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37216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包括主阀、电比例溢流阀、液控阀、离合器、储能器、控制器、减压阀、变矩器、制动装置及制动阀、液压泵及油箱,制动阀连接制动踏板且通过角度传感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器连接电比例溢流阀的电控端,当刹车踏板不超过系统预设的角度时,离合器的接合压力随着车辆刹车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与此同时,制动装置并未实施制动,当整车处于下坡或低速工况时,轻踩刹车,离合器能够通过控制器处于部分接合状态,行驶驱动消耗的功率明显减小,将发动机更多的功率通过变矩器分配给液压泵,提升液压泵的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实现对车辆的部分动力输出,也解决了整车联合作业时,驱动功率和液压功率合理分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在平整路面行驶时,当驾驶员踩刹车时,整车动力会立刻完全切断,制动会立刻实现,从而保护整车制动器和传动装置,然而特殊工况下,比如在整车在低速下坡时,用户刚踩下刹车,此时动力完全切断,并且制动装置尚未触发,往往出现溜车现象,这样对于吨位较大的工程车辆来说就较为危险。再者,由于工程车辆工作的特殊性,一方面驾驶员往往需要点刹且又不需要切断动力来满足低速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工程车辆的一些工作装置,例如液压马达需要液压泵不断地提供压力,而整车的动力均来自发动机,因此若能够在车辆低速行走的同时,将发动机的额外功率分配至其他工作动力对于整车工作效率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解决了现有工程车辆在低速行走时,驱动和液压功率的高效分配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电比例溢流阀、液控阀、离合器、第一储能器、第二储能器、控制器、减压阀、变矩器、制动装置及制动阀、液压泵、第一油箱及液压油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2)、电比例溢流阀(3)、液控阀(4)、离合器(5)、第一储能器(7)、第二储能器(16)、控制器(9)、减压阀(10)、变矩器(11)、制动装置(14)及制动阀(15)、液压泵(19)、第一油箱(12)及液压油箱(18);所述制动阀(15)连接制动踏板且通过角度传感器(17)连接控制器(9);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A、液控阀(4)的工作油口B及减压阀(10)的工作油口Q均连接油源P,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J还连接变矩器(11),所述变矩器(11)连接液压泵(19);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V连接减压阀(10)的工作油口H、第一储能器(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动力分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阀(2)、电比例溢流阀(3)、液控阀(4)、离合器(5)、第一储能器(7)、第二储能器(16)、控制器(9)、减压阀(10)、变矩器(11)、制动装置(14)及制动阀(15)、液压泵(19)、第一油箱(12)及液压油箱(18);所述制动阀(15)连接制动踏板且通过角度传感器(17)连接控制器(9);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A、液控阀(4)的工作油口B及减压阀(10)的工作油口Q均连接油源P,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J还连接变矩器(11),所述变矩器(11)连接液压泵(19);所述主阀(2)的工作油口V连接减压阀(10)的工作油口H、第一储能器(7)、电比例溢流阀(3)的工作油口K及液控阀(4)的控制油口M,所述液控阀(4)的工作油口D连接离合器(5)的油口输入端;所述制动阀(15)的工作油口B1连接制动装置(14)的油口输入端,所述离合器(5)与制动装置(14)均连接传动装置(13);所述控制器(9)连接电比例溢流阀(3)的电控端,所述制动阀(15)的工作油口P1还连接第二储能器(16),所述制动阀(15)的卸油口T1连接液压油箱(18),所述电比例溢流阀(3)的卸油口G、液控阀(4)的卸油口C、减压阀(10)的卸油口S均连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朝阳王小虎韩嫔刘文生魏加洁曹坤郁干齐陆燕曾海霞马广荣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