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兰历专利>正文

收集封装装置、具有收集封装装置之台面收集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2772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1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露一种收集封装装置及基于该收集封装装置的台面收集设备,该收集封装装置藉由输送部、供给部与挤压手段的安排与配置,让贮放于该输送部之第一封装单元及贮放于该供给部之第二封装单元可经由该挤压手段的迫使而紧靠在一起,进而使该第二封装单元之承载面上的待收集物可轻松地被一同封装成单一收集封装片体,让生活、医疗、居家照护或宠物照顾等用途上之收集封装的程序变得更加简化,进一步增进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收集封装装置、具有收集封装装置之台面收集设备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可快速收集封装固体/液体/半固体之收集封装装置。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当中,人们对于物体的集中、收集、封存大部分都是以人工方式手动处理。举例而言,像是一般桌面或台面上的杂物清扫、肮脏物清扫等,都是以人工的方式手动处理。再例如,排泄物的清洁处理,举例来说针对宠物排泄物的清洁,也都是饲主须要亲自清理摆放在固定位置的便盆或猫砂等,由于排泄物通常是液体混和半固体的状态,故特别需要更换并刷洗便盆,如排泄物未及时清理就极易导致异味弥漫于居住环境,而有影响卫生与居住品质的疑虑。又例如像工作台之台面设备上的物品或废弃物的清理,皆须人工集中废弃物并收集清除,耗时且方便性不佳。又例如像幼儿的餐桌桌面、或其他之小朋友用的桌面等,为了避免接触到不净的桌面或是拿取该不净之桌面上之物体食用而导致桌面病菌从口而入,通常会对幼儿的餐桌桌面、其他之小朋友用的桌面等,藉由杀菌的湿纸巾来擦拭后,才让幼儿接触,但这样不但麻烦、耗时,也不一定能擦拭干净。为了提升效率、速度或便利性,有些电动的产品(如电动垃圾桶、电动打扫机等)因应而生,然而,虽然其具有自动化之便利性,然而由于电动化的实现,内部架构未经设计下往往会导致产品内的电子零件繁多而复杂,加上定期维护的部分过多而导致成本提高且售价昂贵,再者,因需插电或安装电池,也会存在安全性之隐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化、快速、有效率的收集封装装置,以增进便利性。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收集封装装置,包含一承载区、一输送部、一供给部及一挤压手段。该承载区是给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区域;该输送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一侧,该输送部用于贮放一第一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具有一黏着面;该供给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另一侧,该供给部用于贮放一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二封装单元可被拉动而横跨该承载区,被拉动的该第二封装单元的顶面于该承载区形成给该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一承载面;该挤压手段用于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的该黏着面面对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顶面,于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进一步被拉动时,提供一使该第一封装单元之黏着面与该第二封装单元之该顶面彼此黏合的挤压力,进而可使置放在该承载区内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于通过该挤压手段后,被一同封装成一收集封装片体。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更可包括设置于该挤压手段后的一裁切部,该裁切部用于被操作来使该收集封装片体被裁切截断,使该收集封装片体与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分离。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输送部可包括用于贮放该第一封装单元的一第一滚筒,该供给部包括用于贮放该第二封装单元的一第二滚筒,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卷绕该第一滚筒而贮放于该输送部,该第二封装单元藉由卷绕该第二滚筒而贮放于该供给部。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供给部可包括一定位滚筒,被拉动后的该第二封装单元藉由该定位滚筒的承抵而转向并横跨该承载区。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挤压手段可藉由二挤压单元来提供,各该挤压单元可为滚筒或抵顶元件。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二挤压单元可为一抵顶元件及一弹性滚筒的搭配,该弹性滚筒围绕有弹性材质的覆材,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该弹性滚筒的承抵而改变自该输送部输出后的移动方向,相邻于该弹性滚筒之该抵顶元件用于抵顶,该弹性滚筒及该抵顶元件之间形成一压合缝隙以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并藉由该压合缝隙施加该挤压力。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二挤压单元可为一抵顶元件及一滚筒的搭配,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该滚筒的承抵而改变自该输送部输出后的移动方向,相邻于该滚筒之该抵顶元件是用于抵顶,该滚筒及该抵顶元件之间形成一压合缝隙以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并藉由该压合缝隙施加该挤压力,该抵顶元件为一底板,该底板自该输送部下方横向延伸而横跨该承载区,位于该承载区下方之该底板同时供该第二封装单元的承抵。进一步地,于该底板的一端缘可设置一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对经压合的该收集封装片体提供一夹持力,以供该底板被拉动时可同步拉动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输送部可包括用于贮放该第一封装单元的一第一滚筒,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卷绕该第一滚筒而贮放于该输送部,该二挤压单元之其一为该第一滚筒与一伸缩控制组的组合,该二挤压单元之另一为一抵顶件,该伸缩控制组弹性地压抵该第一滚筒之轴心两端,使该第一滚筒常态地接近于该承载面,该第一滚筒及该抵顶件之间形成一压合缝隙以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并藉由该压合缝隙施加该挤压力。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封装单元为可卷收之片材,且在该第一封装单元之黏着面的相对面上具有一离型膜层。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封装单元可包括由一吸水层与一防漏层叠合形成之一复合片体,该吸水层位于该第二封装单元的顶部以供作为该承载面。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该第一封装单元的一侧面整面皆具黏着性,以形成该黏着面。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更包括一底板,该底板可被抽拉而移动在平行于该承载区的方向,该底板位于被拉动至跨过该承载区之该第二封装单元的下方,该底板于邻近该输送部的侧缘处设置有一夹持部,该第一封装单元与该第二封装单元经该挤压手段后形成相互黏合的一收集封装片体,该夹持部用于将该收集封装片体与该底板夹持在一起,以于该底板被抽拉而远离该输送部时,可同步拉动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收集封装装置,包含:一输送部、一供给部、及一挤压部;该输送部是供一第一封装单元的储存,该第一封装单元具有一封装面;该供给部是供一第二封装单元的储存,于该第二封装单元被拉出该供给部后,部分之该第二封装单元的顶面成为用于收集被承载物的一承载面;该挤压部接收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该挤压部提供一使该第一封装单元之该封装面与该第二封装单元之该顶面彼此靠在一起的挤压力,该挤压部同时对置放在该承载面上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提供挤压力,以使置放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于通过该挤压部后被一同封装成一收集封装片体。进一步地,该收集封装装置更包括设置于该挤压部后的一裁切部,该裁切部供被操作来使该收集封装片体被裁切截断,以使该收集封装片体与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分离。于本专利技术之一实施例中,更可包含:一驱动马达及一控制部;该驱动马达配置来根据一控制讯号对应地驱动该挤压部及该裁切部之至少其一,使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被拉动;该控制部耦接该驱动马达,根据一指令来致能该驱动马达,以拉动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其中,该指令包含一外部操作指令、一侦测结果指令、或一定时指令。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专利技术又提出一种台面收集设备,包含前述之收集封装装置及一承架组,该承架组供该收集封装装置安装,该承架组具有界定该承载区的开口,显露于该开口中之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承载面与该开口周围形成一台面,以对于位于该台面上之该承载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待收集物的收集封装。其中,该台面收集设备泛指架设在其他设备、装置或任何对象上的一种设备,藉以将收集封装的功效应用到适合的场所,例如:宠物排泄物之收集的应用、婴幼儿餐桌上之清理的应用、医疗之护理床上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承载区,是供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区域;一输送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一侧,该输送部是用于贮放一第一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具有一黏着面;一供给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另一侧,该供给部是用于贮放一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二封装单元可被拉动而横跨该承载区,被拉动的该第二封装单元的顶面于该承载区形成了供该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一承载面;及一挤压手段,是用于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的该黏着面面对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顶面,当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进一步被拉动时,该挤压手段提供一使该第一封装单元之黏着面与该第二封装单元之该顶面彼此黏合的挤压力,该挤压手段并同时对置放在该承载面上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提供挤压力,以使置放在该承载区内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于通过该挤压手段后被一同封装成一收集封装片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7.12 TW 1061232781.一种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承载区,是供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区域;一输送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一侧,该输送部是用于贮放一第一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具有一黏着面;一供给部,设置于该承载区之另一侧,该供给部是用于贮放一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二封装单元可被拉动而横跨该承载区,被拉动的该第二封装单元的顶面于该承载区形成了供该至少一待收集物置放的一承载面;及一挤压手段,是用于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该第一封装单元的该黏着面面对该第二封装单元的该顶面,当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进一步被拉动时,该挤压手段提供一使该第一封装单元之黏着面与该第二封装单元之该顶面彼此黏合的挤压力,该挤压手段并同时对置放在该承载面上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提供挤压力,以使置放在该承载区内的该至少一待收集物于通过该挤压手段后被一同封装成一收集封装片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设置于该挤压手段后的一裁切部,该裁切部是供被操作来使该第一封装单元与该第二封装单元经该挤压手段后所形成之相互黏合的该收集封装片体被裁切截断,使该收集封装片体与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分离。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输送部包括用于贮放该第一封装单元的一第一滚筒,该供给部包括用于贮放该第二封装单元的一第二滚筒,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卷绕该第一滚筒而贮放于该输送部,该第二封装单元藉由卷绕该第二滚筒而贮放于该供给部。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供给部包括一定位滚筒,被拉动后的该第二封装单元藉由该定位滚筒的承抵而转向并横跨该承载区。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挤压手段是藉由二挤压单元来提供,各该挤压单元为滚筒或抵顶元件。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挤压单元为一抵顶元件及一弹性滚筒的搭配,该弹性滚筒围绕有弹性材质的覆材,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该弹性滚筒的承抵而改变自该输送部输出后的移动方向,相邻于该弹性滚筒之该抵顶元件是用于抵顶,该弹性滚筒及该抵顶元件之间形成了一压合缝隙,以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并藉由该压合缝隙施加该挤压力。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二挤压单元为一抵顶元件及一滚筒的搭配,该第一封装单元藉由该滚筒的承抵而改变自该输送部输出后的移动方向,相邻于该滚筒之该抵顶元件是用于抵顶,该滚筒及该抵顶元件之间形成一压合缝隙以接收被拉动后的该第一封装单元及该第二封装单元,并藉由该压合缝隙施加该挤压力,该抵顶元件为一底板,该底板自该输送部下方横向延伸而横跨该承载区,位于该承载区下方之该底板同时供该第二封装单元的承抵。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收集封装装置,其特征在于:于该底板的一端缘设置有一夹持元件,该夹持元件对经压合的该收集封装片体提供一夹持力,以供该底板被拉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利燊
申请(专利权)人:高兰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