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46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支撑架、设于主框架顶部的顶部平台和设于主框架底部的底部平台,主框架底部还设有伸缩搭接部,桁架通过伸缩搭接部搭接于下层连系梁,伸缩搭接部包括若干设于主框架底部两侧的伸缩件套,伸缩件通过伸缩件套内外伸缩,伸缩件套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连接,若干伸缩件一端均与把手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桁架应用于水工建筑物连系梁施工,可重复使用,制作简单,吊装移设方便,加快了施工进度,减少了排架搭拆工作量,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安全系数,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桁架,具体涉及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属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水利水电工程中,水工建筑物往往从底至顶布置的纵、横向联接的呈一定规律布置的连系梁,传统的连系梁施工是从低至顶搭设满堂脚手架作为施工平台,连系梁底部搭设承重排架支撑模板系统,满堂脚手架高度超过规定需要采取分段措施。传统的方法进行连系梁施工时,施工排架搭拆工作量大,需一次性投入大量材料,施工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且排架搭设、使用及拆除过程安全风险高。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水利水电工程
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制作简单,吊装移设方便,可以重复使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排架搭拆的工作量,增加了安全系数,加快了施工进度,节约了施工成本,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支撑架、设于主框架顶部的顶部平台和设于主框架底部的底部平台,主框架底部还设有伸缩搭接部,桁架通过伸缩搭接部搭接于下层连系梁,伸缩搭接部包括若干设于主框架底部两侧的伸缩件套,伸缩件通过伸缩件套内外伸缩,伸缩件套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连接,若干伸缩件一端均与把手连接。桁架底座设置伸缩搭接部,不会受结构净空影响其吊装移设。进一步地,主框架顶部设有吊装部。在水工建筑物连系梁施工时,桁架作为施工平台,可以整体吊装,重复使用,减少施工排架搭拆工作量和材料一次性投入。进一步地,主框架为若干型钢组成的立方体框。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横管层、若干层平行于横管层设置的纵管层、垂直设于横管层和纵管层设置的站管层和剪刀撑。进一步地,桁架设于下层连系梁和上层连系梁之间。进一步地,吊装部为设于主框架顶部的吊耳孔,起吊设备通过吊耳孔带动整个桁架运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桁架可重复使用,制作简单,吊装移设方便,桁架拆卸后其材料可继续使用,减少大量的施工排架搭拆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增加了安全系数,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本技术极大的推动水利水电工程连系梁施工在工艺、效率方面的进步。3、本技术目前还未见在水电工程施工中应用,其旨在减少排架搭拆工作量,降低成本投入,加快施工进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桁架(吊装状态)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桁架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桁架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桁架顶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层连系梁;2、上层连系梁;3、伸缩件套;4、伸缩件;5、拉手;6、纵向连接件;7、主框架立柱;8、主框架顶横梁;9、主框架顶纵梁;10、吊耳孔;11、加劲板;12、底部平台;13、顶部平台;14、横管;15、纵管;16、站管;17、剪刀撑;18、起吊设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应视为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连系梁施工用桁架,桁架设于下层连系梁1和上层连系梁2之间,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支撑架、设于主框架顶部的顶部平台13和设于主框架底部的底部平台12,主框架底部还设有伸缩搭接部,如图3-4所示,伸缩搭接部包括4个对称设于主框架底部两侧的伸缩件套3,伸缩件套3两端均设有伸缩件4,伸缩件4通过伸缩件套3内外伸缩,伸缩件4一端设有限位部,限位于伸缩件套3的出口。桁架通过伸缩件4搭接于下层连系梁1上,伸缩件套3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6连接,如图4所示,一侧的四个伸缩件4一端均与把手5连接,通过把手5拉动伸缩件4伸出。如图1所示,主框架顶部设有吊耳孔10,起吊设备18通过吊耳孔10带动整个桁架运动,吊耳孔10附近还设有加劲板11。如图1、5所示,主框架为若干型钢组成的立方体框,包括主框架立柱7、主框架顶横梁8、主框架顶纵梁9,上侧和下侧的主框架顶横梁8和主框架顶纵梁9形成立方体框的顶面和底面。支撑架包括若干层平行设置的横管层、若干层垂直于横管层设置的纵管层和剪刀撑17。横管层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横管14,纵管层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纵管15,横管14和纵管15相互交错,若干站管16组成的站管层垂直于横管层和纵管层设置。伸缩件套3为双根[28b槽钢,翼板对接满焊。伸缩件4为I25b工字钢,其型号可以根据伸缩件套3所选槽钢型号具体调整,两者间隙应尽量小,使用时与下层连系梁1梁顶搭接长度不少于20cm。把手5为与底座主梁内伸缩件4外端头焊接的A20圆钢。纵向连接件6为伸缩件套3焊接的[14槽钢。主框架立柱7为型钢,其材料优选的是I18工字钢。支撑架全部为A48钢管,其厚度优选的是3.6mm。吊耳孔10为主框架立柱7顶部在工字钢腰上的孔,孔径20mm。加劲板11为厚度1mm钢板。底部平台12为桁架底座封闭花纹钢板,其厚度优选的是2mm。顶部平台13为桁架顶部钢板网,其型号规格优选菱形钢板网3×24mm。主框架顶横梁8和主框架顶纵梁9均为型钢,其材料优选的是I14工字钢。本技术按照先主框架,然后支撑件,最后铺设平台的顺序进行桁架的制作,制作完成利用起吊设备18钢丝绳穿过主框架立柱7顶部的吊耳孔10,把桁架整体吊装至下层连系梁1的顶部最佳安装位置,然后通过把手5把伸缩件4拉伸与连系梁1梁顶搭接,经检查稳定后,起吊设备18脱钩,利用顶部平台13作为上层连系梁2的施工平台。上层连系梁2施工完成后,利用起吊设备19重复以上步骤将桁架移设至其他工作面,至此完成1个作业循环。桁架重复使用直至全部施工完成,解体拆除回收支撑件及其他部分材料,继续用作它用。桁架使用期间,临时材料直接堆放在平台上,临边、临空位置应该设置防护栏杆,人员上下直接在架体内安装之字形爬梯。桁架每一次吊装移设之前,应该对桁架整体外观是否存在变形进行检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支撑架、设于主框架顶部的顶部平台和设于主框架底部的底部平台,主框架底部还设有伸缩搭接部,桁架通过伸缩搭接部搭接于下层连系梁,伸缩搭接部包括若干设于主框架底部两侧的伸缩件套,伸缩件通过伸缩件套内外伸缩,伸缩件套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连接,若干伸缩件一端均与把手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设于主框架内的支撑架、设于主框架顶部的顶部平台和设于主框架底部的底部平台,主框架底部还设有伸缩搭接部,桁架通过伸缩搭接部搭接于下层连系梁,伸缩搭接部包括若干设于主框架底部两侧的伸缩件套,伸缩件通过伸缩件套内外伸缩,伸缩件套之间通过纵向连接件连接,若干伸缩件一端均与把手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系梁施工用桁架,其特征在于:主框架顶部设有吊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系梁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育礼赵智勇姚巍朱磊曾涛穆晓东王移纳李昌武张宇航贺扬许少强何玉虎周维王欢程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