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25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和成型模板,成型模板由底模板和侧模板组成,底模板上设置有奇士筒,奇士筒包括底座、顶盖和筒壁,筒壁为圆柱体结构,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支撑构件,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和三角形支撑件,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固定连接,底座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催生大量新型厂房的兴建。在大型洁净电子厂房中的无尘室,使用了一种名为“华夫板”的通风楼板,该楼板以双向正交的井字梁为主要承重体系,与下部混凝土构造柱组成楼层结构防微震体系,楼板内按一定间距排列大量穿过楼板的孔洞,作为高级别净化车间的回风构造。在进行华夫板施工时,该孔洞一般是通过将奇士筒作为模板进行施工的,传统的奇士筒的筒壁由塑料材质形成的,但是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该筒壁受到混凝土施加的压力和振捣过程中的动载,会使该筒壁产生变形,是成型后的华夫板质量低甚至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结构简单,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成型模板,所述成型模板为由底模板和设置在所述底模板四周的侧模板组成的所施工华夫板的成型腔,所述底模板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奇士筒,每个所述奇士筒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板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正上方的顶盖和卡装在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且呈竖向布设的筒壁,所述底座与顶盖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所述对拉螺杆的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对拉螺杆的另一端与顶盖连接;所述底座和顶盖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底座和顶盖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筒壁为由矩形平板弯折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底座和顶盖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为φ350mm~φ380mm,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度与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相同,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为600mm~800mm,所述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支撑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和设置在所述圆形框架内的三角形支撑件,所述圆形框架的外径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相同,所述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固定连接。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相邻两排所述奇士筒之间的距离为600mm~650mm,相邻两列所述奇士筒之间的距离为600mm~800mm。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座与所述底模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供所述螺栓穿过的通孔,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底座的周向呈均匀布设。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筒壁的下部与底座卡装连接,所述筒壁的上部与顶盖卡装连接,所述筒壁与底座的连接处、以及筒壁与顶盖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结构。上述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构件呈水平布设,所述圆形框架和三角形支撑件均由直径为φ20mm~φ25mm的钢筋组成,所述三角形支撑件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焊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通过支撑架、成型模板和奇士筒的设置,能简单快速的形成用于所施工华夫板成型的施工结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2、本技术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3.本技术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筒壁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圆形框架与筒壁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筒壁与圆形框架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圆形框的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筒壁的变形。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奇士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底座、顶盖和对拉螺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支撑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成型模板;2—支撑架;3—侧模板;4—奇士筒;5—底模板;6—顶盖;7—筒壁;8—底座;9—对拉螺杆;10—圆形框架;11—三角形支撑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包括支撑架2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成型模板1,所述成型模板1为由底模板5和设置在所述底模板5四周的侧模板3组成的所施工华夫板的成型腔,所述底模板5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奇士筒4,每个所述奇士筒4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板5上的底座8、设置在所述底座8正上方的顶盖6和卡装在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且呈竖向布设的筒壁7,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9,所述对拉螺杆9的一端与所述底座8连接,所述对拉螺杆9的另一端与顶盖6连接;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底座8和顶盖6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筒壁7为由矩形平板弯折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为φ350mm~φ380mm,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度与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相同,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为600mm~800mm,所述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支撑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10和设置在所述圆形框架10内的三角形支撑件11,所述圆形框架10的外径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相同,所述三角形支撑件11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10固定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支撑架2、成型模板1和奇士筒4的设置,能简单快速的形成用于所述所施工华夫板成型的施工结构,同时有效的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实际使用时,通过所述对拉螺杆9的设置将所述底座8、顶盖6和筒壁7连接为一体,有效的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外力作用的因素导致底座8、顶盖6和筒壁7之间位置产生相互偏移,影响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对拉螺杆9的上端和下端均与顶盖6和底座8螺纹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所述支撑构件的设置,有效的防止了施工时混凝土的挤压或者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使所述筒壁7变形甚至破坏,保证了所施工华夫板的施工质量及美观性。实际使用时,所述支撑构件呈水平布设,所述圆形框架10和三角形支撑件11均由直径为φ20mm~φ25mm的钢筋组成,所述三角形支撑件11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10焊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圆形框架10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优选的为圆形框架10,目的是与所述筒壁7的截面形状保持一致能够增加所述筒壁7与圆形框架10之间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使所述圆形框受到的力为静水压力,有利于抵抗所述筒壁7的变形。实际使用时,所述三角形支撑件11可以为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多种形状的支撑件,优选的为三角形支撑件11,有效的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原理对所述圆形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2)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成型模板(1),所述成型模板(1)为由底模板(5)和设置在所述底模板(5)四周的侧模板(3)组成的所施工华夫板的成型腔,所述底模板(5)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奇士筒(4),每个所述奇士筒(4)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板(5)上的底座(8)、设置在所述底座(8)正上方的顶盖(6)和卡装在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且呈竖向布设的筒壁(7),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9),所述对拉螺杆(9)的一端与所述底座(8)连接,所述对拉螺杆(9)的另一端与顶盖(6)连接;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底座(8)和顶盖(6)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筒壁(7)为由矩形平板弯折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为φ350mm~φ380mm,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度与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相同,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为600mm~800mm,所述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支撑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10)和设置在所述圆形框架(10)内的三角形支撑件(11),所述圆形框架(10)的外径与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相同,所述三角形支撑件(11)的三个顶角均与所述圆形框架(1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奇士筒华夫板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2)和支撑在所述支撑架(2)上的成型模板(1),所述成型模板(1)为由底模板(5)和设置在所述底模板(5)四周的侧模板(3)组成的所施工华夫板的成型腔,所述底模板(5)上设置有多排多列的奇士筒(4),每个所述奇士筒(4)均包括固定在所述底模板(5)上的底座(8)、设置在所述底座(8)正上方的顶盖(6)和卡装在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且呈竖向布设的筒壁(7),所述底座(8)与顶盖(6)之间设置有对拉螺杆(9),所述对拉螺杆(9)的一端与所述底座(8)连接,所述对拉螺杆(9)的另一端与顶盖(6)连接;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底座(8)和顶盖(6)均呈水平布设,所述筒壁(7)为由矩形平板弯折后形成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与所述底座(8)和顶盖(6)的直径均相同,所述圆柱体结构的内径为φ350mm~φ380mm,所述圆柱体结构的高度与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相同,所施工华夫板的厚度为600mm~800mm,所述圆柱体结构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高度方向呈等间距布设的支撑构件,相邻两个所述支撑构件之间的距离为100mm~150mm,所述支撑构件包括圆形框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会荣张雪娥张峰金业鑫李逢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