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43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包括支架组件、动力组件和绞缠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脚、台板和固定板,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传动轴圈的转动给所述螺纹杆提供了动力和调整旋转的所述螺纹杆方向,所述螺纹杆的转动使得螺接的所述绞盘开始反向转动前进,所述绞盘被相互咬合的螺纹推动前进,所述绞盘的反向转动带动两条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对绞,并缓缓穿过所述圆筒,所述绞盘不停的旋转带动越来越多的电线进入保护套中,成功并快速的填装对绞的电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缆
,具体涉及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
技术介绍
电线是指芯数少、产品直径小、结构简单的产品,用于电力、通信及相关传输用途的材料,电线是由一根或几根柔软的导线组成,外面包以轻软的护层;电缆是由一根或几根绝缘包导线组成,外面再包以金属或橡皮制的坚韧外层,电缆与电线一般都由芯线、绝缘包皮和保护外皮三个组成部分组成。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造成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件质量的下降,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造成了工作时间的延长,工件质量的下降,造成工作效率的降低,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的增加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包括支架组件、动力组件和绞缠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撑脚、台板和固定板,所述台板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台板位于所述支撑脚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所述台板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组件包括传动电机、转轴、皮带和传动轴圈,所述传动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所述传动电机位于所述支撑脚的外侧壁,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电机,所述转轴位于所述传动电机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圈通过所述皮带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传动轴圈位于所述固定板的外侧壁,所述传动电机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绞缠组件包括圆筒、观察窗、绞盘、夹持块和螺纹杆,所述圆筒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所述圆筒位于所述台板的上表面,所述观察窗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圆筒,所述观察窗位于所述圆筒的外侧壁,所述螺纹杆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圈,所述螺纹杆位于所述传动轴圈的内侧壁,所述绞盘螺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绞盘位于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所述夹持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绞盘,所述夹持块位于所述绞盘的外表面,所述绞盘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优选的,所述传动轴圈的内部设置为光滑,所述传动轴圈的内径恰好与所述螺纹杆的外径相同。所述孔洞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所述孔洞的内部设置有螺纹且所述孔洞螺接于所述螺纹杆。所述夹持块分为两个部分套圈和抵持块,套圈的内径和另两个所述孔洞的内径相同,抵持块螺接于套圈。所述圆筒的内部设有螺纹,所述圆筒螺接于所述绞盘,所述圆筒位于所述绞盘的外侧壁。所述观察窗的形状为圆弧型且所述观察窗设置为推拉式,所述圆筒的两端设置为不同的规格大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通过设置所述传动轴圈的转动带动内部的所述螺纹杆的转动,给所述螺纹杆提供了动力和调整旋转的所述螺纹杆方向,所述螺纹杆的转动使得螺接的所述绞盘开始反向转动前进,所述螺纹杆和所述绞盘的螺纹相反,使得在所述螺纹杆只旋转部移动的情况下,所述绞盘被相互咬合的螺纹推动前进,所述绞盘的反向转动带动两条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对绞,并缓缓穿过所述圆筒,进入电缆外部的保护套内,所述绞盘不停的旋转带动越来越多的电线进入保护套中,成功并快速的填装对绞的电线,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提升了对绞的工件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使得生产成本的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绞盘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组件、2-动力组件、3-绞缠组件、11-支撑脚、12-台板、13-固定板、21-传动电机、22-转轴、23-皮带、24-传动轴圈、31-圆筒、32-观察窗、33-绞盘、34-夹持块、35-螺纹杆、36-孔洞。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包括支架组件1、动力组件2和绞缠组件3,支架组件1包括支撑脚11、台板12和固定板13,台板12固定连接于支撑脚11,台板12位于支撑脚11的上表面,固定板13固定连接于台板12,固定板13位于台板12的上表面,动力组件2包括传动电机21、转轴22、皮带23和传动轴圈24,传动电机21固定连接于支撑脚11,传动电机21位于支撑脚11的外侧壁,转轴22固定连接于传动电机21,转轴22位于传动电机21的外侧壁,传动轴圈24通过皮带23转动连接于转轴22,传动轴圈24位于固定板13的外侧壁,传动电机21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绞缠组件3包括圆筒31、观察窗32、绞盘33、夹持块34和螺纹杆35,圆筒31固定连接于12,圆筒31位于12的上表面,观察窗32可拆卸连接于圆筒31,观察窗32位于圆筒31的外侧壁,螺纹杆35转动连接于传动轴圈24,螺纹杆35位于传动轴圈24的内侧壁,绞盘33螺接于螺纹杆35,绞盘33位于螺纹杆35的外侧壁,夹持块34固定连接于绞盘33,夹持块34位于绞盘33的外表面,绞盘33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3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传动轴圈24可以带动内部螺纹杆35的转动,通过设置螺纹杆35可以使绞盘33在其外侧壁转动逐渐前进,通过设置圆筒31可以套接电缆外部的保护套,通过设置绞盘33可以将对绞的双线进行相互的缠绕绞缠,传动轴圈24的转动带动内部的螺纹杆35的转动,给螺纹杆35提供了动力和调整旋转的螺纹杆35方向,螺纹杆35的转动使得螺接的绞盘33开始反向转动前进,螺纹杆35和绞盘33的螺纹相反,使得在螺纹杆35只旋转部移动的情况下,绞盘33被相互咬合的螺纹推动前进,绞盘33的反向转动带动两条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对绞,并缓缓穿过圆筒31,进入电缆外部的保护套内,绞盘33不停的旋转带动越来越多的电线进入保护套中,成功并快速的填装对绞的电线,增加了工作的效率。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观察窗32可以观察圆筒31内部的运转情况,通过设置夹持块34可以将电线进行夹持固定,通过设置传动轴圈24可以带动内部螺纹杆35的转动,通过设置螺纹杆35可以使绞盘33在其外侧壁转动逐渐前进,通过设置圆筒31可以套接电缆外部的保护套,在使用时,首先将电线穿过孔洞36,进入套圈内随后拧动抵持块,使得抵持块将电线挤在套圈的内侧壁,将电线固定在绞盘33的外表面,随后外部电源成功连接,启动传动电机21,传动电机21的转动通过皮带23带动传动轴圈24的转动,传动轴圈24的转动带动内部的螺纹杆35的转动,螺纹杆35的转动使得螺接的绞盘33开始反向转动前进,绞盘33的反向转动带动两条电线之间相互缠绕对绞,并缓缓穿过圆筒31,进入电缆外部的保护套内,绞盘33不停的旋转带动越来越多的电线进入保护套中,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电线对绞双线在相互交叉对绞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或者对绞不完整,对绞速度慢等问题,减少了工作的时间,提升了对绞的工件质量,提升了工作效率,从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动力组件(2)和绞缠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支撑脚(11)、台板(12)和固定板(13),所述台板(1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11),所述台板(12)位于所述支撑脚(1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13)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12),所述固定板(13)位于所述台板(12)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传动电机(21)、转轴(22)、皮带(23)和传动轴圈(24),所述传动电机(2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11),所述传动电机(21)位于所述支撑脚(11)的外侧壁,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电机(21),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传动电机(21)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圈(24)通过所述皮带(2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22),所述传动轴圈(24)位于所述固定板(13)的外侧壁,所述传动电机(21)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绞缠组件(3)包括圆筒(31)、观察窗(32)、绞盘(33)、夹持块(34)和螺纹杆(35),所述圆筒(31)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12),所述圆筒(31)位于所述台板(12)的上表面,所述观察窗(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圆筒(31),所述观察窗(32)位于所述圆筒(31)的外侧壁,所述螺纹杆(35)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圈(24),所述螺纹杆(35)位于所述传动轴圈(24)的内侧壁,所述绞盘(33)螺接于所述螺纹杆(35),所述绞盘(33)位于所述螺纹杆(35)的外侧壁,所述夹持块(34)固定连接于所述绞盘(33),所述夹持块(34)位于所述绞盘(33)的外表面,所述绞盘(33)的外表面开设有孔洞(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绞双线的精准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组件(1)、动力组件(2)和绞缠组件(3),所述支架组件(1)包括支撑脚(11)、台板(12)和固定板(13),所述台板(12)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11),所述台板(12)位于所述支撑脚(11)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板(13)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12),所述固定板(13)位于所述台板(12)的上表面,所述动力组件(2)包括传动电机(21)、转轴(22)、皮带(23)和传动轴圈(24),所述传动电机(21)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脚(11),所述传动电机(21)位于所述支撑脚(11)的外侧壁,所述转轴(22)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电机(21),所述转轴(22)位于所述传动电机(21)的外侧壁,所述传动轴圈(24)通过所述皮带(23)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22),所述传动轴圈(24)位于所述固定板(13)的外侧壁,所述传动电机(21)电性连接于外部电源,所述绞缠组件(3)包括圆筒(31)、观察窗(32)、绞盘(33)、夹持块(34)和螺纹杆(35),所述圆筒(31)固定连接于所述台板(12),所述圆筒(31)位于所述台板(12)的上表面,所述观察窗(3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圆筒(31),所述观察窗(32)位于所述圆筒(31)的外侧壁,所述螺纹杆(35)转动连接于所述传动轴圈(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逸楷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惠州市秋叶原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