄膜,含有如下成分:34~85质量份的无机矿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11~30质量份的聚丙烯以及1~5质量份的助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薄膜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称取34~85质量份的无机矿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11~30质量份的聚丙烯以及1~5质量份的助剂并且依次加入混合机中,以100~130r/min的转速混合20~25分钟从而得到原料混合物。步骤S2,将原料混合物通过挤出机以180~250℃温度条件进行熔融混炼从而得到熔融混炼物,并对熔融混炼物进行高速切割从而得到母粒材料;步骤S3,将母粒材料进行真空脱水并熔融,经流延设备中的真空泵挤出并且通过流延设备的模头前端的缝隙中流出从而得到流延膜;步骤S4,将流延膜进行冷却定型并且纵向拉伸从而得到薄膜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清洁胶带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5,在薄膜层的第一工作面涂布离型油从而形成离型层;步骤S6,在薄膜层的第二工作面涂布胶粘剂从而形成胶粘层;步骤S7,对经过步骤S5和所述步骤S6处理后的薄膜层进行烘干处理并切割成形从而得到清洁胶带。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无机矿粉包含煅烧或未煅烧的碳酸钙、硫酸钙、硫酸铜、膨润土、白银石粉、白土、滑石粉、白垩粉、氧化锌、空心玻璃微珠、沙粒粉、废煤渣粉、废煤矸石粉、废建材石粉、收集PM2.5粉尘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所组成的混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无机矿粉的平均径粒为800目~1200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所述助剂包含表面改性剂PN-827、热稳定剂BASF225、润滑剂硬酯酸锌L-806、润滑剂PP蜡、表面改性剂硬酯酸1801中的一种或任意几种所组成的混合物。专利技术作用与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提供的清洁滚筒,由于每个清洁胶带均卷绕形成具有螺旋间隙的筒状从而卷绕在筒芯上,相邻两个清洁胶带的螺旋间隙相互错开,并且相邻两个胶带的薄膜层为不同颜色的薄膜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快速准确的找到最外层的清洁胶带。同时由于清洁胶带的底边和侧边形成的锐角角度为15度~70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能够轻易的从锐角夹角处将最外层的清洁胶带撕下并且不容易造成内层清洁胶带的损坏。由于清洁胶带的薄膜层所使用的环保薄膜中是以34~85质量份的无机矿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11~30质量份的聚丙烯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因此,该清洁胶带具有良好的降解性。由于环保薄膜中含有11~30质量份的聚丙烯,而聚丙烯能够能够增加成形性能,因此使得清洁胶带在制备过程中更容易成形,减小了清洁胶带表明的粗糙度,保证了清洁胶带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脱粉现象,从而提高了清洁滚筒的使用效率。由于环保薄膜中含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而聚乙烯能够增强材料加强,因此能够增加清洁胶带的稳定性和抗拉强度,从而提高了清洁滚筒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清洁滚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清洁滚筒中清洁胶带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清洁滚筒中清洁胶带的结构平面示意图。图中,10-筒芯;20-清洁胶带;21-螺旋间隙;22-离型层;23-薄膜层;24-粘胶层。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滚筒,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中清洁滚筒100包括:筒芯10以及清洁胶带20。筒芯10呈筒状,该筒芯的高度为120mm,外直径为50mm,厚度为1.5mm。多个清洁胶带20,卷绕在筒芯10上。如图2所示,具有依次设置的离型层22、薄膜层23以及粘胶层24,厚度为0.03mm。其中,离型层22为离型油层。薄膜层23为嵌入有预定粒径的无机矿粉颗粒的环保薄膜。胶粘层24为水性胶层。其中,相邻的两个清洁胶带20的薄膜层23为不同颜色。由于离型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芯,呈筒状;以及多个清洁胶带,依次卷绕在所述筒芯上,其中,所述清洁胶带呈平行四边形,具有依次设置的离型层、薄膜层以及粘胶层,每个所述清洁胶带均卷绕形成具有螺旋间隙的筒状从而卷绕在所述筒芯上,相邻两个所述清洁胶带的所述螺旋间隙相互错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胶带的所述薄膜层为不同颜色的薄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芯,呈筒状;以及多个清洁胶带,依次卷绕在所述筒芯上,其中,所述清洁胶带呈平行四边形,具有依次设置的离型层、薄膜层以及粘胶层,每个所述清洁胶带均卷绕形成具有螺旋间隙的筒状从而卷绕在所述筒芯上,相邻两个所述清洁胶带的所述螺旋间隙相互错开,并且相邻两个所述胶带的所述薄膜层为不同颜色的薄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清洁胶带的底边长度为150mm~550mm;所述清洁胶带的高与所述筒芯的高度相等;所述清洁胶带底边与侧边组成的锐角角度为15度~7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其中,每个所述清洁胶带的一条底边与所述筒芯的底面平齐并且另一条底边与所述筒芯的顶面平齐,在卷绕完成后所述清洁胶带的两条侧边形成所述螺旋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离型层为离型油层;所述粘胶层为水性胶层、热熔胶层或天然橡胶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薄膜层为嵌入有预定粒径的无机矿粉颗粒的环保薄膜,含有如下成分:34~85质量份的无机矿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11~30质量份的聚丙烯;以及1~5质量份的助剂。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清洁滚筒,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薄膜层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称取34~85质量份的无机矿粉、2~10质量份的聚乙烯、18~30质量份的聚丙烯以及1~5质量份的助剂并且依次加入混合机中,以100~130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剑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山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