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18086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诱鱼装置,包括,壳体,包括颗粒舱、圆周分布于所述颗粒舱上的投放口、与所述颗粒舱相连的雾化舱,以及开设于所述雾化舱上的漏孔组;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投放口的勺体,以及能够推动所述勺体复位的回弹件;间歇遮蔽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雾化舱内侧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转轴外侧能够遮蔽漏孔组的阻挡盘;驱动机构,其安装于所述壳体内侧,能够同时推动勺体反转和带动阻挡盘转动。通过驱动机构同时驱动勺体和阻挡盘,使得粉末状的诱鱼物质和颗粒诱鱼物能够同时落下,从而达到吸引过滤性进食的鱼种集中在诱鱼装置的下方的效果,避免集鱼斗内侧的鱼跃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集鱼搬运的,尤其涉及一种诱鱼装置


技术介绍

1、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保护鱼类,往往都需要采用水利集鱼斗,也称为鱼类集拢设施,是指在水利工程中采用的一种针对鱼类的保护措施。主要用于解决水利工程对鱼类栖息地和迁徙通道的影响。

2、现有技术中,鱼进入到集鱼斗的内侧后,还会出现跃出的情况,很难将鱼在诱鱼期间留在集鱼斗的内侧,因此,为了能够将大量的鱼类留在集鱼斗内侧,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诱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集鱼斗提升前鱼类跃出的问题,提出了本专利技术。

2、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诱鱼装置。

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诱鱼装置,包括,壳体,包括颗粒舱、圆周分布于所述颗粒舱上的投放口、与所述颗粒舱相连的雾化舱,以及开设于所述雾化舱上的漏孔组;翻转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投放口的勺体,以及能够推动所述勺体复位的回弹件;间歇遮蔽机构,包括转动安装于所述雾化舱内侧的转轴,以及设于所述转轴外侧能够遮蔽漏孔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02)的内侧壁开设有凹孔(102a),所述勺体(201)的外侧安装有凸柱(201a),所述凸柱(201a)延伸至凹孔(102a)内侧且能够在凹孔(102a)内侧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500);所述推动机构(500)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02)包括连通外部空间和颗粒舱(101)内部空间的落槽(102b),以及处于所述颗粒舱(101)下方的容置空间(102c);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02)的内侧壁开设有凹孔(102a),所述勺体(201)的外侧安装有凸柱(201a),所述凸柱(201a)延伸至凹孔(102a)内侧且能够在凹孔(102a)内侧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动机构(500);所述推动机构(500)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02)包括连通外部空间和颗粒舱(101)内部空间的落槽(102b),以及处于所述颗粒舱(101)下方的容置空间(102c);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柱(201a)的外侧还固定限位杆(201b),所述限位杆(201b)上设置有限位凸起(201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诱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口(102)的内侧壁开设有和凹孔(102a)连通的横向槽(102e),所述投放口(102)的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力范志勇刘启路清贤李学辉唐建明代超杨国党严建金庞博徐佳宁苗艳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