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狮专利>正文

弧度可变型伞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57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弧度可变型伞骨装置涉及到用于帽形伞的一种伞骨拉片结构,是在帽舌骨及第二下支骨之间设一适当长度之拉片,使得帽形伞撑开时,上支骨因拉片之拉力而呈帽弧形,收伞时,藉帽弧形上支骨之弹力而达迅速收拢之目的,由于采用了拉片结构,使伞具撑开时上支骨与帽舌骨能一次形成帽形,因而伞布缝合后不受任何力作用,能延长布面使用寿命。(*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弧度可变型的伞骨装置。在雨水较多的地区,由于一般伞具防雨空间太小,容易使脚部淋湿,故产生了帽形伞。但现有的各种帽形伞,结构过于复杂,造价过高,且使用寿命较短。图8及图9所示即为现有技术中的帽形伞。当伞骨撑开时,利用象头(90)本身的弯曲角度,使帽舌骨(40)略微向下或向上倾斜,而上支骨(80)则弯曲成弧状,这种帽形伞在安装伞布时,是用布面固定上支骨(80)使之弯成帽弧状,再将帽舌骨(40)调整至接近水平,然后用线缝住固定好。这样安装的帽形伞,具有以下缺点首先,收伞时上支骨(80)变形所产生的弹力较大,容易造成象头(90)部份之缝线断裂或布面破裂;其次,由于帽舌骨(40)与上支骨(80)相连,故上支骨(80)由弧形弹直时,往往易使帽舌骨(40)受推力而穿破帽舌布面。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帽形伞,如图10所示。其中象头(90)有一个成直角的弯曲,利用下巢(50)之弹簧带动拉骨(30)。因此这种伞撑开时,上支骨(80)即具帽弧状,而帽舌骨(40)则保持为水平。这种伞结构复杂,成本高,而且容易出故障。另外,要把伞打开时,必须克服上支骨(80)的弹力和下巢(50)之弹簧力,势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帽形伞的弧度可变型伞骨装置,包括上支骨、下支骨、第二下支骨、象头、帽舌骨及一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之一端枢接于第二下支骨上适当的部位,其另一端形成一纵向滑孔,套于帽舌骨上,可沿帽舌骨作适当距离之滑动,所述纵向滑孔在伞具撑开时卡在和帽舌骨固接之象头的一端,使得帽舌骨呈水平状而与象头适当部位枢接之上支骨呈帽弧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狮
申请(专利权)人:曾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