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热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501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4: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绝热材料包括:第一层,包括纳米孔泡沫;第二层,位于上述第一层上,包括具有大于上述纳米孔泡沫的气孔的微孔泡沫;以及第三层,位于上述第二层上,包含膨胀石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绝热材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绝热材料,更详细地,涉及改善层叠结构的绝热材料。
技术介绍
各种绝热材料被用于提高建筑物等的绝热性能。作为这种绝热材料最广泛使用的是由通过发泡树脂而形成的发泡体构成的绝热材料。但是,像这样,通过发泡树脂来由发泡体构成的绝热材料因仅由自身来能够实现绝热性能是有限的,所以难以确保充分的绝热性能。因此,需要可实现充分的绝热性能的绝热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优秀的绝热性能的绝热材料。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热材料包括:第一层,包括纳米孔泡沫;第二层,位于上述第一层上,包括具有大于上述纳米孔泡沫的气孔的微孔泡沫;以及第三层,位于上述第二层上,包含膨胀石墨。上述第二层的上述气孔的平均大小可以为5μm至30μm。上述第二层的密度可以小于上述第一层的密度。上述第二层相对于上述第一层的密度的比率可以为0.2至0.4。上述绝热材料的两侧外部面可如下构成:上述第二层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层的两面,上述第三层分别位于上述第二层上,上述第二层分别位于上述第一层的两面。上述第一层由包含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泡沫形成,上述第二层由聚苯乙烯泡沫形成,上述第三层可包含上述膨胀石墨和聚苯乙烯树脂。上述第一层的厚度大于上述第三层的厚度,上述第二层的厚度可大于上述第一层及上述第三层的厚度。上述绝热材料可由板状绝热材料形成。专利技术的效果在本实施例的绝热材料中,通过第一层、第二层及第三层的层叠结构,来分别降低由辐射、固相及气相引起的热导率,从而可有效降低热导率。而且,使用于降低由辐射引起的热传导的第三层位于外部面,以使不会向绝热材料的内部传递由辐射引起的热,通过位于第三层的内部的第二层来降低通过固相的热传导,在位于最里面的第一层中降低通过气相的热。像这样,根据层叠顺序可有效相抵热导率。附图说明图1为简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热材料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所附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当然能够以各种形式进行修改。在附图中为了明确和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而省略了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相同或极其类似的部分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且,在附图中为了更加明确说明放大或缩小示出厚度、宽度等,但是本专利技术的厚度、宽度等并不局限于附图中所示的。而且,在说明书全文中,当某一部分“包括”另一部分时,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是排出另一部分,而是还可包括另一部分。并且,当层、膜、区域、板等部分位于另一部分“之上”时,这不仅包括“直接”在另一部分之上的情况,而且包括另一部分位于其中间的情况。当层、膜、区域、板等部分“直接”位于另一部分之上时,是指没有另一部分位于中间。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热材料。图1为简要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热材料的剖视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绝热材料(100)包括第一层(10)、第二层(20)及第三层(30),上述第一层(10)包括具有纳米大小的第一气孔(10a)的纳米孔泡沫,上述第二层(20)位于第一层(10)上且包括具有大于第一气孔(10a)的第二气孔(20a)的微孔泡沫,上述第三层(30)位于第二层(20)上且包含膨胀石墨(32)。此时,第二层(20)分别位于第一层(10)的两侧,第三层(30)可分别位于第二层(20)上,上述第二层(20)分别位于第一层(10)的两侧。由此,第一层(10)构成中心层,第三层(30)构成绝热材料(100)的两侧外部面,第二层(20)可分别位于第一层(10)和两侧外部面的第三层(30)之间。构成绝热材料(100)的外部面的第三层(30)包含膨胀石墨(32),因此可起到阻隔热辐射的作用。膨胀石墨(32)呈板型结构,可吸收所有电磁辐射,而与入射角或振动数无关。而且,曲折且粗糙的膨胀石墨(32)的表面可导致多重反射。从而,膨胀石墨(32)可有效阻隔热辐射。即,可借助第三层(30)来降低通过辐射的热传导率(λrad)。膨胀石墨(32)的直径可以为5mm以下(作为一例,直径为1mm至5mm),长度可以为20mm至50mm。相对于总100重量百分比的第三层(30),可包含0.01重量百分比至5重量百分比的膨胀石墨(32)。在这种直径、长度及重量百分比中可有效防止通过辐射的热传导率。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此,膨胀石墨(32)的直径、长度及重量百分比可具有各种各样的值。更加具体地,第三层(30)可以为在树脂(34)中分散有膨胀石墨(32)的层。作为树脂(34)可包含绝热性能优秀的树脂(32),作为一例,可包含聚苯乙烯树脂。或者,第三层(30)的树脂(34)中可包含有与至少作为一部分被包含在第一层(10)及第二层(20)中的树脂(即,聚苯乙烯树脂)相同的树脂。这是因为第三层(30)包含与至少第一层(10)及第二层(20)的一部分相同的树脂,以使具有相同的特性,从而可防止在使用不同物质的情况时所出现的问题等。作为一例,第三层(30)可由包含膨胀石墨(32)的聚苯乙烯泡沫形成。而且,位于第一层(10)和第三层(30)之间的第二层(20)包括微孔泡沫,从而可降低通过固体的热传导。即,可借助第二层(20)来降低通过固相的热传导率(λsolid)。此时,第二层(20)具有小于第一层(10)的密度,因此可有效降低通过固体的热导率。作为一例,第二层(20)的第二气孔(20a)的平均大小为5μm至30μm,第二层(20)相对于第一层(10)的密度的比率(或者第二层(20)相对于第一层(10)的相对密度)可以为0.2至0.4。在此范围内可以尽可能减少通过固体的热传导。而且,第一层(10)包括具有大小小于第二气孔(20a)的第一气孔(10a)的纳米孔泡沫,因此可减少通过气体的热传导。即,可借助第一层(10)来降低通过气相的热传导率(λgas)。由于第一层(10)具有小尺寸的第一气孔(10a)的多孔结构,因此,当气体与第一层(10)的纳米孔壁相撞时,可具有传递能量的诺森效应。从而第一层(10)可降低通过气体的热导率。此时,第二层(20)可由聚苯乙烯泡沫形成,第一层(10)可由包含聚苯乙烯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泡沫形成。由于包含聚苯乙烯的泡沫具有微小的独立气孔结构,因此具有优秀的绝热特性且也耐水分或湿气。像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可借助第一层(10)降低通过气相的热传导率(λgas),借助第二层(20)降低通过固相的热传导率(λsolid),借助第三层(30)降低通过辐射的热传导率(λrad)。热传导率为通过气相的热传导率(λgas)、通过固相的热传导率(λsolid)及通过辐射的热传导率(λrad)之和,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分别降低这些热传导率来有效降低热导率。而且,通过使用于降低由辐射引起的热导率的第三层(30)位于外部面,来防止向绝热材料(100)的内部传递由辐射引起的热,并借助位于第三层(30)的内部的第二层(20)来降低通过固相的热传导,在位于最里面的第一层(10)中减低通过固相的热传导。从而可有效降低热导率。此时,第一层(10)的厚度(T1)大于第三层(30)的厚度(T3),第二层(20)的厚度(T2)可以分别大于第一层(10)的厚度(T1)及第三层(30)的厚度(T3)。上述的绝热材料(100)可用作以层叠有第一层(10)、第二层(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包括纳米孔泡沫;第二层,位于上述第一层上,包括具有大于上述纳米孔泡沫的气孔的微孔泡沫;以及第三层,位于上述第二层上,包含膨胀石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层,包括纳米孔泡沫;第二层,位于上述第一层上,包括具有大于上述纳米孔泡沫的气孔的微孔泡沫;以及第三层,位于上述第二层上,包含膨胀石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的上述气孔的平均大小为5μm至30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的密度小于上述第一层的密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层相对于上述第一层的密度的比率为0.2至0.4。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热材料,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热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景硕林知娟李承彦朴哲范陈明方孔平建皮耶蓬·布罕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建设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