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6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绞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铜线的绞丝工艺和拉丝及退火工艺分开进行,导致工艺流程较长,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筒状的前处理筒,前处理筒的一端设置有绞线装置,前处理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前处理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与前处理筒的侧面的两端构成沿前处理筒周向滑动的滑动连接,前盖和后盖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前盖和后盖上贯通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沿前处理筒的轴线设置,传动轴上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送线轮和拉丝装置,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电缆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缆绞线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绞线是以绞合单线绕绞线轴等角速度旋转和绞线匀速前进运动实现的。常用的有铜、铝两种,铜、铝线可以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适用于工作频率较高,单股线材的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损耗过大的场合。使用绞线可以使运行温度降低,相比同截面积的单股线,绞线拥有更高的机械性、柔韧性。在绞线前,铜线通常要进行拉丝和退火的工艺,然后经过拉丝和退火的铜线卷在收线轮上,再将收线轮装入绞线机进行绞线处理。由于铜线经过拉丝和退火后还有卷线的过程和转移的过程,导致了工艺流程较长,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铜线的绞丝工艺和拉丝及退火工艺分开进行,导致工艺流程较长,影响生产效率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其目的在于:在铜线的拉丝和退火工艺完成后,立刻进行绞线,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前处理筒,前处理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和后盖,前盖和后盖分别与前处理筒构成转动连接,前盖和后盖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电机;前处理筒设置有前盖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送线轮和拉丝装置,送线轮和拉丝装置固定在传动轴上,前盖和后盖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前处理筒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靠近前盖的一端,冷却装置设置在靠近后盖的一端,前处理筒设置有后盖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绞线装置。采用该技术方案后,送线轮上送出的铜线首先在拉丝装置上进行拉丝,然后经过前盖进入前处理筒,进入前处理筒后,铜线先后在加热装置处退火,然后在冷却装置处冷却,最后经过后盖离开前处理筒并进入绞线装置进行绞线。在上述过程中,电机驱动传动轴,传动轴带动送线轮、拉丝装置、前盖和后盖一同转动,从而实现多道铜线在绞线装置中完成绞线。上述加工方法的优点是,拉丝和退火后,立刻对铜线进行了绞线,一方面省去了退火后的收丝和转移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很短避免了铜线内部应力削弱拉丝效果,是的绞线后生产的电缆机械性和柔韧性更好。优选的,前处理筒内设置有隔离板,隔离板垂直固定在传动轴上,隔离板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分别位于隔离板两侧。隔离板采用隔热材料制作,降低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相互之间的影响。进一步优选的,前处理筒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气管Ⅰ、进气管Ⅱ、出气管Ⅰ和出气管Ⅱ,进气管Ⅰ、出气管Ⅰ和加热装置位于隔离板的同一侧,进气管Ⅱ、出气管Ⅱ和冷却装置位于隔离板的同一侧。该优选方案用于向前处理筒中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防止铜线在退火和冷却过程中与氧气接触而氧化。进一步优选的,进气管Ⅰ位于前处理筒的上部,出气管Ⅰ位于前处理筒的下部。该优选方案用于氮气等比空气轻的惰性气体,使得惰性气体从前处理筒的上部开始填充,从而使得加热装置一侧的前处理筒内惰性气体的填充更加充分。进一步优选的,进气管Ⅱ位于前处理筒的下部,出气管Ⅱ位于前处理筒的上部。进一步优选的,进气管Ⅱ和出气管Ⅱ通过制冷机连接。上述优选方案通过通入冷却后的惰性气体,同时起到冷却和填充惰性气体的作用。此外,由于冷却的气体比空气重,因而采用下部进气上部出气的设置方式,使得冷却装置一侧的前处理筒内惰性气体的填充更加充分。优选的,冷却装置为制冷风扇。传统的铜线退火后通常采用洒水冷却的方式,其缺点是容易出现铜线上的冷却水烘干不完全导致生产出来的电缆内有水分,容易被腐蚀而影响电缆的质量。而本技术中,铜线退火后立刻就要进行下一步工艺绞线,没有必要像传统方法一样将铜线完全冷却到室温收纳,因而该优选方案采用风冷,避免了电缆被腐蚀。优选的,前处理筒内设置有多个用于限定铜线与加热装置之间距离的张紧轮。该优选方案设置张紧轮控制铜线的排布方式,使得每一根铜线与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一致,从而保证了每一根铜线的性能一致,从而使得形成的电缆质量更好。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拉丝和退火后,立刻对铜线进行了绞线,一方面省去了退火后的收丝和转移的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时间很短避免了铜线内部应力削弱拉丝效果,是的绞线后生产的电缆机械性和柔韧性更好。2.隔离板采用隔热材料制作,降低加热装置和冷却装置相互之间的影响。3.向前处理筒中通入氮气等惰性气体,防止铜线在退火和冷却过程中与氧气接触而氧化。4.对于氮气等比空气轻的惰性气体,使得惰性气体从前处理筒的上部开始填充,从而使得加热装置一侧的前处理筒内惰性气体的填充更加充分。5.通过通入冷却后的惰性气体,同时起到冷却和填充惰性气体的作用。此外,由于冷却的气体比空气重,因而采用下部进气上部出气的设置方式,使得冷却装置一侧的前处理筒内惰性气体的填充更加充分。6.传统的铜线退火后通常采用洒水冷却的方式,其缺点是容易出现铜线上的冷却水烘干不完全导致生产出来的电缆内有水分,容易被腐蚀而影响电缆的质量。而本技术中,铜线退火后立刻就要进行下一步工艺绞线,没有必要像传统方法一样将铜线完全冷却到室温收纳,因而该优选方案采用风冷,避免了电缆被腐蚀。7.设置张紧轮控制铜线的排布方式,使得每一根铜线与加热装置之间的距离一致,从而保证了每一根铜线的性能一致,从而使得形成的电缆质量更好。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1-电机,2-送线轮,3-拉丝装置,4-传动轴,5-前盖,6-前处理筒,7-进气管Ⅰ,8-出气管Ⅱ,9-加热装置,10-张紧轮,11-出气管Ⅰ,12-进气管Ⅱ,13-隔离板,14-冷却装置,15-后盖,16-绞线装置,17-铜线,18-电缆。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包括圆筒状的前处理筒6,前处理筒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5和后盖15,前盖5和后盖15分别与前处理筒6构成转动连接,前盖5和后盖15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前处理筒6设置有前盖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固定在传动轴4上,前盖5和后盖15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前处理筒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9和冷却装置14,加热装置9设置在靠近前盖5的一端,冷却装置14设置在靠近后盖15的一端,前处理筒6设置有后盖1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绞线装置16。送线轮2上送出的铜线17首先在拉丝装置3上进行拉丝,然后经过前盖5进入前处理筒6,进入前处理筒6后,铜线17先后在加热装置9处退火,然后在冷却装置14处冷却,最后经过后盖15离开前处理筒6并进入绞线装置16进行绞线。在上述过程中,电机1驱动传动轴4,传动轴4带动送线轮2、拉丝装置3、前盖5和后盖15一同转动,从而实现多道铜线17在绞线装置中完成绞线,形成电缆18。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前处理筒6内设置有隔离板13,隔离板13垂直固定在传动轴4上,隔离板13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前处理筒(6),前处理筒(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5)和后盖(15),前盖(5)和后盖(15)分别与前处理筒(6)构成转动连接,前盖(5)和后盖(15)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前处理筒(6)设置有前盖(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固定在传动轴(4)上,前盖(5)和后盖(15)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前处理筒(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9)和冷却装置(14),加热装置(9)设置在靠近前盖(5)的一端,冷却装置(14)设置在靠近后盖(15)的一端,前处理筒(6)设置有后盖(1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绞线装置(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筒状的前处理筒(6),前处理筒(6)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盖(5)和后盖(15),前盖(5)和后盖(15)分别与前处理筒(6)构成转动连接,前盖(5)和后盖(15)上固定连接有传动轴(4),传动轴(4)的一端设置有电机(1);前处理筒(6)设置有前盖(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多个一一对应的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送线轮(2)和拉丝装置(3)固定在传动轴(4)上,前盖(5)和后盖(15)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前处理筒(6)内设置有加热装置(9)和冷却装置(14),加热装置(9)设置在靠近前盖(5)的一端,冷却装置(14)设置在靠近后盖(15)的一端,前处理筒(6)设置有后盖(15)的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绞线装置(16)。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生产的绞线前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筒(6)内设置有隔离板(13),隔离板(13)垂直固定在传动轴(4)上,隔离板(13)上设置有用于通过铜线的小孔,加热装置(9)和冷却装置(14)分别位于隔离板(13)两侧。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缆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思明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川胜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