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工专利>正文

车载手机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08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夹持件。支架本体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以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夹持件与支架本体连接。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第一夹持件具有固定部和第一夹片部,固定部与支架本体固定连接,第一夹片部从固定部向外延伸而出;第二夹持件具有滑动部和第二夹片部,滑动部与固定部滑动连接,第二夹片部从滑动部向外延伸而出并与第一夹片部相对以在滑动部相对固定部滑动时形成夹持空间,滑动部与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方便人们在开车过程中,放置、拿出和观看手机,且结构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载手机支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用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手机支架。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汽车作为大众的代步工具,非常方便,使用频率高。然而,人们在驾驶汽车中,经常出现手机来电,多数人选择接听,这时人们便会分出一只手,朝手机方向望,同时拿起手机;然而这时是最容易出现交通事故的时候,人们的视线有一瞬间离开前方,同时只有一只手操作方向盘,这种情况很是危险,如果前方再突发状态,后果将不堪设想。另外,手机作为通讯器材的代表,现在已经普遍具有导航功能,能够取代传统的导航仪、记录仪等,在运动中为人们指导方向,甚至可以计算运动量、记录运动路线。因此,需要设置手机固定支架以将手机支撑,方便驾驶员查看手机导航。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实用的车载手机支架。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以及夹持件。支架本体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以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夹持件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固定部和第一夹片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片部从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滑动部和第二夹片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片部从所述滑动部向外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一夹片部相对以在所述滑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时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优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背板、底托板、侧板以及侧封板。底托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下端。侧板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侧封板与所述背板相对,包括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第一侧封部和与所述底托板连接的第二侧封部,第一侧封部与所述第二侧封部相连成L型。优选地,所述背板与所述底托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优选地,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背胶硅胶贴,所述背胶硅胶贴设置在所述底托板的面对所述容置空间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供手指伸入的开孔。优选地,所述背板的位于所述开孔上方的位置上凸出有安装部,所述固定部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安装部上。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弹簧抵靠部,所述滑动部上设置有弹簧容置槽,所述弹簧容置槽具有与所述弹簧抵靠部相对的槽底部,所述复位弹簧部分容置在所述弹簧容置槽内,一端与所述弹簧抵靠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槽底部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片部上靠近所述滑动部一端上设置有弹簧避让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夹片部上设置有背胶硅胶贴,所述背胶硅胶贴设置在所述第一夹片部的面对所述第二夹片部的表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夹片部上设置有背胶硅胶贴,所述背胶硅胶贴设置在所述第二夹片部的面对所述第一夹片部的表面上。本技术提供的车载手机支架,由于支架本体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方便了人们在开车过程中,放置和拿出手机,也方便了开车过程中观看手机;另外,通过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的设置,能方便地将手机支架固定在车内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在
技术实现思路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的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0—支架本体11—容置空间12—背板121—开孔122—安装部1221—弹簧抵靠部13—底托板14—侧板15—侧封板16—背胶硅胶贴20—夹持件21—第一夹持件211—固定部212—第一夹片部213—背胶硅胶贴22—第二夹持件221—滑动部222—第二夹片部2221—弹簧避让槽2211—弹簧容置槽22111—槽底部223—背胶硅胶贴23—复位弹簧30—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技术。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0以及夹持件20。支架本体10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以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11,也就是说,整体上来说,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为盒子型手机支架。为了形成具有容置空间的半开放盒体,支架本体10包括背板12、底托板13、侧板14以及侧封板15。底托板13设置在背板12的下端,背板12与底托板13之间的夹角a最好大于90度(见图4)。侧板14为两个,两个侧板分别设置在背板12的左右两侧,以对放入容置空间11内的手机两侧进行限位。侧封板15与背板12相对,容置空间11位于侧封板15与背板12之间,侧封板15包括与侧板14连接的第一侧封部151和与底托板13连接的第二侧封部152,第一侧封部151与第二侧封部152相连成L型,侧封板15能在手机屏幕面进行限位。为了避免手机置于容置空间11内后,在车辆急刹过程中对手机产生较大冲击,底托板13上设置有背胶硅胶贴16,背胶硅胶贴16设置在底托板13的面对容置空间11的表面上,背胶硅胶贴16可以设置两个,两个背胶硅胶贴16分别位于底托板13的两端部。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其夹持件20主要用于将手机支架固定在车内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夹持件20与支架本体10连接。夹持件20包括第一夹持件21和第二夹持件22,第一夹持件21具有固定部211和第一夹片部212。固定部211与支架本体10固定连接,第一夹片部212从固定部211向外延伸而出(此处的外相对背板12而言是远离背板方向),固定部211可整体呈方形,其上可设置多个螺孔。第二夹持件22具有滑动部221和第二夹片部222,滑动部221与固定部211滑动连接,第二夹片部222从滑动部221向外延伸而出并与第一夹片部212相对以在滑动部相对固定部滑动时形成夹持空间,滑动部221与固定部211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3。为了方便滑动部221相对固定部211滑动,固定部211与支架本体10之间形成有导向槽(图中未示出),滑动部221沿导向槽上下滑动。为了方便施力于滑动部221,以使滑动部221沿导向槽上下滑动,可于背板12上设置供手指伸入的开孔121,在将本技术的车载手机支架固定于车内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时,人手伸入开孔121内,施力向上推动滑动部221带动第二夹片部222向上运动,第二夹片部222与第一夹片部212之间形成夹持空间,夹持空间对应空调出风口的叶片后,撤销施力在复位弹簧作用下,第二夹片部222与第一夹片部212能稳定的夹持在空调出风口的叶片上。为了方便设置复位弹簧23,背板12的位于开孔121上方的位置上凸出有安装部122,安装部122上设置有与固定部211上的螺孔相对应的连接孔,固定部211通过紧固件30固定在安装部122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以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以及夹持件,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固定部和第一夹片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片部从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滑动部和第二夹片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片部从所述滑动部向外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一夹片部相对以在所述滑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时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整体为半开放的盒体以具有容置手机的容置空间;以及夹持件,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其中,所述夹持件包括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具有固定部和第一夹片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架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片部从所述固定部向外延伸而出;所述第二夹持件具有滑动部和第二夹片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夹片部从所述滑动部向外延伸而出并与所述第一夹片部相对以在所述滑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滑动时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固定部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背板;底托板,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下端;侧板,其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左右两侧,以及侧封板,与所述背板相对,包括与所述侧板连接的第一侧封部和与所述底托板连接的第二侧封部,第一侧封部与所述第二侧封部相连成L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与所述底托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载手机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托板上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工
申请(专利权)人:陈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