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755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该子母扣包括母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卡接的子扣组件,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本体部楔形凹陷部,以及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耳片;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本体部,楔形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耳片插入的盲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子母扣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连接产品组成复杂、尺寸较大的问题,保证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可以顺利分瓣抛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
本技术涉及子母扣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
技术介绍
在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设计中,通常需要将保护罩设计成分瓣的方式,以便于在适当的时机将保护罩分离抛掉。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瓣与瓣之间的对接面通常采用多个爆炸螺栓连接。而当采用这种连接方式时,一般需要在对接面处设计连接支耳,以便于爆炸螺栓的安装,工作时还需要同时引爆爆炸螺栓,产品组成复杂,结构尺寸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连接产品组成复杂、尺寸较大的问题,保证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可以顺利分瓣抛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包括母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卡接的子扣组件,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本体部,由所述子扣本体部靠近所述母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楔形凹陷部,以及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耳片;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本体部,由所述母扣本体部靠近所述子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楔形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耳片插入的盲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结合。优选地,所述凸起部的楔形夹角θ为3°-8°。优选地,所述母扣本体部和子扣本体部的形状均为扁平的长方体。优选地,所述耳片和所述盲孔的形状均为扁平的长方体。优选地,所述子扣本体部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耳片两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母扣本体部包括一对分别设置于所述盲孔两侧的第二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所述耳片的两侧;所述第二安装孔对称设置在所述盲孔的两侧。优选地,所述耳片靠近所述子扣本体部的一侧端部设有倒角。优选地,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母扣本体部一侧的中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所述子扣本体部一侧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盲孔位于所述凸起部一侧的中部;所述耳片位于所述凹陷部一侧的中部。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90°沉头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的单自由度子母扣结构紧凑、简单,占用的空间小,可应用于分瓣式气囊保护罩对接面上;而且该子母扣可以在五个自由度方向上承受很大的载荷,在一个自由度方向上无约束,便于分瓣式气囊保护罩的定向分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连接产品组成复杂、尺寸较大的问题。本技术的单自由度子母扣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便于进行大批量工业化生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单自由度子母扣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母扣组件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子扣组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母扣本体部;2子扣本体部;3、盲孔;4、凸起部;5、第二安装孔;6、耳片;7、凹陷部;8、第一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瓣与瓣之间的对接面通常采用多个爆炸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的产品组成复杂,结构尺寸较大,使用起来不方便。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连接的单自由度子母扣,该子母扣体积小、结构简单,可以保证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顺利分瓣抛出。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单自由度子母扣装配示意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母扣组件示意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子扣组件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包括母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卡接的子扣组件,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本体部,由所述子扣本体部靠近所述母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楔形凹陷部,以及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耳片;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本体部,由所述母扣本体部靠近所述子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楔形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耳片插入的盲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可以匹配结合,从而使母扣组件和子扣组件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本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凸起部的楔形夹角θ为3°。在本技术的其它实施方式中,该夹角θ可以为3°-8°。将所述凸起部和凹陷部均设置成楔形形状,可以有效的约束三个转动自由度和两个移动自由度,并承受载荷,而在最后一个移动自由度上不加约束,夹角θ取3°-8°,既便于子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对插,又有利于子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在最后一个移动自由度上分离。本技术提供的单自由度子母扣结构紧凑、简单,占用的空间小,可应用于分瓣式气囊保护罩对接面上;而且该子母扣可以在五个自由度方向上承受很大的载荷,在一个自由度方向上无约束,便于分瓣式气囊保护罩的定向分离,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的连接产品组成复杂、尺寸较大的问题。综合考虑实际应用中的各种因素,本优选的实施方式将所述母扣本体部和子扣本体部的形状均为扁平的长方体。进一步地,所述耳片和所述盲孔的形状也设为扁平的长方体。长方体不仅占用空间小,还能满足子扣组件与母扣组件之间紧密结合的要求。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母扣本体部、子扣本体部、耳片和盲孔的形状也可以设置成其它形状,例如圆柱形、正方形等,只要能实现相互扣合的效果即可,本技术对此不做进一步限制。为了方便本技术的子母扣与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连接,本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子扣本体部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耳片两侧的第一安装孔;所述母扣本体部包括一对对称设置于所述盲孔两侧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为90°的沉头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中的单自由度子母扣也可以选择其它方法与硬质柔性气囊保护罩连接,并不局限于本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方法。为了便于零件的装配,本实施例中所述耳片靠近所述子扣本体部的一侧端部设有倒角,倒角可以解决应力集中的问题,装配时还能起导向定位的作用。本实施方式的单自由度子母扣,为了使其外形美观,且在工作过程中受力均匀,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母扣本体部一侧的中部,所述盲孔位于所述凸起部一侧的中部;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所述子扣本体部一侧的中部,所述耳片位于所述凹陷部一侧的中部。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凸起部、凹陷部、耳片和盲孔的位置进行调整设计,本技术对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制。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包括母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卡接的子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本体部,由所述子扣本体部靠近所述母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楔形凹陷部,以及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耳片;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本体部,由所述母扣本体部靠近所述子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楔形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耳片插入的盲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自由度子母扣,包括母扣组件和与母扣组件卡接的子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子扣组件包括子扣本体部,由所述子扣本体部靠近所述母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楔形凹陷部,以及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部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耳片;所述母扣组件包括母扣本体部,由所述母扣本体部靠近所述子扣组件的一侧表面部分向外凸起形成的楔形凸起部,以及由所述凸起部的顶部表面部分向内凹陷形成的供所述耳片插入的盲孔;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起部匹配结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子母扣,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楔形夹角θ为3°-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子母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扣本体部和子扣本体部的形状均为扁平的长方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自由度子母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片和所述盲孔的形状均为扁平的长方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臣于杰张晓蕾易满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电子工程总体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